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气候威胁中国安全 固定导弹或无法发射
气候变化,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
核心提示
无论你是否感知到,你已度过了自19世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2015年,这一年的1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0个缔约方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巴黎协定》,并作出雄心勃勃的承诺:“将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的全球平均温度升幅维持在2摄氏度以下,并继续努力将温度升幅限定在1.5摄氏度。”作为回应,今年3月23日第56个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这是对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的气候风险的再次警示,因为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常规意义上的水资源、粮食、能源等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还可能影响国防安全和全球安全。
“做完预报后,晚上不停地观天,睡觉都睡不好,生怕预报准确率不够。就拿3月19日的天气来说吧,之前预报当天最高温19摄氏度,谁会想到一下子升到28.5摄氏度?在3月中旬出现这么高的温度是非常少见的!”陕西省西安市一位气象员说,在单位考核中,预报率低会影响到考评待遇。
3月9日忽降飞雪,10天后气温升至28.5摄氏度,多变的天气不仅是气象预报员实时观测的问题,也是国内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海滨长期关注的问题。张教授早就发出警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项目和国防相关的关键基础设施。”
战略资源面临再分配
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最新报告告知,去年全球高温纪录屡创历史新高,热浪频发、干旱持续、热带气旋活动异常、降雨量惊人等极端天气更具毁灭性。这也印证了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海岸警卫队军官学校的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他认为:“全球的国家安全都面临着气候变化‘严重而紧迫’的威胁。”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国家安全?记者电话询问中国气象局相关人士,她告诉记者,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提交了一份将气候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的提案,其中提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威胁,全球气候变化会通过影响粮食、水资源、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供应与再分配,激化现有的地区冲突,加剧紧张关系和不稳定因素,引发社会动荡和边界冲突,进而扰乱现有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影响全球安全。
当下东南亚的旱情便诠释了这一观点。自2014年持续至今的强厄尔尼诺事件(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导致湄公河(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域各国均遭受不同程度旱灾,越南境内湄公河水位已降至近90年最低。由此,泰国临时建造了多个调水站,将大量河水调往当地河流,却由于阻断湄公河的支流及改变水流,惹怒越南等位处下游的邻国。越南向中国云南请求放水,随后,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27天缓解其旱情。
其实,我国水资源也相对短缺,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遭遇特大旱灾。中国气象局专家近日表示,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我国今年防汛抗旱的形势非常严峻。
严重干旱直接影响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除国际差价因素外,气候变化造成我国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单产下降也是其中原因。对此,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解释说,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各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也发生相应改变,全球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显著,旱涝灾害加剧,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加大。
降水时空分布、太阳辐射和风速等气候变化,还将影响到水电、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格局,且能源生产、运输和设施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气候变暖与风能资源呈负相关关系,大致为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平均风速下降0.08米/秒。记者查阅《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发现,2014年全国地面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较近十年平均风速偏小3.8%,是近十年以来的最小值,2015年属正常偏小年景,但各地差异较大,连续两年西藏、重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偏大。
总体上,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丰富,合理有效地开发并使用太阳能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加强气候安全的有效途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我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因此,我国能源结构也将面临调整,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将更多地得到开发及使用。
