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瓜礁已建机场 官兵:没退路 战斗下一分钟打响
“总士官长”
——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一级军士长陈光明素描
追求卓越,源自使命担当
“100-1=?”
堂堂“总士官长”(职务)、一级军士长(军衔)陈光明给士官上课,开头竟出这种“小儿科”的算术题。傻瓜都知道,100-1=99。
“不对!在一条现代化的军舰上,100-1=0。”
他暂没作解释,接着又提第二问:
“过去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用到军舰上对不对?”
底下回答“对!”
陈光明把手向下一劈,说:“对了一半,错了一半。将熊熊一窝,过去现在都一样,但过去是兵熊熊一个,现在是兵熊也熊一窝。”
为啥?他解释道:打信息化战争就是打系统。且不说大部队,仅从一条军舰来说,一条舰是一个大系统,分诸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分密切相连的若干个战位,每一个战位都是信息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论哪一环出问题,整个信息链就会受影响,甚至断裂。一个战位熊了,岂不会连累一窝?他举了几个因一个战位出问题而造成战斗失败的实例,然后说:“现在大家该明白为什么100-1=0了吧?!”
陈光明是杭州人,1987年10月入伍,当新兵时是个白面书生,28年的海上风云,早已把他的皮肤“染”成了古铜色。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他腰板挺直,高挑的个子,穿一身海军迷彩服,显得精明而深沉。那是在一次座谈会上,我发现他的发言颇有学者范儿,问他:“你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如何做到八战八捷。”咋回事呢?他所在的支队有海上七战七捷的光荣历史,最后一战是参加了南沙3·14海战,这一战收复了赤瓜礁等岛礁,现已在上面建机场。他说:“七战七捷是前辈的光荣,八战八捷就靠我们了。”他告诉我,某些国家逼得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支队喊出了一个口号:“第八次战斗,下一分钟打响。”听他说话,如果不看他肩上的军衔,你会以为他是个领导,不会想到他是个士官。
说到士官,陈光明自豪地说:“在舰艇部队,武器装备是由我们士官操纵的,士官占兵员的80%以上,是战斗力的主体,是舰艇的主人,军官和士官相比,反而有点像客人。”见我对他的主客说深感诧异,他解释说:“军官全训合格后就可能调任新的岗位,有的就离开这条舰了。在一条舰上,你可以找到连续干了20多年的士官,却找不到一个连续干了20年的军官。”
能明显感觉到,他把士官的地位看得很高、很神圣。“是的。一条军舰,在军官合格的前提下,士官强则战斗力强。在特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海上战斗是士官的战斗。”他说。
在支队营区的英模大道上,其中一个灯箱中挂着他的巨幅照片,印着7个大字:“一等功臣——陈光明”。
“水兵业务长”
“陈光明来了没有?”每次出海演练,编队指挥员都要这么问。仅此一问,即可见他在指挥员心目中的地位。
他真的就这么重要吗?毛泽东主席就说过,死了张屠户,不吃混毛猪。但那是从宏观上说的,意在敲打那些老子天下第一的干部。而在具体工作中,关键岗位上的灵魂人物,离了就玩不转。
雷达是舰艇的眼睛,声呐是舰艇的耳朵。耳聪目明才能打胜仗,缺少一项,非聋即瞎;两项都缺,又聋又瞎,死定了。
雷达、声呐,陈光明都是专家,尤精声呐,被尊为“水兵业务长”。海军大队以上舰艇部队的各专业均设业务长(如雷声业务长、导弹业务长等),通常享受师、团职待遇,是本专业的技术权威。“水兵业务长”无编制,是战士“任命”的,但含金量一点不低。他对各类潜艇的声音数据了如指掌,不但能听声辨型,识别水下潜艇型号、吨位,而且通过技术革新和经验总结,把声呐的作用距离提高近一倍。出海离不开他,还因为遇到声呐故障时,他可以手到病除。
