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祯、张方远:听台湾前辈讲40年前的保钓运动
【本文收录于:吴国祯,《荷清苑书简──与台湾青年朋友的通信》,人间出版社(台北),2016年4月版。原标题为《关于40年前海外“保钓运动”的历史意义》,经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发布,特此感谢。】
台湾保钓人士、学者吴国祯
很多年轻的朋友或也了解到,40年前,在海外发生过由台湾、港澳留学海外的学生以及华侨学界所发动的保卫钓鱼台运动,及其后续的“中国统一运动”、“保南沙运动”,作为当年参与者,我至今仍然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40年后,我们就更能从历史的脉搏,把这个运动的性质看得清楚了。
首先,它是一个上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振兴中华的运动。通过这个运动,把分隔离了20多年的两岸历史渊源再度续接起来。以李我焱、陈恒次、陈治利、王春生、王正方5人冲破两岸的阻绝,到访大陆的义举为标志,开启了重新续接两岸自1949年后断裂的联系纽带。而周恩来总理接见这些来自台湾的海外学子,夜深长谈6小时,更成为历史的美谈。历史说明,两岸关系阻绝的破冰者,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海外的台湾留学生。其后的“中国统一运动”则更加深入地耕耘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说明,两岸关系的开拓者,不是别人,也是我们海外的台湾留学生。海外的台湾留学生通过这个运动,开始了解了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大陆。自然,海外的这些运动,无疑也对台湾那时的“党外运动”,起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这对后来台湾岛内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40年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这个运动,不仅关系到钓鱼台的保卫,也关系到两岸关系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深远意义。
1971年4月15日,台湾大学生举行保钓示威,抗议美国将钓鱼岛“转交”日本
1971年,美国华盛顿华裔留学生的的保钓游行
70年代海外台湾、香港、澳门留学生和华侨学子们,这一段可贵的史迹,应完整无缺地成为台湾历史的一部分,两岸关系历史的一部分,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
近年,两岸清华大学独具慧眼,认识到这个运动所遗留下来文献、资料的历史价值,并启动了收集和保存的工作。做为这个工作的参与者,我特别要提及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这个工作上的戮力。现在,应该可以说,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保钓资料、文献和当事人口述历史的工作,已经巍然可观。与之有关是,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还和当年的保钓朋友配合,出版了《春雷》系列文集—《峥嵘岁月、壮志未酬》两大册。如今,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还成立了“保钓历史文献收藏研究中心”。我们期待这个工作能更上一层楼,使得清华大学的保钓中心能够成为:大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有关政策的咨询参谋机构;海峡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一个平台;而对外言,是一个联系海外侨界的纽带。近来,台湾到北京参访的朋友开始有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参观这个“中心”。同时,大陆的年轻研究生也有开始来研究这段历史的。这些都是非常难能可贵。台湾的朋友别忘了,到了北京,一定要去清华大学参观这个“中心”啊!
70年代海外的“保钓运动”及其后续的种种运动,前后延续有10年多。说这个运动是“伟大”的,或也不为过,因为古今中外的学生运动鲜有如此规模的,更鲜有此长时间的跨度。然而,我们也必须了解到,运动虽然伟大,但不等于说,参与者也是伟大的。这完全是两回事。参与此运动者,更多的说只能是平凡的,虽然在历史的机缘中,有意识、无意识地做出了时代所赋予的角色。自然,每个人在运动中的所得,所思,乃至所失,所悔,也必然是会有的。所以,我们可以听到,所谓的“老保钓”,至今对当年运动的印象,观点,看法乃至评价总是很不一样的。下面就简要说几点我个人的看法,给大家参考。
2010年10月8日,因不满台湾当局阻止保钓船前往钓鱼岛,一名保钓人士跳下渔船抗议
一、“保钓”运动虽然源于保卫国土之爱国行动,然而其所涉及之范畴,则远不止于单纯的爱国情愫。“保钓”运动以及随后的“中国统一运动”,触发了港台留学生一个思考:做为一个留美知识分子,在其所处的时代,面对自己的故土,留学地乃至世界应持抱何种立场。此种思考,以及引发的一种觉悟,觉悟到知识分子不应只是有知识之人,而应是对故土、世界的发展有诸多道德责任。此就个人而言是一个世界观塑造的过程,而就当时一代留学生而言,则是一种人文思潮的觉醒。如果我们回顾当时的港台社会的本质,以及这群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世界观言,“保钓”运动实则为一思想解放之运动。海外的“保钓”运动所借鉴于大陆“文革”的,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道德良知。这些道德良知为古今中外历代进步力量所揭橥、所继承。因此,我们应充分肯定这种进步的道德观,世界观。经过这场运动、时代的人应珍惜当年的此种获得。