自然灾害侵袭国防设施
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而极端天气将引发更多的自然灾害,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上升了4倍,这不仅预示着部队将应对更多的灾难救援,军队备战也会受到影响。
国内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海滨曾在研究中举例,山区的强降雨所引发的泥石流,可能会导致固定导弹发射设施陷入无用状态。
3月23日,全球风险分析评估公司维里斯科枫园(Verisk Maplecroft)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自然灾害人口风险指数位列世界第二,该报告设立了20个新风险评估指标,评估了11种自然灾害风险,包括热带气旋、洪水、冬季风暴、地震、野外大火和海啸等,评估范围涵盖198个国家。
而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如何?维里斯科枫园利用自然灾害脆弱性指数分析表明,中国(第126位)为“中等风险级”国家,美国(第173位)和日本(第183位)为“低风险级”国家。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有超过6700个岛屿,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湖或沿海区域,我国在海南、宁波、旅顺等地拥有大量军事设施,海平面上升可能是我国所面临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最大威胁。
据国家海洋局3月22日公布的消息,近35年来,我国海平面不断上升。国家海洋局信息中心研究员刘克修解释说,格陵兰岛、南极等区域的冰川全部融化后,全球海平面上升7至10米,那时南京将淹没。不过,他进一步说明,“这是很极端的情况,概率是非常小的”。
海平面上升不仅威胁沿海的道路、高速公路、铁路和能源设施,而且,沿海地区的海、空军基地也面临被涨潮和暴雨淹没的风险。美国国防部官员曾表示,“我们的海岸装置在上升的海岸线和洪水的冲击下,将会变得十分脆弱。极端天气会缩短我们的训练距离和供给链,并损坏关键装备。这将考验部队的迅速反应能力。”
此外,台风、海啸、暴雨等气象灾害也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军事设施安全。
象山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海岸线长800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长的八分之一,平均每年受3到4个台风影响。该县人武部政工科科长冉应国说:“台风给驻象部队正常训练、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存在道路、房屋受淹;渔船走锚、断缆影响舰船、码头安全;大风刮倒军事设施等威胁。”
冉应国回忆说,2014年9月22日台风“凤凰”登陆象山鹤浦时,港内支离破碎的渔船、蓝色浮桶随波逐流,航标移位、损坏,沉船等障碍物给舰艇航行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当时,一艘渔船还与回港避台的舰艇“擦伤”。
军事活动的“双刃剑”
从古至今,天气与战争密不可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对军事活动造成或好或坏的影响。三国时期,草船借箭;诺曼底登陆中,盟军精准测量气象、水文数据选择登陆时机;二战初期,德军潜艇利用英国沿海潮流变化,潜入英国海军基地佛罗港,击沉近3万吨级的英国旗舰“皇家橡树”号后安全返航……
利用自然条件下的天气变化指挥作战可谓智取,但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气象武器也由来已久。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作战指挥教研室讲师张翚介绍说,1943年美军在进攻意大利南部的战役中,用飞机在伏尔特河上低空播撒造雾剂,人造雾墙隐蔽渡河行动;俄罗斯将在未来10年研制一种“不对称的超级武器”,它以地球物理破坏进程作为主要杀伤要素,人为制造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这种情况下,遇到袭击的一方难以分辨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美军在《天气——战斗力的倍增器:2025年拥有天气武器》报告中,明确将气象分析与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预计在小于200平方公里内实现战场天气可控。
这对我国气象监测与服务提出更高要求,因为气象武器可能混迹于自然灾害等气候变化中,难以防范。因此,军地间更需加强合作,既防气象武器攻击,又在消云、除雾、解冻等方面提供支持。
某部工程师向记者介绍,气象分析为空军飞行、海军洋面作业等常规行动提供保障,比如每种机型对风力、云层等天气条件要求不同,气象分析需要非常精准;在海军出海作业时,由于天气变化多端,气象人员常常现场随船保障。
她告诉记者,在部队举行联合演练或进行应急救援时,地方气象部门为部队提供卫星数据、常规观测数据及数值模拟方案等资料。每年春季,军地双方在北京会商,对全年气候进行预测,并作出相关部署。她说,受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预计今年长江流域防汛任务较重,军地将提前进行安排。
目前,我国有近3万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军方在气象观测方面更加关注高空气象条件,为导弹、航天器发射预测最佳时间点。
今年春节,记者和曾在内蒙古包头市气象局工作多年的一位亲戚聊天得知,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他曾参与提供气象情报服务,为参战的中国军队提供气象信息。后来,他去往内蒙古满都拉气象站工作数年,他说,满都拉口岸是我国连接蒙古国、俄罗斯乃至东欧的重要贸易通道,一般我国在重要地理位置设有气象观测站点。
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气象观测站是南沙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南沙海区既是国际海上航运交通要道,又是台风灾害、沉船事故频发的危险海域。永署礁海洋气象观测站提供的水文气象数据,直接参与国际间交换共享,对保障南沙海上作业、航运安全至关重要。
从国际趋势来看,多国政府支持军队在拟定作战行动和战略方案时重新评估、设立和插入“减缓和适应方案”,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变化问题正在慢慢纳入国家安全框架内,与国家安全战略规划交织在一起。但我国2015年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却没有提及气候变化,学者解释说或将其归入了非传统安全领域。
本报特约通讯员 樊 超 本报记者 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