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苦练步枪狙击:枪垒3枚弹匣 伤口腐烂溃浓
作者:贾骥 马龙
《枪王梦》“痛苦不会持续,而荣耀可以永存。”他把这几个字和拟定的训练方案写在那个本子上,从此,开启了“疯狂模式”……
第一次集合,白杨觉得乌压压四周全是人,像一座座轮廓分明的岩峰。汗水浸透的迷彩帽下都是黝黑的脸庞,笔挺四方的背囊前都是硬朗健硕的身躯,点名时那一声苍劲有力的“到”,都彰显着这群带兵人的不凡身份。
后来白杨才知道,来到集训队的是全战区精选的140名射击尖子,每个人都至少拿过师级比武的前3名,其中不乏参加国际比武的高手。这让他这个有着军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军区优秀射手、卫戍区优秀士官、连续3年师自动步枪比武第一等一大串头衔的特警团警侦连班长,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文莱国际轻武器应用射击比武集训队,未开场,就弥漫十足的火药味。
这天,拿到配发的改装自动步枪和瞄准镜盒时,白杨有点蒙。特警团相比作战部队,子弹喂得没人家多。在团里,他用瞄准镜打过狙击步枪,但从未试过自动步枪加瞄准镜的组合。自以为对枪支配件性能十分熟悉的他,研究了半天,愣是没安上瞄准镜,还是在旁边战友的指导下才顺利安装完毕。
晚上,宿舍内几个枪痴聚在一起相谈甚欢。白杨想加入进去,聊聊卧姿百米12秒十发弹速射99环的体验,几个兄弟就说起了百米运动靶的实战经历,到了嘴边的话,被白杨生生咽了回去。
摸底考核,白杨排在第76位。更残酷的是,真正能踏上国际赛场比武的步枪队员,只有12名。
短短两个半月,128名队员将相继离开集训队,淘汰率高达92%。每周一次实弹考核大排名,垫底的12名成员直接淘汰,卷铺盖回原单位。
没有人再把他安排在最显眼的1号靶,没有人在射击前向他讨教射击经验,没有人和他一起焦急等待每一轮的成绩……如鲠在喉般的酸涩刺激着白杨,前10名的成绩在榜单上遥不可及。
盛夏蒸笼般的宿舍内,白杨失眠了,一些从未和别人分享过的故事蹦入脑海。
入伍时,白杨身体素质“杠杠的”,新兵下连考核,全团综合排名第一。第三年他拿下了师武装5公里的冠军,同年入了党。副班长跟他是老乡,也是连队的射击尖子,可就是比武拿不到冠军。在部队的最后一年,副班长以两环之差输给了摩步连的老对手。临退伍前,副班长把记满射击经验的笔记本留给他,一句话枪响靶落一样击中了白杨:“能跑步的兵仅仅是了不起,会打枪的兵才算是真正的兵王!”
这天晚上,熄灯号响过,白杨摸出枕头下那个旧旧的黑本,心里有了决定。
“痛苦不会持续,而荣耀可以永存。”他把这几个字和拟定的训练方案写在那个本子上,从此,开启了“疯狂模式”:机身上垒3枚弹匣练狙枪,轻微晃动弹匣落地便重新计时;趴在碎石上固定姿势,让外翻的肘皮都能找到肌肉般定型的记忆。昏天黑地的两个半月,白杨每一天都咬着牙完成训练计划,肘部磨得血肉模糊。练到后来,旧伤口上的腐烂溃脓,合着汗液、泥水和迷彩服粘在一起。
有一天,好像灵光一现,他找到了自己的“枪感”,几天里成绩大幅提升,60进48,48进32,32进20,心跳的节奏和呼吸的频率、扣扳机的轻重幅度逐渐调整到了专属的最佳频道。在最终20进12选拔赛中,以综合第3的成绩成为了最终的射击队成员。晚上洗澡时,白杨才发现,坚硬的右侧锁骨已经被枪托顶出了一个半圆形的弧度。
没多久,比武前最终两个月集训移师海口,烘干机吹出般的热风肆意吹拂,热带骄阳下的地表温度超过50℃。一周7天正课,每天5点起床早操,接着就是上午6小时、下午6小时、晚上3小时的操课训练。在每天消耗步枪弹500多发的同时,完成2个负重5公里的计时训练。一天,在卧姿狙枪训练时他感到小肚子疼痛难忍,到医院诊断为双侧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得赶紧手术。
白杨知道,这是两年里病情的第三次变化。两年前,他被诊断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后来,大强度体能训练后,小腹靠下部位经常胀痛,精索里的静脉因回流受阻出现盘曲扩张,病情恶化为双侧静脉曲张。3个月来超高负荷的训练,让病情再次加重。
这天,他翻开老班长留下的射击体会本,心血来潮地想:“我为什么不可以建立自己的射击体会笔记呢?”
不同天气对弹着点的影响,卧跪立蹲坐不同姿势的最佳肢体受力支撑位置,预压扳机保持在什么节奏最容易跟心跳吻合,速射击发两次之间停顿多少秒最合适……白杨每打完一轮射击,都记下心得。两个月的集训,他记了厚厚的4大本,总结了上百条射击经验,上万个弹着点数据,画满了各式各样的靶图和曲直线符号。
文莱国际轻武器射击比武结束,白杨取得了步枪轻武器科目速射第4名的成绩。望着那枚与自己失之交臂的金牌,他嘴角不由一挑,微微一笑,人生的射向似乎更坚定了。(北京卫戍区 创作者:贾骥 讲述者: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