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女民兵戍边42年 外军炮口曾正对观察哨
作者:王 兵 赵 利 李帮宏
黑龙江省黑河市黄旗营子观察哨哨长、女民兵邵月华,18岁上哨,42年坚守。木制哨所、铁制哨所、保温哨所,她见证了边关哨所的巨变;姊妹哨、母女哨、夫妻哨,哨所边关见证了她戍边的忠诚——
北国边关,从花季到花甲的守望
3月的黑龙江,依然千里冰封。在黑龙江中游瑷珲古城以西约6公里,一座高耸的哨所临江矗立,这就是黑龙江省黑河市黄旗营子观察哨。
一大早,62岁的邵月华一如既往来到哨所。虽然现在哨所已实现视频监控,虽然她也已经退休两年,但她说,42年了,站哨,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上排左:女哨长邵月华;上排邮:“姊妹哨”见证邵月华(右)当年的风采;下排左:“母女哨”成为黑龙江边美丽的风景;下排右:“夫妻哨”在当地传为佳话。(照片由邵月华提供)
“能和边防战士共同守边护境,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黄旗营子村紧邻黑龙江,居民大部分都是八旗军正黄旗的后代,因此,得名黄旗营子村。
“能和边防战士共同守边护境,是我们最大的光荣。”谈起建哨所的历史,邵月华老人娓娓道来。1969年,为了弥补边防连队力量不足,经上级批准,在黄旗营子建起民兵观察哨,隶属于驻地某边防七连。最初,人们在江边选了两棵粗壮的大树,中间搭上木板,建起了简易观察哨,人们叫它“瞭望树”。1972年,18岁的邵月华,本可以成为村里的赤脚医生,却毅然参加了女子民兵观察班。也许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这一站,竟然就是42年……
邵月华刚站哨时,每3人一组,每组由上海知青、黑河知青、当地青年组成,当时叫“三结合”。邵月华与姐妹们荷枪实弹,主要任务是白天观察界江情况,晚上在哨位上值守。盛夏酷暑、蚊虫叮咬;数九寒天,江风刺骨,气温经常在零下40多摄氏度,而且当时民兵没有配发皮大衣、皮手套、皮帽子和大头鞋,江风一吹,全身便冻透了。当时的执勤条件和环境虽然艰苦,但女民兵战备观念非常强。她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祖国和人民站好岗,不给敌以可乘之机。”不论天气多冷,风雪多大,条件多么艰苦,从不误一班岗。由于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姊妹哨”成了当地人的骄傲。
70年代末,边境形势再度紧张。站在观察哨上,通过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对岸两门大炮的炮口正对着观察哨。亲朋好友们都劝邵月华不要站哨了,可她却依然坚守岗位,比平常更加认真。采访时邵大姐笑着说:“如果真要开战了,敌人的第一炮肯定是把我这个哨所端了,你们也就见不着邵大姐啦。”
1978年9月,邵月华作为民兵代表,参加了原沈阳军区民兵工作“三落实”表彰大会,被评为“优秀民兵标兵”,所在的哨所也被军区评为“先进民兵观察哨”,获得了军区授予的一支“光荣枪”和银质奖章。
“哨所就是祖国边境线上的眼睛,我们不能忘记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
随着形势的好转,边境线上恢复了往昔的宁静,原来的木质观察架也变成了铁质观察架,后来又有了钢筋水泥建造的保温哨塔。邵月华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这巍然屹立的哨塔上。每天,她都和姐妹们把哨塔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花开有时落有期。上世纪80年代,随着知青相继返城离去,一起站哨的两位大姐或者回到了上海,或者在黑河安置了工作,只有邵月华一个人在坚守。1982年,已经怀第二个孩子6个月了,她还每天坚持站哨。亲戚朋友都劝她:“都这身子骨了,在家休息吧。”可她非常倔强地说:“既然站哨,就要当一个‘好兵’。”直到女儿出生前2天,她才回家待产。这些年,她记录观察日志171本、310万字、边情8万余起,重要的边情3700起,每一起都记得认认真真,每一本都写得工工整整。
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邵月华却是有名的“大方户”:边防官兵来到这里,她总是拿出最好的土特产招待大家;家里杀了年猪,必然拽上执勤的官兵吃“杀猪菜”。有一年5月初,连队的官兵到村里驻点执勤,她和丈夫花了100多元买了第一网“开江鱼”,给战士打牙祭,刚从军校毕业的排长钟拥军说啥也不肯去吃,邵月华急了,对他说:“钟排长,到别人家吃饭不行,在我这不算违反群众纪律。不信你打电话问问连长,我这里是咱连队的哨所,在连队序列里是‘四排’!”
