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下螺丝”不是印度制造,全世界仍在盯着中国制造
勒文讲这话时出了点口误,他把“全世界都在看着印度”说成“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勒文固然在恭维东道主印度,但谈及“印度制造”、总让人免不了想到“中国制造”是事实。
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进“印度制造”运动,究竟有何战果?2月中旬在孟买举行的“印度制造周”就是展示和检验一年多来运动成果的舞台。用莫迪政府的话说,这是印度政府组织的有史以来最大的跨部门展会。大则大矣,“印度制造”到底有多少分量?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有多少吸引力?
文︱唐璐
本文摘编自《新华网》
1、 招商引资的“狮子”
2月13日至18日,“印度制造周”在印度金融和商业中心、印度最发达地区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举行。这是继莫迪政府上台后第二次大手笔的招商引资动作。
2014年9月26日,莫迪政府向世界宣布“印度制造”系列新政策。新政致力于增强在印度投资兴业的吸引力,给有意投资的国内外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改革劳动法律和税收,简化审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资设厂,扩大当地就业。
本次“印度制造周”号称有2500家国际企业、8000家本土企业以及来自近7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莫迪在开幕式上煽情地说,“印度制造”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品牌,“如果你想让本世纪成为你的世纪,那就让印度制造成为你的中心”。
莫迪以“开放”作为卖点:“大部分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都已经走上可以自动审批的路线,自从我担任总理以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增长了48%……我们争取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希望把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目前的17%提高到25%。”5年来,制造业GDP的占比一直徘徊在17%左右。
“印度制造”的logo是一只用大小不同工业齿轮装饰的精悍雄狮,据说齿轮寓意着和平发展,狮子则代表着印度所推崇的价值品质,即勇气、坚韧和智慧。
印度制造周期间,这只狮子占据每个展台的背景,让穿行其间的人感到印度政府和企业家的勃勃雄心,出席展会的印度官员、商人及学生谈起未来语气中也是充满希望。
莫迪政府的诚意是毋庸置疑的。印度财政、国防、商业、铁路、电力、公路等部门部长兵分几路出席了多场研讨会,而“印度制造”的主要策划者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部秘书阿米塔奇·坎特参加了几乎所有分论坛。
“印度制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莫迪说,65%的印度人口在35岁以下,这是印度最大的优势。此次“印度制造周”针对年轻人设计了多场活动,包括一场由青年创业才俊参与的“为世界创造印度”专题演讲,在“印度制造中心”也开辟了一个印度理工学院学生科研成果的展台。
据美国的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2010年来,印度新增了40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岗位,照当前速度,到2022年,印度只能新增800万就业机会,大大低于莫迪政府设定的1亿岗位的目标。
要论展会最实质的受益者,应该是参展的地方邦。此次有8个邦的政府首席部长亲自率团坐镇,在制造周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两三场由各邦政府组织的投资者峰会,感觉就像是印度地方邦在孟买拉开的一个吸引投资者的擂台赛,最终东道主马哈拉施特拉邦在这场投资擂台赛中拔得头筹,6天大会让马邦一共获得协议外资8000亿卢比(约合116.8亿美元),而整个展会协议投资总额大约为2220亿美元。
当然,协议仅仅是协议,按照美国凯托学会等机构对以往案例的研究,真正落实的投资额有协议的20%左右就不错。
2、 “拧下螺丝”不是“印度制造”
“印度制造”主要涉及25个行业,包括汽车、化工、制药、纺织、信息技术、港口、航空、旅游、铁路、再生能源、采矿以及电子产业等。其中,最拿得出手的要算是国防军工、汽车零部件、软件和制药业。莫迪政府从这些行业中精心挑选了代表性企业进入“印度制造中心”参展。
在“印度制造周”会场的大门口以及会场内的展台,大名鼎鼎的印度轻型直升机、阿卡什导弹、阿卡什武器系统等赫然亮相,供人参观。
“印度制造”的制药技术一直名声在外,印度各大制药商也是制造周活动的主角,其中包括卡迪拉公司,这家公司曾以推出全球首款Humira(修美乐)生物仿制药Exemptia而闻名于世。
卡迪拉公司研究与制造服务总管拉里特先生告诉记者,卡迪拉出产的药品在印度国内市场上占很大比例,不过,由于公司没在印度上市,所以与其他大牌制药商相比,卡迪拉公司在印度媒体上的曝光率非常低。
对此,拉里特说:“我们当然需要更多资金来支持公司的发展,但如果在股票市场上挂牌,我们就需要为应付公众以及媒体甚至推销产品而付出很多宣传费,我们希望减少这笔费用,而是把它们更多的用于进行药品的开发与研究方面。”
在印度制造中心展台里,陈列着不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印度制造消费品品牌。与普通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印度制造”当属日用品。
