观察者网一周军情| 美日刻舟求……五代机-施洋
本周对于军事航空界,有几条关于五代战机的“大新闻”。先是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美国空军研究重启F-22生产线的相关事宜;再是日本“跳票”大半年的“心神”验证机终于完成了首飞;一个是世界上最老牌的五代机,一个是世界上最勉强的五代机,二者之间的联系,想来多少是有趣的。
复产的传奇
本周二,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美国空军研究重启F-22战机生产线相关事宜。美国国会同时还表示,有兴趣在本财年内就拨款重启生产线。
对于一贯在新武器/新技术领域选择“抛弃过去”“迎接未来”的美国军队而言,复产F-22虽然还处在研究阶段,但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尤其是美军2010年已经关闭了F-22生产线,并开始全力推进F-35几个型号的生产入役。这个时候“开历史的倒车”,必然有着特别的原因。
F-22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线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其他国家第五代隐形战机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俄罗斯的T-50战机尽管试飞时间较早,但目前的研制进度已经落后于最初的计划。该机原本计划2015年就要投入服役量产,但直到去年年底才刚刚开始进行弹仓内武器投放试验,加上机体结构在试飞中发现了不易解决的缺陷,目前正式的入役时间已经无从确认。俄罗斯空军也因为经费和研制进度的原因,将2020年前原计划采购60架的大单缩减到了12架。
更何况T-50战机的基本设计因为大量参考和继承了非常成功的四代战机苏-27,虽然简化了技术难度并加快了项目进度,但各方观察人士普遍不看好这种设计能够全面压制F-22,也不觉得该机的隐身性能特别强大。至于航电系统,这本来就是俄罗斯工业的弱项,尽管俄罗斯从苏-35S战机开始就试图用所谓“多台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集成概念弥补不足,但随着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加剧和俄罗斯本身技术基础的缺陷,T-50虽然对F-35造成了一些压力,但目前来看,并不是逼着美国人复产F-22的关键原因。
既然不是俄罗斯,那么原因就必然是中国了。由于出色的保密工作,使得在2011年歼-20正式露面和试飞前,外界完全没有料到中国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五代机送上天。当时外界对中国“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到2015-2020年之间才可能开始试飞五代机,2030年左右才能装备。结果中国不但在2011年就开始了歼-20的试飞,还在2016年就要向作战部队移交首批歼-20。从现在的观察和分析看,歼-20战机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要明显高过T-50战机,和F-22相比也是互有短长的状态,可以完全压制F-35这一档次的单引擎第五代战斗机。
美军F-22战机停产后,由于其数量较少且保养要求高,美军将其视为“镇国利器”,其部署地都在国内,只在执行作战任务时才以“快速猛禽”的形式向亚太或者中东地区进行短暂的国外部署。这意味着未来在远东的空中对抗中,如果美军没有提前部署F-22,不仅日韩空中力量要面对技术上占据优势的歼-20机群的挑战,连美军也要面对以劣势F-35抗击优势歼-20的“壮烈”局面。
以"快速猛禽"形式部署到嘉手纳基地的F-22
堂堂美利坚怎么丢得起这人!美军显然也不愿未来空战要和一个势均力敌、甚至还占据优势的对手作战,自然要想办法夺取未来战场的技术领先和优势。目前看来,最早以价廉物美为卖点研制的F-35现在已经做不到“在技术上绝对领先”了,那么最理想也是最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直接研制下一代,也就是第六代战斗机。