支队长领导每次带编队出海,往往会把陈光明安排在指挥舰上,让他像一个运用远程会诊系统指导在远方做手术的医生一样,指导各条舰的声呐班长。有一次我3舰编队出海进行反潜训练,突然某舰的声呐出现故障,一时又不便放小艇或动用直升机送他去帮助修理。“别着急,慢慢说。”在电话中求救的声呐班长急得语无伦次,陈光明耐心地听着他对故障的描述,大约听了4分来钟,他答复说:“问题应该是出在××电路板上,更换新电路板试试。”班长依计而行,很快传来消息:“声呐工作恢复正常!”关键时刻顶大用,这就是陈光明。
“只要有陈光明在,就没有排除不了的故障。”乍听首长的这一评价,感到讲得太满,但翻翻他的“成绩单”,你还真找不出一次失败的记录。入伍20多年来,他先后排除各类重大故障100余起,为部队节省经费1千余万元。军舰上的某新型雷达装备,好几套就是他领头自主安装的。在舰队、海军组织的雷达、声呐、电子侦察“四会”教学专业比武竞赛中,他先后20多次名列第一。
“水兵业务长”名声在外,还因为他是装备验收的一道“铁门坎”。脸一黑,谁也不认。支队总工程师韩旭东称赞他:“专业精、有原则,哪怕一丁点不合格,他也不放过。”
2015年夏天,一艘导弹护卫舰即将交付部队,韩旭东拉上陈光明一起出海,验收某型声呐系统。协调会上,研制生产方提出要按惯例,派一条水面舰艇作为声呐的噪声源进行试验。“绝对不行!”陈光明打断道:“声呐是用来反潜的,不是对付水面舰艇的。”厂方:“这是惯例。”陈光明:“不符合打仗要求的惯例是坏惯例,一定得破。”最后还是按陈光明说的,用实战化标准试验,结果连试3次,3次效果都不理想。没说的,不能验收。厂方百般开脱,把陈光明惹火了,说:“你要不升级改造,用嘴巴就能让产品符合技战术指标,我跟你姓。”最后,还得按陈光明说的,把试验失败的数据记录在案,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等达到技战术指标后再验收。
某新型雷达即将列装,陈光明一下就给指出14个问题。总设计师说:“每次见到陈光明是又害怕又高兴,害怕是因为他能挑出别人挑不出来的毛病,高兴的是他的思路和建议,有时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陈光明说:“其实我不过是一心想着打仗而已”。
客座教授
陈光明出名了,2002年,海军蚌埠士官学校请他去开讲座,讲声呐,时间限定2小时。讲座讲座,愿听的就坐,不想听了让座。讲座开始,听众200人,中间人越来越多,结束时有360多人,有人没有座位,站着听。2小时讲完,听众不干,向学校要求继续。满校园传着一个消息: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来了个陈光明,课讲得精彩,不听可惜。于是乎,学校与支队联系,留陈光明继续讲课。这一讲连讲了10天,最后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上完,学校举行了一个仪式,特聘陈光明为客座教授,教务长当场给他发了聘书,并将他的照片挂在了教学楼内。
在士官学校一炮打响,海军工程大学也邀请他来讲课。
海工大是海军的最高工程学府,是陈光明魂牵梦绕的地方。1987年,他高考落榜,带着遗憾和不甘,抱着一大堆复习资料参军,一心想考进海工大。但命运有时候是会捉弄人的。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太优秀了,命运就可能把别的门给他关上。陈光明似乎天生就是与雷达、声呐打交道的料,相关教材十来本,他居然可以背下来;教材以外的专业书,只要能找到的他都抱着啃,笔记写了40多万字。为提高修理技术,他不放过任何学艺的机会。驻地有个电器修理铺的老板技艺高超,为保饭碗而拒收徒弟。陈光明粘上去,一口一个“师傅”,嘴甜手也勤,把老板伺候得舒舒服服。老板鬼精,说:“当兵的,你想偷我的手艺。”