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一带一路” 加快中国制造全球布局
作者:王振峰
伴随着国家支持“
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升级,企业“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抢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及重要领域的布局, 自然是许多企业相当关注的方面。
商务部网站日前发布的2015年年度综述中表示,今年我国外贸形势发展依旧严峻。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9586.44亿美元,同比下降8%;其中,出口下降2.8%,进口下降14.1%。造成去年我国外贸疲弱的原因很多,主要受受外需低迷、内需放缓、价格下跌、要素成本持续快速上升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我国外贸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加快结构调整与动力转换,才能实现外贸经济的华丽转身。外贸寒冬中,也有不少暖意,比如去年不少地方对“一带一路”相关市场进出口呈现逆势增长态势。2015年上海市进出口虽比上年下降2.1%,可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厦门外贸在2015年实现逆势增长,也与全面发力“一带一路”战略有很大关系。
自“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至今已经2年多了,在此期间,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行动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与“自贸区”、“互联网+”等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热点;尤其是今年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发力“一带一路”更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途径。有不少专家认为,2016年“一带一路”行动将更深层次地切入更多关键性领域,比如发展一批重大项目来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又比如结合亚投行及丝路基金等重要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与加快金融合作等等。可以说,2016有可能是推进“一带一路”提升年。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将在亚、非、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全面铺开,这将推动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的再流动和整合,蕴含着无限商机。 企业在新的一年,要借力对接“一带一路” ,加快
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布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创新驱动,助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我们知道,加快制造业升级,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部署。供给侧改革,从中国制造业来说,通过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来加快结构调整,从降成本、补短板发力,来培育产业新优势,实现创新转型升级。因此,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要积极布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合内外两种资源,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内产业转移,开辟中国制造的发展新空间。
笔者以为,围绕着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对外投资、海洋合作、旅游会展、人文交流领域,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战略行动上都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在与沿线国家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双向投资贸易、海洋合作等全面发力。企业要快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决心,加快“走出去”步伐,持续整合和延伸产业链,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尤其是要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业等层面及领域合作,延伸中国制造产业链。需要指出的是,在对接“一带一路”时,企业也要密切注意有关国家及地区金融、法律、财税、风控等信息,从风险把控中提高“走出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