美军确实在2009年就提出了“六代机”的概念,2010年就开始正式向工业界征询六代机研制信息。但与此前美国研制新一代战机时各方蜂拥而至的情景不同,这次研制各方的态度可谓大不一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由于垄断了现役美军主力战机的合同,因此对六代机漠不关心,专心坑国会的预算和海外盟友的真金白银,巴不得F-35作为一款提款机能够多用几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虽然被美国军方所看好,却更乐意在自身地位稳固的无人机、隐身战略轰炸机等领域老老实实耕耘,对研制成本高、研制风险大的六代机兴趣一般,生怕掉进无底洞把公司家底赔光;只有波音公司仗着民航机市场丰厚的利润,希望能够借此重返美国的军机生产界。
不过波音的六代机概念图看起来怎么那么熟悉呢
但无论是谁,除了不可避免的天价开发账单和漫长的开发周期外,都面临一个很重要而且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六代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历史上几乎每一代战机都是立足于前一代战机的技术和实际使用经验开发而来的,但五代机作为一代战机到现在大部分还处于开发之中,而实战经验则几乎为零(F-22确实有一些实战经验,但那些战斗实际根本不需要F-22发挥任何其独特的性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去设定下一代战机,要么可能研制出一款和现有五代机差距不大的同代产品,要么可能是耗资巨大闭门造车最终发现南辕北辙。
今年3月8日,美国空军负责战略规划和需求的副参谋长詹姆斯·霍姆斯中将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表示,长周期、追求技术至上的F-X项目,“花费巨大,周期太长,迫使你追求遥远未来并且非常难以达到的技术,并且当你用30年的时间实现目标后,却会发现它可能并不是你所需要的。我们正试图改变这种趋势,即我们将发展这样的新飞机:利用已经准备投入制造并且我们也已经掌握相应制造技能的技术。”这一表态充分说明了美国军队对所谓“第六代”的革命说法不太感冒,而更在意技术的连续性和短期内的可获得性。
不过美国空军自己也明确表示,对重启F-22战斗机生产线已没有兴趣,原因部分是成本高昂。而现在重启F-22的法案也是国会老爷们提出的要求。在笔者看来,国会的复产设想多少有点刻舟求剑的意思:既然F-35打不过歼-20,F-22有希望和歼-20一决高下但停产,那就生产F-22呗,价格不贵技术成熟,简直完美无缺。
然而人不能同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F-22的青春过去了也就再也回不来了。如果要按6年前停产的状态来复产F-22,显然是不合理的。一方面,F-22最初的设计脱胎于上世纪70年代,其基本架构的设计则立足于上世纪80-90年代,在诸如发动机、机体结构这样的硬件上可能还没有太大的落后(这就是美国在这些领域领先其他国家的距离),但在遵循摩尔定律的电子系统上,老款F-22显然是不能和当今技术匹敌的。别的不说,光是F-22以586芯片为核心的计算机就应付不了当下复杂的战斗情势和武器。
加上F-22生产线关闭已久,当年的产业工人也早就各奔四方,虽然美国当年特意保存了大量工人们在生产线工作的教学视频,但是无论是重启生产线还是准备培训新的工人,没有5年时间也造不出当年的F-22。
F-22本应带着欧洲小弟和传说中的苏-47进行宿命的对决——可惜苏联倒了,一代机神的黄金岁月也随之蹉跎
因此对美国空军来说,可靠的“复产”不仅仅是恢复F-22的生产,还包括对F-22战机进行一整套符合现代化技术标准和要求的改进,包括更换新的机载雷达、全面升级飞机电子系统,全面兼容新一代的机载武器、将F-35上成功应用的各类技术搬到F-22改进型上,重新编写和测试代码…………这样的改进好处不少,既能将现有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战机设计上,补上五代战斗机在F-22之后就断线的升级道路,又因为忽略了F-22诸如燃油携带量少等基本设计的不足,属于比较简单的全面升级,可以在相对不长的时间内完成研制工作。和注定旷日持久、耗资巨大的“另起炉灶”研制六代机相比,这几乎是美军快速获得可以压制歼-20的“五代半”战机的唯一选项。
于是这就会遇到最大的一个不确定者:洛马公司。考虑到洛马公司的专家团队现在还在为解决F-35的问题忙前忙后,即使假设洛马公司这回良心发现不钓鱼不延期不超支,从现在开始投入F-22改进型的研制,到2026-2030年前后若是能够将这一型号投入量产,美国空军可能就要烧高香了。
但是洛马公司良心发现不钓鱼不延期不超支的概率有多高?谁也不知道。
尴尬的心神
“心神今天首飞了吗?”
