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建设助“一带一路”沿线大发展
十三五规划刚出不久,作为国之重器的共和国铁路已经四面出击。国内新闻包括高速铁路中长期规划中的五条出川新线,话题味十足的沿海贯通大线和令人遐想的福台高铁,还有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区刚刚通过可行性研究的藏内第四条新线——拉萨至墨竹工卡,可以说新工开不停,步步是大招。这当口,国外规划自然也不落下。
3月17日,中德两国关于新铁路货运道路的协议正式出炉,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合资的新公司也宣布成立,3月18日,铁总又与徳铁签署了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第二条亚欧大陆线添重加码。杜伊斯堡港是世界最大的内河港,也是德国金属、煤炭的大型集散中心,还是欧洲重要货运枢纽。而乌鲁木齐在中亚一班兄弟城市中也是鹤立鸡群,虽然只是自治区首府,却比斯坦兄弟们的首都更为夺目,由于人文原因和发展表现,乌鲁木齐一直被誉为“中亚明珠”,在该区域内的地位也远远不是多数内地人自我概念中的欠发达城市。乌鲁木齐和杜伊斯堡作为亚欧两大国中德的连接点,在世界经济大势表现低迷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条亚欧大陆线为双方及沿线国家的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可以说意义重大。
国际货运方式中,海运便宜又量大,但是时间成本较高;空运运费和运量都不能让人满意;铁路货运兼具运量、运费和时间成本的优势,对自然条件的容忍度高,延误率低,在解决了沿途线路的政治影响之后,前景可说十分乐观。由我国出发的亚欧大陆线货运车,在霍尔果斯口岸由铁路标准轨换为前苏联地区通行的宽轨1520,进入欧洲再换回1435标准轨,沿途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都是政治稳定的国家,它们既是大陆线的受益方,也是投资方和维护方,在中国力量的带动下,这些古丝路之国还将再一次搭上发展的大列。在世界海运量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国际铁路货运不管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影响上,都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实在是大有所为。
与国际货运尤其是亚欧货运线的快速发展相似,国内高速铁路建设一直都是步履不停,区域内的高铁、动车尚且不言。国际上,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向东南亚国家推销中国标准的高铁,一方面是方便民生、互联互通,给东南亚人民带福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建设东、中、西三条东南亚走廊,连通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至新加坡,还有缅甸和越南等国,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陆路交通,化解马六甲困局。建设这一泛亚铁路网,既有对经济的考量作用,也有政治和军事上的重要意义。虽然遇到了一些国际上的阻力,和来自日本新干线的竞争,但在我们的努力下,中线和西线的部分工程已经正式开工。随着中日国家实力与高铁建设实力的差距日渐增大,以及中国对东南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泛亚铁路网的建成可以说已经是日程之上了。到了铁路网真的建成的那一天,我们便会看到,受益的不只是某一地或某一国的人民,而是全区域内的民众了。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特别还是一个基建大国,成天埋头苦干,帮人修桥修路,事实上,我们从不忽视责任,但也从不滥用能力。我们志愿创造。同样,我们的发展也来源于创造。我们常说“修桥铺路百世名”,虽然在这铺路的过程中可能衣衫褴褛,身无长物,但是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拿到自己的金腰带。修桥补路的人,纵使外表不够光鲜亮丽,但人人都会念到他的好,这过程虽看似曲折,却更能长久,好赖实在是不言而明!(作者系中华铁道网评论员王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