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农:反文化“台独”,需要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新“传统”
【本文系作者12月18日在厦门大学出席第四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两岸“青年互动”环节的发言稿原稿,有删节。现场因为安排变动,发言时间大大缩短,观察者网在此刊发作者的发言稿原稿。】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凝聚和创造新‘传统’”。
从“汉服”谈社会主义工业化传统
首先,我希望两岸青年尤其是台湾青年同胞,理解一下当前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大时代背景。
我们之前看的是汉服文化表演,而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霍布斯鲍姆定义的“双元革命”深刻影响了现代世界,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双元革命”,那就是这七个字:“社会主义工业化”。
为什么呢?先说社会主义。
我们知道,汉服迄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是近些年来大家认为的古代华夏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在现代某种意义上的再生。
什么是华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换句话说,这套服饰背后是以礼制为代表的一套等级体系,它是有浓厚的贵族色彩的。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次革命和运动,尤其是社会主义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打破封建传统,塑造了我们的平等的意识。当然在这个过程的前半程中,台湾的爱国同胞也是参与者。
所以,我们今天可以肆无忌惮的“逾制”,穿着历史上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百姓隔绝的贵族服饰。要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国家,国王去世时,对百姓的服饰穿着仍然是有要求的。
而真正的古代劳动人民身上穿的那几片破布,也就是叫做“裋褐”的,现在做汉服的似乎也没有多少感兴趣的。
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比如刚刚前面朱瓯先生(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提到的《闯将令》《小刀会序曲》,还有你耳熟能详的《二泉映月》《梁祝》,都是创作或整理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换句话说,这写大家认为很“传统”的作品到现在也不过50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意义上,我个人无法认同前面几位台湾嘉宾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说法。我认为,那是上一代大陆人在经历了剧烈社会变革后的不自信和迷惘。为什么呢?因为人只有不知道怎么往前走了才会向后看。
之前的嘉宾说“台北故宫文物多”,而大陆有一个“浩劫”的年代。但是台北故宫文物多,那是怎么过去的呀?反而秦陵兵马俑、马踏飞燕、马王堆、金缕玉衣等大家熟悉的国宝都是在那个被认为是“浩劫”的时代发掘并保护的。
更别说还有“样板戏”了,大家去KTV都会哼两句,虽然有人不大喜欢“样板戏”这三个字,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现代京剧的艺术成就至今仍然无法超越。
至于蒋介石发起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任何政策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去讨论,那是一个全世界左翼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这个运动从属于“反共”的政治目的,而且存在偏重传统伦理道德等局限性。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悖论”,如果“中华文化传统在台湾”并且做得很好,那么上一代的死硬台独分子是谁教育出来的呢?
除了社会主义传统,当代汉服运动的另一个背景是“工业化”,或者可以成为中国的“工业革命”。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汉服,它的制式、材料、工艺都已经全新的,依靠的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纺织工业。
它的审美是迎合现代人们审美观念的。比如曲裾,这在传统服饰中是衣服一种部分设计,而现在的曲裾成了汉服的一种款式,就像“经济”“封建”古今异义,彼“曲裾”与此“曲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再比如收腰的设计,这也是古代汉服中没有的,明显是针对现代女性曲线感要求的改良。
其实它跟旗袍一样,都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完全可以叫做“宋袍、明服”什么的,但是出于营销或者某种“保存传统”的角度,它被叫做了“汉服”。
那么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也方便了汉服爱好者的交流,让“复兴汉服”好像成了一种小潮流。
所以,两岸青年在今天思考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不能离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
不是叫“传统”的都是好的
当然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中立性”,关键看掌握在谁手里,谁在利用它。
在互联网大潮下,给文化传播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一些打着传统文化、国学旗号的封建糟粕也在卷土重来,比如宗族的死灰复燃、宗族文化、儿童读经运动等等。
还有一些人试图恢复和推动回到效率低下的古代农业,甚至反对和抹黑让我们吃好吃饱的化肥和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反对转基因等新兴技术。
在这些打着“传统”旗号的种种思潮面前,我们青年人,应当更有担当和鉴别力。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年来,大陆的年轻人对于龙应台、南怀瑾、张财贵等的作品的鉴别力越来越强了。
另外就是我们正在面对全球化浪潮。我个人认为,没必要把它当成洪水猛兽,动辄言“文化侵略”。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洋为中用,比如现代汉语中大量的词汇来自日本,比如民主自由已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
这两天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美国出现了一些专门翻译中国网络小说的网站,网络小说固然鱼龙混杂,然而现在却成了别人“义务”主动引进我们文化的一个标杆,不能不引人深思。
而且仔细一比较大家才发现,比起西方的幻想类小说,中国的年轻人在想象力上完全不落后,甚至已经走在了前面,我们落后的是影视工业,在转化成剧本和后续产业开发上还有很大差距。
其实,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日本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八分钟表演,马里奥、多啦A梦、皮卡丘,这些动漫游戏形象一点儿也不传统,但谁能说这不是日本文化的优秀代表呢?
回想我们自己的文化宣传,基本上还是以“古老”的内容比如传统京剧、功夫、太极为主,当然还有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包打天下,总感觉与青年略有脱节。这两年才出现了《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一些新类型纪录片,但差距仍然很大。
这么多年来,我们还是有一些世界先进甚至领先的技术和文化的,也形成了一些新“传统”,比如看春晚,比如“双十一节”,问题是我们怎么去挖掘利用这些资源。
让台湾青年更有“参与感”
长期以来,其实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好像一提中华文化就想到农耕文明下的田园牧歌,就是1911之前。虽然我们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首发列车,然而别忘了我们还有四大发明,我们也有《天工开物》。
文明是需要载体的,文明传承的最重要载体应该是人。两岸的年轻人如果要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除了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部分,还需要开创、凝聚和塑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传统”。
就像我们今天的论坛叫“中华文化发展论坛”,但我听下来的感觉是继承的内容多,发展的内容少。
我没有做过详细的调查,我不太知道现在多少90后、00后会对农耕文明的一些“遗迹”感兴趣,反正让我一个80后去一个没有抽水马桶的“传统”农村,可能呆不上三天。
同样的道理,有多少90后会对庙宇什么的有参观之外的兴趣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不认为组织台湾青年来大陆共同纪念妈祖、连宗之类的活动会有长期效果。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两岸青年并没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记忆,这是客观差别。
但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办法了,两岸青年还有有一些相似的生活体验的,比如需要共同面对的生存焦虑,比如房价、就业、职场、婚恋……乃至LGBT群体的权益。
我在工作中发现有两个词非常有趣,大陆这边叫“强拆”,台湾那边叫“迫迁”,合起来是“强迫拆迁”,两岸一家,简直完美。
我们完全可以组织很多两岸青年来先一起交流吐槽,再求同存异,凝聚共识。
之后我们可以塑造培养台湾青年对现代中华文明、对国家统一的“参与感”。
什么是参与感,举个例子,不久之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就搭载了香港中学生设计的太空实验装置。
祖国的成就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我认为这种培养“统一”意识的效果会比带领青年参观庙宇什么更深刻,也会有更好的效果,也契合“源于文化、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合作”的青年精神。
还有两岸青年可以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比如台湾是东亚目前唯一还保留着通奸罪的地方,推动废除这个很“传统”但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的罪名,应该比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更重要一些吧。
【完整版请点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