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兵站部90余名干部面临转业 离队前再闯险路
作者:李小平 鄢小川 张放
川藏兵站部90余名待转业干部面对任务需求,自觉服从大局,在收到转业批复后,重整行装再征西部奇路——
离队前,川藏线上再冲锋
3月上旬,一场寒潮席卷了三千里川藏线,川藏兵站部千余名官兵顶着严寒碾冰破雪,执行年度首趟进藏运输任务。
在这群官兵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今年面临转业的90余名干部,这是他们军旅生涯的最后一趟高原运输任务。
某汽车团团长刘昌斌便是其中一员。去年10月,刘昌斌达到最高服役年限,由于改革期间干部调整工作暂停,他服从组织安排,一直坚守岗位至今。
车队翻越折多山,在一处靠近悬崖的急弯路段,刘昌斌来回奔走在凝冻的路面上指挥车辆通行。因为道路湿滑,他几次摔倒,身上沾满污泥,全然不顾。
这是刘昌斌第157次征战川藏线。出发前,兵站部党委考虑到他即将退休,没安排他执行此趟任务。可刘昌斌觉得部队年度工作刚刚开局,政委手头担负的任务重,坚持申请带队上线。他向兵站部领导请缨时深情地说:“我是川藏线的一名老兵,军旅生涯从线上开始,也应在线上结束。”
其实,让刘昌斌割舍不下的除了川藏线,还有牺牲在这条路上的战友。一路上,他多次停下车来,在路旁点上几支香烟、洒上一瓶烈酒。他说,当年一起入伍的战友,有的就长眠于此,自己只有拼尽全力完成好每一趟任务,才对得起逝去的英灵。
在海通兵站,记者遇上了了执行此次任务的先头部队——某汽车团一营。车队刚抵达兵站,营助理员张勇泉就和营连骨干聚在一起开会,近两天川藏线降雪增多,车队运行风险升高,他要和大家一起调整车队驾驶力量编组,细化应对突发事件预案。
张勇泉讲起次日天气路况如何,如果车队受阻怎样组织热食前送等等,凹陷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张勇泉是被组织照顾安排转业的,他的父母患有重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年仅3岁的女儿也体弱多病,家庭的重担落在妻子一人身上。谈到很快就能回家照顾父母妻儿,张勇泉的眼神充满期待,但他又话锋一转:“单位体谅咱的难处,咱也要主动为单位分忧,虽然现在待转了,但决不能怠岗。”
凌晨四点,汽车兵们睡得正香时,兵站的官兵已经悄悄起床,开始制作当天的餐食。兵站站长杨晓雄身上缠着一个厚厚的护腰,忙着帮厨。
“站长的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医生叮嘱他一定要卧床休息,可他偏不听。”“站长几年前就符合自主择业的条件,可他舍不得离开兵站。”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给记者介绍着杨晓雄的情况。
“下午还有两个车队抵达兵站,我们干部不搭把手,光靠炊事班肯定忙不过来。”杨晓雄转过身对记者说:“今年我也该走了,身体不争气,不能拖累了大家。”屋外寒风阵阵,吹得人鼻子发酸。
西行路上,记者见到了更多的即将离开军营的干部,有一线带兵人、有扎根高原的军医、有无私奉献的机关干部,他们的故事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家都认准了一个理儿:人生有进有退,但军人的本色永远不能褪,留在军营的日子越是不多,越要焕发精神、拼搏进取。(李小平 鄢小川 解放军报记者 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