陈光明说:“不是偷,是学。”“学了抢我的生意?”“师傅误会了,我是为军舰修装备。”“嗯。”师傅被感动,收了这个徒弟。某军工厂有个修理大拿,每次来部队修雷达,不把所有人都支走,他就不动手。别人因此而烦他,陈光明却把他当长辈来照顾。他腿脚不好,陈光明每晚给他打热水泡脚,为他按摩。天天如此。有一天老技工突然拉着陈光明的手,眼泪汪汪地说:“你要原谅我。我腿有残疾,如不留一手绝活,那就真成废物了。看你比我亲儿子还孝顺,我要把技艺传给你。”他不仅教了方法,而且将一套自制修理工具无私相赠……就这样,陈光明先后在雷达、电子战、声呐三个岗位服役,岗岗优秀,参加支队和舰队比武,独占鳌头。这么好的兵,谁舍得放手?他顺理成章地转改为士官(当时为志愿兵),当了班长、技师。不是要考海工大吗?不急,部队一时离不开你,再说,像你这样的人完全可以直接提干。然而,因为政策调整变化,直接提干的报告未被批准。1992年,他当兵5年了,提干无望,无论如何也要参加高考了,可干部科一查,对不起!你已经过了报考的最高年龄。他眼前一黑,险些晕倒。他是冲着军校梦、军官梦来的,现在他收获了一堆奖状,而梦想却离他远去!这天夜晚,他抱着一大包高考复习资料和做过的习题本,坐在舰艏,越想失落感越强烈,猛地把那包伴随了自己5年的东西抛向大海,失声痛哭起来……哭声惊动了舰长、政委,惊动了所有关心他的人。应该说,这个结果对他个人来说是残忍的,不公的,假设他的专业训练成绩差一点,领导就会毫不犹豫地让他去考军校,说不定就考走了。但是从部队打仗的角度来看,领导留下他并没有错,某个方面的顶尖人才是多少年都难得遇到一个的,想让他直接提干也是一片好心。不论该怎样总结教训,都得面对现实问题:上不了军校、当不了军官,该怎么办?他没有豪言壮语,甚至表态的话也没说一句,暗下决心:军官梦破碎了,那就当一个专家型的士兵。通过函授把本科拿下来,要正儿八经授学位的,圆我的大学梦。他做到了,五年后拿到工学学士学位,成了公认的兵专家。那天,他来海工大讲课,望着学校气派的校门和现代化的教学楼,他百感交集。“往者不可谏”,未能成为海工大的学生是他的终生遗憾;“来者犹可追”,自己不能成为军官,要为学员成为合格军官出一份力。
然而,你一个士官,算哪根葱?陈光明还没开讲,就有研究生提问考他了:“某型声呐存在××问题,请问可能是哪几种原因?”看着提问的小帅哥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陈光明笑了,从容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提问者说:“完全正确,我给你打满分。”想不到陈光明说:“按书本上标准答案打的满分不算数。”为什么?实际情况比书上说的复杂得多。他列举了书本上没有涉及的几种情况,说:“考试得满分,实践中却可能不及格。而且,你说的某型声呐至少在新入列的军舰上已被淘汰。”整个课堂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陈光明接着说:“院校教学跟不上装备发展,跟不上部队建设实际,跟不上战场需要。这三个‘跟不上’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乖乖!他一个士官,竟然评点起院校教育来了,他咋知道的?“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天天接触学士、硕士、博士,熟知他们的强项和弱点。我来讲课,没有带来什么高深的理论,但也许会帮助你们缩小从校门到营门的距离……”这个开场白别开生面,接下来的授课也别开生面。一是新,讲的是新装备;二是实,理实结合,传授实践经验;三是充满火药味,紧贴战斗需要。比如,关于声呐操作,他概括为“耳朵听、眼睛看、双手操、嘴巴说”12个字,边说边比划,课堂上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关于声呐,他先后编写教材80余万字,涉及安全使用、维护保养、故障排除以及用前检查、战术使用等各个方面。对这个专家型的士官,你还敢小觑吗?规规矩矩地喊“陈老师”吧!
