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外语+”人才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杨继瑞“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发展,许多沿线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共同利益,这些利益需要链接与共享。“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除了硬条件的“海陆空”交通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外,“外语+”和“互联网+”及其人才培养作为“软工具”更是至关重要。
在当前学科融合背景下,在蓉高校要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着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供应侧改革,大力培养“外语+各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着力深化人才培养供应侧改革
从成都“十三五”期间人才需求侧看,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最短缺和最紧迫的是“外语+”人才。“人才供给侧”培养体制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常言道,“语言不通则不能人心相通”。通过我们对“一带一路”战略对“外语+”人才需求进行研究后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官方语言超过40种,而我国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涉及其中的20多种。某些小语种往往只有一个30人左右的小班,有的还是隔年招生。仅从成都、重庆所开行的“蓉欧”和“渝新欧”货运班列所涉及的沿线国家看, 成都、重庆、西安、昆明、贵阳等地高校还没有开设白俄罗斯语、波兰语、哈萨克语、乌克兰语等专业。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培养谙熟这些国家语言的“外语+”各类专业人才。
同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思维,为“一带一路”带来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重新配置,推动形成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必将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既有“外语+”知识系统,又有“互联网+”知识系统的高素质人才十分重要。
加强国际化师资培养顶层规划
各类高校应顺应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在融入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找准和明晰自身定位,逐步形成与各类高校特色耦合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要应对国际化发展战略进行顶层设计,认清自身在国际化办学中的比较优势和学科特色,主动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等融入到国际化教育战略中,建立“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机制。
高校应在现有师资队伍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分布和专业特点,进一步加大具备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水平师资引进力度,借此加强重要主干学科的话语权建设。各类高校应该就非外语类专业海外归国教师从事外语专业教学进行探索。如: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竞争机制完善的学术梯队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具备“外语+”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进一步加强对海外知名专家学者长短期聘用,拓展本校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还应注意提升外教的“外语+”水平,等等。
加强协同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蓉高校特别是外语类高校应深化与加大同海外高校宽领域深层次合作,在顶层设计层面全面规划“外语+”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与协同创新方向,加大各类“外语+”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合作培养力度,有目的、有步骤地为“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的产业领域培养各类应用型“外语+”人才。
一是应着重进行交叉学科建设。通过增加非外语课程、非外语方向、非外语专业等路径,着力培养各类“外语+”应用型人才。二是加强高校英汉双语课程建设,促进学科融合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是坚持培养“外语+”人才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并重。四是加强分类培养。应用型大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让学生掌握技术知识与操作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和实务”这“五个实”的教育教学,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用得上、顶得起、留得住”的“外语+”的“蓝领型”和“灰领型”人才。五是注重“外语+”课程体系与“互联网+”课程体系的嫁接。六是鼓励在蓉高校“外语+”和“互联网+”实务课程的服务外包。应用型大专院校应该借鉴企业服务外包的做法,将“外语+”和“互联网+”的一些实操课程,以多种形式外包给一些专业机构、行业精英,让其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鲜活、更生动、更前沿、更接地气。七是推广“订单式”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大学培养供给和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问题。
(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成都市社科联主席,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教授(国家二级),博士生导师)
作者:国家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