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推行参谋制 参谋叹压力山大
作者:陈典宏 欧阳治民
南部战区陆军着力推动机关干部能力升级转型——
让“小参谋”挑大梁
2月14日,春节假期结束上班第一天,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训练处参谋王晓强打了一通电话,将首长机关实弹实投训练的时间安排、场地设置、枪弹供应、车辆保障等事宜一一追踪落实。
王晓强出生于1988年,是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训练处最年轻的参谋。分流到南部战区陆军机关前,系原广州军区军训部参谋。虽然都是当参谋,他的压力却大不一样:在军区机关,大事难事有领导和老参谋顶着,他只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到了战区陆军机关,因人少事多任务重,训练处推行“主办参谋制”,将2016年大项训练工作分派到每名参谋身上,以此细化责任、锻炼参谋。“从过去‘打酱油’到现在‘站前台’挑大梁,真是压力山大!”王晓强说。
翻阅他刚刚拟制的《2016年军事训练工作统筹图》,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跨区基地化训练、国际军事比赛、合同战术演习、师旅首长网上对抗等9项重大训练工作的20余项分支工作。其中,首长机关实弹实投训练、战区陆军参谋业务集训、新兵“先训后补”机制试点3项工作,“主办参谋”栏赫然写着他的名字。
王晓强的经历,是新成立的南部战区陆军机关推动人员能力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跟原来的大军区比,战区陆军机关减了不少人,但绝不是简单的数量调整,而是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倒逼大家强素质、促转型。”南部战区陆军领导介绍,他们在成立伊始就要求机关干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着眼岗位履职需要抓学习、练本领,做到“有眼界、知大势;有本事、精专业;有谋略、懂指挥;有魄力、能应变”,切实担起领导南部陆军建设的重任。
这场“学习革命”的兴起,让南部战区陆军后勤部卫生处助理员龚旭即使在春节假期也过得紧张而忙碌,他作为工作组成员下基层调研,没有好好休息一天。
调整改革前,龚旭是原成都军区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助理员。到了新岗位,他的工作从卫生保健变成了医疗政策业务。这一工作政策性强、辐射面广,关乎官兵切身利益,还涉及很多军地协调工作,让龚旭感到一下子成了“小学生”。
成了“小学生”,就得拿出“小学生”学习的样子。春节期间,他白天完成工作组的“共同课目”,晚上自修“专业课目”,找几家部队的业务大拿求资料、学业务、查数据、问疑难。调查某直属单位历史遗留问题时,他和该单位卫生科助理员一道研究政策、商讨办法,还打电话请教北京、成都的业务专家,最终形成初步意见。
在这场“学习革命”中,政治工作部兵员和文职人员处作为新设立的职能机构,职能新、任务新、人员新,全处上下铆足了劲儿学本领、强业务。春节期间,该处负责人吴黎明在担任战备值班的同时,还忙着和上下级沟通协调,探索好操作、能落实、真管用的办法措施,准备在处里的“一月谈”业务交流活动中加以探讨。
何谓“一月谈”?吴黎明介绍,这是他们在“学习革命”中开展的一项“充电”活动:每个月,处里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安排一人主讲分工业务,既让其他同事熟悉不同业务,又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从而促进学习交流、提高能力素质,培养业务“多面手”。
“目前,战区陆军机关职能虽然拓展了,编制却大幅压缩,人少事多决定了人人都必须是本职业务精通、相关工作熟悉的‘多面手’。”干事刘忻说,处里按照“分工不分家”的原则,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形成齐心协力抓工作、互帮互促抓学习的良好氛围。
华灯初上,南部战区陆军机关办公楼灯火通明、一片忙碌。在改革中应运而生的这个新机构,正以勤学苦练的姿态和紧张快干的作风,迎接新的一天……
■本报记者陈典宏通讯员欧阳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