夜校校长
“陈老师”在支队变成了“陈校长”,士官夜校校长。这所成立于2008年的夜校,每周开课两个晚上,不发文凭,只有成绩单,但这个成绩单比文凭还厉害,如果不及格,就休想选晋士官,一票否决,没商量。
关于办校的动因,陈光明说:“过去的训练模式内容一般粗,标准一般高,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改为分层分级,定向培养,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由民到兵,在新兵训练阶段完成;第二步是由普通兵到专业兵,一般专业进训练中心,精细专业入学校,特殊专业进厂、所;第三步由合格专业兵到合格战斗兵,在舰上完成。第一步、第二步,都有具体的考核标准,通过了就算合格,而第三步很难定一个具体标准,要说标准就是实战化标准。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标准,你必须始终盯着对手练。现在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衔接问题很大,这一步我们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的办法,且不说师傅也需要不断提高,就是再好的师傅带出一个好徒弟也得一两年时间。因此,必须给学员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集训、比武是很好的平台,但不可能经常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办士官夜校,因与正常工作冲突不大,故可以长期坚持。支队任命我为校长,要我来办。”
陈光明挑选的教员都是支队、舰队乃至海军专业比武的尖子,是一个方面的权威。别看是个夜校,教学比有些大学还规范。所有课程全部采用3D技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一共400课时,500余万字。好!开课了。本文开头的那两问就是他在开学典礼上提的。说是士官夜校,义务兵和军官也可以来听讲。夜校成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阵地。重庆舰战士邓志坤有悟性,又勤奋,陈光明单独出题考他,要求每次都必须超过85分,否则就不准他请假外出。有次,陈光明故意将他答对了的一道题判错,邓志坤找到陈光明说,这道题有三种解法,我都做对了,你为什么给我判错?陈光明说:“看你敢不敢怀疑老师,有没有自信?”邓志坤进步很快,在支队比武中获得声呐第二名,被另一艘舰点名要去当了班长。可刚去不久,这条舰进厂坞维修,邓志坤整天在厂里刷油漆,中断了专业学习和训练,颇感郁闷。陈光明觉得培养一个专业人才不容易,如果中断培训,一个好苗子也许会因此夭折,于是向支队请求将他调回重庆舰,以保持其接受培训的连续性。邓志坤被调回来了,陈光明对他说,条件给你创造好了,你知道该怎么办!邓志坤不负厚望,一年后参加东海舰队比武,获声呐第一名。
操舰打仗,没有高科技知识当然不行,但理论必须转化为驾轻就熟的高技能。比如操纵声呐,最大的难题是区分真假。一次搜索,你可能发现N个目标,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假目标中,有可能是一艘沉船,一块礁石,一个大型动物,一个敌方有意施放的假目标,还有因海流的变化而引起的声呐回波变化,也容易被误判为潜艇。如遇到恶劣气象,就更容易出错。另外就是敌我难辨,捕捉到了真目标,是我方的?是敌方的?是友方的?还是中立方的?“那怎么区别呢?”益阳舰情电部门长牛志勇上尉是按指技合一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双学士军官,他在舰上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在这方面,有时候高文凭会显得束手无策,而高技能却能一锤定音。”他佩服陈光明,有时也去听他讲课。
实践经验如此重要,要驾轻就熟就必须经常练,而舰艇科技复杂,装备昂贵,哪能让你像步兵那样抓起枪就练?这是一对矛盾。怎么解决?“我建议,自主研发‘舰艇实装仿真训练教学系统’。”陈光明,你说啥呀?就你,要解决多少科研机构没有解决的难题?许多人都摇头,而支队党委却点头支持。你猜结果如何?他带着几名士官一起攻坚,经过三年努力,居然搞成了。这个系统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将舰艇及各种装备的结构原理、仿真操作、维修保养、典型课件、资料查询、训练考核等六大模块融于一体,一下解决了官兵能随时学、随时练的问题……
“士官1号”
早在2000年,陈光明就当了“总士官长”。那时,支队党委看到士官的作用越来越大,为带好管好这支队伍,经请示舰队同意,在舰上成立士官管理组,设士官主任,在支队设士官管理办公室,支队领导让陈光明担任办公室主任,官兵亲切地称他是“总士官长”。这是个没有编制的“官”,却是一个创新。
“总士官长”虽无编制,支队党委却专门研究出台了《士官长试行工作实施办法》,视其为实职,赋予其实权。支队机关设有陈光明的“总士官长”办公室,特配两名助理;每天参加首长机关交班会,可列席与之相关的首长办公会和党委会;担任全训合格部门长、副舰长考核组的考官,手握神圣一票。至于他在义务兵选改士官和士官晋级中的作用,前已述,不赘。
“我就不信。现在办事主要靠关系,考得再好,没有关系也白搭。”在一次上课时,中士小汪公开与陈光明叫板。看着这个小老弟,陈光明和颜悦色地问道:“我当到军士长,从来没有给领导送过礼,你相信吗?”见小汪摇头,他说:“你下去调查调查再作结论,别那么主观。”小汪真的作了调查,妈呀!情况与他想象的正好相反,不是他求领导,好几次都是领导“求”他,颇有三顾茅庐的味道。地方想挖他的人很多,有人开出了年薪20万加奖金的价码;有个老板甚至寄来了5万元,说是第一个月的工资。妻子也劝他,40多岁的人了,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可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有人说他犯傻,他说:“你懂个鬼!拿20万年薪的人多得很,他能像我这样吗?”