进入90年代,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昔日冷寂的风雪边关,黑河市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很多当地人做起了生意,发了财,可邵月华仍是痴心哨所。一次,女儿李迪不解地问她:“妈妈,别人经商发财,您站哨到底是为了啥?”她对女儿说:“哨所就是祖国边境线上的眼睛,我们不能忘记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
也许是母亲那博大的胸怀深深地感染了女儿,李迪从小也爱上了这高高的哨塔。中专毕业后,李迪本来可以在黑河市里找一个不错的工作,可她在19岁生日那天,却跟着妈妈正式上哨了。从此,“母女哨”成为黑龙江边一道美丽的风景。
“我的根在中国,我的魂在那高高的瞭望塔!”
进入21世纪,黑河日渐繁华,女儿李迪也在黑河市成了家,离开了心爱的哨位。邵月华想,一个人站哨如果遇上紧急边情无法处理,必须再找一个人才行,怎么办?她想到了自己的老伴。起初,老伴李新河因家中的农活多坚决反对。邵月华软磨硬泡,做通了老伴的工作。为此,李新河不得不把家中的4垧地租给了别人,还忍痛割爱卖掉了家中多年饲养的奶牛。于是,人们看到,寒来暑往,一对老夫妻并肩站在哨位上,“夫妻哨”在当地传为佳话。
除了每天按时上下哨,夫妻俩还经常深入到捕鱼作业点,向群众宣传边境政策、法规。有人说:“月华啊,咱们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那么认真呢?”邵月华笑着说:“正因为是乡里乡亲的,我更不能看大家干违法的事。”她还特别注意教育自己亲属带头遵守边境政策,她和丈夫的侄子、外甥们家家都有船,但他们从未违反过边境政策。村上的人都说,月华是个模范哨兵,她的亲属也都是模范边民。
2004年夏天,远在上海的返城知青徐继武非常想念当年一起站哨的姐妹,打电话邀请邵月华到上海一聚。徐继武请她游览了东方明珠、海底观光、磁悬浮列车。可待了不到3天,邵月华就提出返回。徐大姐挽留:“这么大的上海,一个星期也逛不完,这么远来一次不容易,少说也要住半个月!”邵月华说:“当年的哨位我仍然在站,交给别人我真不放心。”
邵月华的儿子李冰在日本一家企业工作,办了“绿卡”,住上了宽敞的房子。考虑到母亲多年在寒冷的哨位上执勤,老寒腿、关节炎、风湿病等病症越来越严重,想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可一直被她拒绝。2005年下半年,李冰以媳妇生小孩为由,为邵月华两口子办了护照,硬是把他们接走了。临行时,邵月华找到侄女李慧一家,嘱咐她一定要把这个哨站好。2006年3月,邵月华夫妻硬是从日本跑回了家,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哨所。她说:“吃的住的是儿子那里好,可我的根在中国,我的魂在那高高的瞭望塔!”
如今,年过花甲的邵月华送走了15任连长,论年龄可以当战士的奶奶,可她现在每月拿的补贴还不如战士的津贴费高。当记者问她是否觉得吃亏时,邵月华抬起头,目光定格在高高耸立的哨塔上,缓缓地说:“如果是为了钱,我不会一站42年!”
初春的余晖里,她,已经和哨所融为一体。
■王兵本报记者赵利李帮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