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区域或成全球新贸易中心
“一带一路”区域或成全球新贸易中心
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一带一路”区域未来十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中心。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也面临很大挑战和增长“短板”,但现在已有条件搭建一个“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不妨借助“数字贸易协定”的实施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构建涵盖“一带一路”区域、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成“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FTA),促成由新一轮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繁荣型增长。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贸易调整大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深化,国际贸易投资格局正处于深刻调整之中,世界各国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发展潜力和需求合作发展的动力。
当今世界贸易增长乏力,对全球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大幅下降。据世贸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报告,1990年至2007年全球国际贸易增长6.9%,而2008年至2015年平均增长约3.1%(2015年为预测数)。去年,全球贸易增长降为1.2%,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而世行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将是6年来最低。笔者认为,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甚至衰退的根本之道在于提高全球经济体生产力、改进资本和技术的错配、扩大全球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特别需要利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本去促进生产效率提升,比如通过基础设施、技能、创新和新技术的投入实现。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个跨越亚欧等区域地区、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重大倡议,为“一带一路”及向全球提供公共物品的尝试,特别是提供那些具有很强跨国界外部性的商品、资源、服务及规章、政策体制的公共产品,势必促进新一轮的经济与贸易增长的繁荣。
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看当今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全球市场存在两个有着强烈区域特征的贸易中心,其一是大西洋贸易中心;其二是太平洋贸易中心。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最突出特点是包含亚洲、拉美、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整体性壮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近年来这一区域经济增长尤为显著。1990年至2013 年间,“一带一路”区域整体GDP年均增长速度达5.1%,相当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两倍。2010年至2013年,全球经济缓慢增长期间,“一带一路”区域的年均增速达到4.7%,高于世界平均的2.4%,而且在此期间,“一带一路”区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2%。
此外,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从1990年至2013年期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与9.7%,而“一带一路”相关的64个国家同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3.1%和16.5%;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至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相关各国的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笔者据此预计,“一带一路”区域未来十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中心。
当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也面临很大挑战和增长“短板”,而这也恰是促进新一轮合作的动力所在。事实上,“一带一路”区域基础设施发展依然滞后于其经济增长,且无论在质还是量上均低于国际标准,软硬件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阻碍区内经贸合作的最大障碍。例如,新欧亚大铁路途经多个国家,但轨距不同,换轨操作费时耗力,各国口岸合作机制尚未形成,通行便利化程度不够,物流成本偏高,一些国家的港口设施落后,增加了相互商品和服务流通的困难程度。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未来10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需要8.22万亿美元,即每年需要新增投入8200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而2013年,亚洲除中、日、韩三大经济体GDP总额约为8万亿美元。另据世界银行统计,中低收入国家资本形成率占GDP比重仅为四分之一左右,其中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资金仅为20%左右,约4000亿美元,融资存在巨大缺口。
还有,与欧盟、NAFTA及东盟等在区域一体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地区相比,“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面向区域内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在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比较低,区域内国家经贸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未来合作前景来看,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可看成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协同战略”。自新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渐渐从“中心—外围”单循环体系向“双环流”体系转换与贸易协同增长,这势必也带来新的贸易增长模式的调整,比如,贸易与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融合与互动,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贸易结构与贸易条件的重新调整,通过制度性安排保障推进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协同发展。
当前,中间品贸易对全球贸易增长已起了决定性作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Comtrade统计数据测算,自1995年以来,中间产品出口额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2013年更高达69.32%。由此,笔者认为,现在已有条件搭建一个“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以促使更多“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网络体系中。特别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模块的不断更新,不妨借助“数字贸易协定”的实施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尤其是那些寄希望于中小企业(SMEs)通过执行一系列关于最低海关门槛、中介责任、隐私权、知识产权、消费者保护、电子签名及纠纷解决等问题的新的政策实践,促进信息、贸易、产业的互联互通。
事实上,在中国政府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蓝图中就提出“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这一行动计划要求“一带一路”要立足于创新贸易形式,包括扩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此外,行动计划也包括“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绿色贸易、全球价值链贸易等内容。由此,未来还可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协定,资金融通、ICT网络互联互通实现重要的对接,构建涵盖“一带一路”区域、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最终建成“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FTA),促成由新一轮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繁荣型增长。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