“像我这样”,“这样”是啥样?除了我们前面见到的之外,他还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部队基层士官的代言人。人大代表五年任期,他年年都发言,年年有提案,呼吁改善士官待遇。比如士官公寓建设的加速,其中就有他呼吁的功劳。士官的困难士官最懂,不仅是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而且是亲身感受到的。妻子临产前,他请假回去照顾,可一个“立即归队”的命令,就把他召回了部队,上了某项重大演习的演习场。演习结束后回家,才知道妻子产后大出血休克,险些丧命。他想好好照顾一下妻子,可仅仅7天,另一项重大演习又要开始了,又是一个“立即归队”的命令。演习结束,军舰回港,妻子发来的一封电报已到多日:“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他哭了,哭得很伤心。
“在非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连续打击和军地的强烈反差,真有点扛不住。”“那你是怎么扛过来的呢?”“靠职责意识。除了军人的一般职责,我还多一份责任。”“指的是‘总士官长’吗?”“对。试行士官长制度,我们支队是全军第一家,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全军第一个‘总士官长’。我当得如何,对士官长制度的成败是有影响的。”
真是操海大的心,挑山重的担呀!难怪战士们说他是“士官1号”。“1号”要有“1号”的样子,全方位地做表率;“1号”要有“1号”的思维,即全局意识。陈光明的威信高,一因榜样做得好,比如除了战斗值班,即使再忙,他每天都要坚持两小时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二因全局意识强,想得周到,办事公道。每次执行重大任务,他都协助首长科学调配士官技术力量,谁谁该休假,可调谁来顶替;谁谁技术还不熟练,可派谁去帮助,诸如此类,他都拎得清清白白。他对士官要求之严,超过了军官对士官的要求,但因严得有理,出以公心,故没有私敌。
2015年老兵退伍前夕,一位二级军士长敲开了陈光明办公室的门。他是某舰的雷达技师,服役24年了,只要再升一级,就可达到士兵军衔的顶点。面对他“为什么我留不下来”的质问,陈光明说:“老战友了,对你,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在研究高级士官的选留时,的确有领导帮你说话,觉得你干了这么多年,所在岗位也有一级军士长的编制,能留就留下。而我认为‘留人就是留导向。’这两年你有点吃老本、故步自封了,超过你的人有多少?你掐指就可以算出来。我把你的考核情况投影到墙上,大家一看,作出了考核不合格的一个不留的决定。”
说完,陈光明当他的面打开“兵员管理系统”,这是陈光明带领几名士官长助理自己研发的,内容涵盖个人信息、培训经历、专业状况、请休假等50项大数据。陈光明把他的信息与另一名同专业的中级士官的信息对比,比得他无言以对……有人劝陈光明:“领导想放他一马,你当啥恶人?”陈光明说:“我也不想为难他,可放他一马后,士官队伍优胜劣汰的机制就毁了,这个毁了,战斗力就毁了。如果要我人云亦云,那设‘总士官长’就失去了意义。”
好样的!陈光明,你已经把“总士官长”的形象演绎得相当精彩。2015年,在全军大面积试行士官长制度时,你当“总士官长”已经15年了,在我军士官制度史上,将有你的一笔。
江永红 摄影 史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