这句话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被中国的军迷朋友们反复提及,主要是为了嘲讽这架从下线开始就一直宣称要试飞的飞机的一再跳票。不过在本周,虽然仍然存在着日本媒体报道中的“货不对板”问题,但“心神”战机在数不清多少次拖延之后,终于还是成功首飞了。
跳票王终于首飞
对于一架飞机而言,首飞成功永远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日本媒体也因此对“心神”再来了一番例行吹捧,主要强调验证的各种未来战机的技术以及所谓的“隐身战机”光环。不过中国媒体则相当冷静,除了一家热情过分的媒体褒奖“心神”试飞时“尾焰均匀无黑烟”并被迅速打脸之外,大家对“心神”的态度反而都很淡定。有趣的是,在心神尚未下线和准备试飞阶段,还是有不少中国媒体笃信“心神”所宣扬的强大战斗力的。
被某国内媒体的精神感动了
作为日本航空工业最新的成果,“心神”自然而然地成了日本航空工业的缩影甚至代表。然而考察“心神”,尽管它凝聚了日本航空工业的心血和日本传统上精打细算的哲学,也是日本计划研制五代机的先声,但现在却恰恰成了日本无力造出五代机的最好证明。
有关“心神”战机本身,已经有诸多媒体进行过讨论了。作为一架技术验证机,该机主要要验证的就是有关五代机的相关技术。而对于以F-22为代表的五代机而言,所谓的关键技术主要就在超音速巡航、隐身能力、超视距打击、以及超机动性四个方面。
在超音速巡航方面,当代主流五代机采取的无非是“开源节流”的方法,一方面通过气动设计,尽量缩小飞机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阶段的阻力,另一方面则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为飞机提供充沛动力。
这一领域里,F-22算是发动机性能出色的标杆,歼20则是减阻设计上出色的另一个标杆。相比之下,“心神”的气动设计只相当于一款普通的第四代高级教练机,在减阻设计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该机装备的发动机,即使两台的最大推力也比不上一台“太行”发动机,自然也算不上“推力强劲”,因此“心神”显然不是用来验证超音速巡航能力的产品。
“心神”的XF-5-1发动机数据
隐身能力作为五代机的代表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外形设计上的隐身和诸如机身涂料等相关的设备与材料。
测试隐身涂料等相对简单,根本不会需要单独开发一款验证机;而外形隐身则是一个复杂得多的系统工程。“心神”战机虽然看起来也有F-22、歼-20那样的机身棱线,但该机的大部分设计都不是针对隐身优化的。真正采用隐身设计的部分,就只有“心神”最开始亮相时使用马赛克模糊的几个部件,至于其他的部件,要么设计时基本没有考虑,要么干脆援引自一些根本不具备隐身能力的飞机上。
更何况对于隐身五代机而言,弹仓设计几乎是必须的,而日本防卫省直到2012年“心神”开始组装后才开始研究弹仓的相关技术。显然“心神”也不是研究隐身技术的专用验证机。
去了马赛克结果只有几个锯齿设计,简直伤害航空迷的感情
至于空战打击能力,“心神”这样小型的飞机既提供不了足够的空间也没有合适的能源,自然不会用“心神”测试。唯一说得通的就是所谓的超机动性。尽管“心神”本身的气动设计仅仅是一种机动性不错的四代机,但加上虽然效率一般却还是有用的斜板推力矢量系统,“心神”的确有可能成为日本最好的高机动性测试机。
然而仅仅有高机动性是够不上五代机的,而其他几个方面,日本的研制几乎是毫无希望:缺乏大推力发动机、没有深厚的空气动力学减阻经验、航电设备体系不完整、本国研究设备也不齐全。“心神”的雷达反射测试是法国进行的,在各国隐身技术研究飞速进展的时候,这种所谓的研制,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刻舟求剑”而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