二、“保钓”运动所宣示的道德观、政治观、社会观不仅对华人社会有所冲击。此种剖析、批判大大增广了人们对台湾社会问题本质的认识。台湾自七十年代以降至今,整个政治格局有了巨大的变化,其所伴随之群众自我觉悟与“保钓”运动所宣示的进步思潮是紧密相通的。“保钓”运动亦充分肯定台湾社会一脉相承的人民性、进步性的思潮传统。当年周总理以其敏锐的历史洞察力说,“保钓”运动是海外的“五四”运动。这是对“保钓”运动高度的概括。无疑地“保钓”运动虽然发生在海外,但确是台湾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三、“保钓”运动学生首先架起两岸已阻绝二十多年的联系管道。证诸当年台湾社会的“戒严”统治、白色恐怖,此诚为破天荒之举,此种胆识只有年青的一代、只有学生才有,亦只有他们才能推动历史之前进。当我们看到今日每年有上百万台湾人前去大陆,对比当年留美台湾学生得冒被吊销护照,上黑名单以及连累在台家属之危险,“偷偷摸模”去大陆,不禁感叹世事沧桑。人为的阻绝两岸交流是违反历史的,然而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却彼扭曲成“合理的现实”——反共的必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固然两岸交流有了很大进展,但我们不能说上述的扭曲心态已经不存在。相反地,此种心态阴影尚且有相当市场。
四、“保钓”运动的留学生来大陆参观游览,通过自己办的小刊物,大量介绍了大陆自1949年以后社会变革新的各种情况,立场鲜明地歌颂大陆自1949年以后,社会变革的各种情况,立场鲜明地歌颂自49年以来在西方包围下,自立更生建设家园的动人事迹。虽然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报导多具有从善良愿望出发,带有强烈美化大陆的色彩,但这些对比于当时台湾乃至西方在长期反共,反华宣传下,普遍造成的对大陆强烈扭曲的印象的冲击,自亦有其历史作用。例如,在留学生中为大陆“侵略”朝鲜“平反”。我们应历史地看这个问题。当时,“保钓”运动留学生对于生疏的大陆是抱着认真的态度去了解的。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当时海外台湾人社区中要求台湾进行政治改革的尚有其它团体,包括主张“台湾独立”的。“保钓”成员所与之不同的是,他们看到了台湾问题的本质,将台湾的前途与两岸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主张人为隔绝两岸的藩篱应该拆除。这些40年后,均为历史所证明。
润物细无声
——《荷清苑书简:与台湾青年朋友的通信》序
张方远
《荷清苑书简》终于要出版了,吴国祯老师来信嘱我写一篇序文。作为长期受吴老师照顾的晚辈,我是没有资格为这本书做序的。但我又是《荷清苑书简》每篇文章的第一位读者,而且自忖思想上的转变是受到保钓运动的启蒙,因此还是乐意接下吴老师所交代的任务,希望藉这一篇文章重新回顾一下与吴老师交往的过程,以及阅读他的文章后的所思所想,以祝贺《荷清苑书简》的出版。
与吴老师的认识,缘于2009年参与了《峥嵘岁月.壮志未酬》的编辑工作,这部书是为了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而出版。吴老师是保钓运动很重要的参与者,因此我们通过e-mail有了频繁的书信往来,有时讨论书中的细节,有时解答我的疑惑,有时吴老师也会分享他对于方方面面人事物的观察与想法。印象很深的是,吴老师有封邮件回忆了他在金门服役当排长带兵的经验,由此总结出与人相处之道。当时信里的这个小故事,吴老师其实是要安抚我对于社会复杂与现实的焦虑。
这本集子所收录的文章,基本上是2011年开始吴老师在《两岸犇报》专栏发表的作品。但是《荷清苑书简》的雏形,其实可以再往上追溯到2010年初,当时吴老师因腿伤在家休养,就利用时间把2004年以降与友人的通信整理出来,约有10万字,他将这份材料取名为《荷清苑书简——与友人书》,并以电子版的形式寄发给朋友们参考。当时我收到之后,将档案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也回信建议吴老师不妨考虑找机会正式出版,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在这份书信往来的纪录里,吴老师对于友人来信表达了他对于历史、人生、社会、政治、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的想法,这些文字虽然是回应给特定的对象,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思想却是极其广泛的,体现了吴老师待人处事与思考反省的缩影。
后来,吴老师把写信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台湾青年的身上,于是形成了他在《两岸犇报》持续至今的专栏“荷清苑书简——与台湾青年朋友的通信”。吴老师的写作,从来不是站在老师对学生,或是长辈对晚辈由上而下的角度,反而字里行间充满着温和与圆融,一字一句都体现了吴老师的人格特质,不说理、不说教,而是说着一个个平淡却充满启发的故事。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吴老师的亲身体验,因此格外真切,透露出了丰富的弦外之音,润物细无声。
1975年吴国祯首度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所到之处都展现着淳朴的氛围。图为吴国祯当时摄于延安