到印度工作以后,记者一直奉行支持印度国货原则,功能类似的同类产品中,总是优先选择“印度制造”。记者用的微波炉就是印度品牌croma,这个微波炉的功能非常适合印度家庭对于烹调的特殊需求,用起来很方便。
不过有印度朋友告诉记者说,这其实算不上真正的“印度制造”,而是“贴牌”产品。用印度一些专家的话说,所谓印度制造不过就是在印度的工厂里“拧下螺丝”而已,这显然不是莫迪政府推崇的那种印度制造。
3、 不可避免的比较
印度国内对于“印度制造周”的反应并非全都正面,一些人抱怨参加活动的外国政府及公司数量不如想象的多,即便是印度国内来参展的省份也只有十几个,而且多半来自现任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当家的邦,“印度制造周”期间举行的一场大型文艺表演还遭遇舞台着火的尴尬事件。
这次“印度制造周”的时间正好与中国春节时间相撞,前来参展的中国大陆企业只有三一集团和华为两家。印度媒体也注意到了这点,《印度时报》在“印度制造周”开幕式报道中特意提及此次展会中国人来的不多。
尽管如此,中国在现场的存在感还是很强,记者在许多会场上都会听到发言者三番五次地提及中国。实际上,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投资层面上,“印度制造”都与中国密不可分。比如,印度市场上畅销的不少印度品牌手机,其主要零部件其实是由中国生产。
“全世界现在都在看着印度。他们以前曾经盯着中国,但现在他们把目光聚焦于印度,”出席“印度制造周”的瑞典首相勒文在开幕式上说。
勒文讲这话时出了点口误,他把“全世界都在看着印度”说成“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勒文固然在恭维东道主印度,但谈及“印度制造”、总让人免不了想到“中国制造”是事实。
“中国制造”和“印度制造”看起来是竞争关系,但两者合作共赢的空间也很大。2014年9月,与莫迪政府宣布“印度制造”新政同步,北京的印度驻华使馆就启动了“印度制造进行时”系列活动,随后还在上海、广州、青岛、重庆和沈阳等工商重镇举行,以吸引中国企业前往印度投资制造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时就曾提到,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而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双方应该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近3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则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习近平访问印度期间,两国签署了《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中方承诺将帮助印度改造升级老化的铁路系统,投资建设两个工业园,并争取在未来5年内向印度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项目投资200亿美元。
中国企业界人士表示,“中国研发、印度制造”将来也可能是一些优秀中国企业的选择,而印度发展的一些短板同时意味着“市场潜力”。已在印度投资建厂的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国际部副总经理周利亮就曾说:“就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印度相当于中国的80年代,市场很大。”
4、 基础设施是硬伤
到底印度需要的什么样的“印度制造”,这其实一直就是印度专家争论的话题。在“印度制造周”多场研讨会上,印度高官和大企业高管就印度制造的前途侃侃而谈,颇显诚意。
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部秘书坎特说,制造业过去基本是“黑色”,但现在它变得很时尚。比如特斯拉汽车公司,它现在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制造公司,而是数字化的企业。他说,印度必须要改变对待制造业的态度,要通过引进数字化成为世界工厂,而无需担心数字化会减少就业机会。
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说,他正在试图让那些“印度军工企业卖了几十年的老产品”焕发新生。“我们需要的是训练有素、能够吸收技术并且能够把技术运用到国防工业这样高技术领域的人才。”
不可否认,基础设施落后是印度发展制造业的短板。印度的企业家们对此也直言不讳。塔塔集团首席执行官拉丹·塔塔表示,基础设施一直没有能够与印度经济增长的步伐相互匹配。
印度手机制造商OnePlus公司总经理维卡斯·维卡斯说,政府推动“印度制造”确实带来很大的正面效应,“现在政府需要跟进配套措施,包括优惠关税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把企业税收制度合理化,废除自相矛盾的土地收购法规等。”
莫迪政府也知道推进“印度制造”是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开启了“印度制造”运动之后,又启动了“清洁印度”“数字印度”“技能印度”“新创印度”等多个辅助性的计划,以打造友好的投资环境、培育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和大量能适应21世纪高技术发展的有技能的劳动力。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制造业专家拉维·阿伦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则给“印度制造”泼了冷水。他说,印度仍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不妨把野心收敛一点,把中心放在培育增长潜力较大的印度国内市场为好。
环球财经公众号,思想市场领导者 扫描二维码一秒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