《荷清苑书简》的写作风格不是特别经营或雕琢出来的,同时具有自然科学的冷静,也有人文的深刻与热情,我想这是因为吴老师经过保钓运动的洗礼,从而在他的文字里留下了影子。年轻时候的吴国祯老师,建中毕业,考入新竹清华大学,役毕后负笈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如此亮丽的学历与现在“会读书”的青年一样,或许会被归类为“人生胜利组”。但这种台湾“知识青年”的典型塑造,一走就是几十年了,“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被奉为历久不衰的黄金圭臬,住在思想牢笼里而不自知的结果,就是意识形态愈形偏执。历史给了台湾青年几次挣脱牢笼的机会,其中一次就是1970年代风起云涌的保钓运动。吴老师成为保钓浪潮的一员,先是悲痛于领土主权的沦丧,接着觉醒于政治上的壁垒与对立,进而开始反省自己,重新接触历史、人民与土地,驱使着这一批台湾青年,以社会科学的方式重新认识中国,于是保钓运动迅速转变为社会主义统一运动。在那个东西冷战、两岸对立的年代,因为保钓运动带来的思想启蒙,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冲撞着禁锢、沉重与僵化的世界。
不仅仅是吴国祯老师,保钓浪潮袭卷了无数台湾青年,不分文理,不分性别,不分省籍,有的留在海外奔走,有的回到台湾扎根,更有为数不少的参与者选择踏上充满生机却有待建设的祖国大陆。1975年吴老师飞越千山万壑,突破重围首次回到中国大陆延安等地访问,拍下900余张珍贵彩色照片,纪录了当时中国人民与土地最为纯朴自然的一面,这趟旅程的图文纪录都曾在《两岸犇报》发表过。在别人眼中残破不堪的神州大地,但在爱国之人的眼中,仍旧焕发出美丽动人的活力。1977年吴老师从美国到北京定居工作,一直到今天仍在科研岗位上。后来因为研究保钓运动的关系,我才知道类似吴老师这样经历的台湾人并不少,他们在那个铁墙高竖的年代回到大陆,投入各个领域的发展,所以站在人民的角度来看,两岸的历史与命运一直是互相镶嵌着,未曾中断。
时代在变,世界的格局也在转变,但其中必然有亘久不断的价值代代相传,历史就发挥着如此的作用。吴老师把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依不同主题分成几篇,细心的读者应能发现,串连其中的主线就是历史。做为一名自然科学家,吴老师最为看重的其实是历史,正如同他所说的这段话:“一旦有历史感觉之后,看东西就会比较清楚。因为今天是从昨天过来的,所以历史感很重要,历史教育是核心。”我自认为是吴老师的忘年之交,我们两人相差了将近40岁,而让我们超越重重差异能够不断对话的,就是共同体会到历史的重要性。保钓运动的淬鍊,激发出了吴老师这一代台湾人对于民族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这也是他这些年来笔耕不辍,以及戮力于保存钓运史料的动力。
保钓运动迄今已经超过40年了,很多人想为这个运动定下成功或失败的结论,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因为钓运还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力,默默启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保钓运动还没结束,《荷清苑书简》或许也可视之为钓运的产物,它不断在提醒着我们:历史就在脚下。
吴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很受感动,并以此做为对自己的期许:“我以为一个人首先是做为社会的人……人首先应关心他的身边,周遭的社会,以及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荷清苑书简》正是这段话的实践,期待能继续收到吴老师写给台湾青年的来信。
【书名:《荷清苑书简:与台湾青年朋友的通信》】
作者:吴国祯
出版社:人间出版社(台湾)
出版日期:2016年4月
定价:320元(新台币)
【作者简介】
吴国祯,1947年生于台湾花莲,小学四年级举家迁居台北。先后毕业于建国中学、新竹清华大学。1976年获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吴国祯教授在70年代留美期间,积极参加海外台湾留学生的“保卫钓鱼台运动”和“中国统一运动”,并在1975年3月辗转经欧洲赴北京访问,被台湾当局列为黑名单。1977年赴北京定居,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光散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995年转任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国祯教授从事分子谱学和混沌领域的研究工作多年,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着有《分子振动光谱学概论:原理与研究》、《分子高激发振动——非线性和混沌的理论》、Nonlinearity and Chaos in Molecular Vibrations(Elsevier出版)、《拉曼谱学:峰强中的信息》(英文版由World Scientific 出版)以及《在历史面前》等专著。研究成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在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近年协助北京清华大学保存70年代海外台湾留学生运动的资料和文献。业余,也从事文史领域的写作,并在《两岸犇报》开辟“荷清苑书简——与台湾青年朋友的通信”专栏的写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