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舰队老兵守山30年 识别徘徊领海外国舰艇
守山30年
——记东海舰队某观通站原一级军士长张荣明
引子
难说再见
春节期间,东海舰队某观通站原一级军士长张荣明带着妻子、女儿回江苏老家过年。一路上,女儿张鲁笑宁特别兴奋,因为在她的记忆中,这样的机会着实太少。
可张荣明此时的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张荣明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山上那个“家”,想起那个日夜陪伴自己的“老伙伴”——矗立在东海前哨的海防雷达。对张荣明来说,那山和雷达,无不记载着他逝去的青春和无悔的军旅人生……
如今,服役满30年的张荣明光荣退休了,可在他的心里却难说再见。30年来,山风和烈日雕刻了他遍布沟壑的脸庞,胸前的一枚枚军功章见证了曾经的坚守与奋斗。作为部队守山时间最长的观通兵,他就像那座大山一样,成为官兵们心中的“地标”。
走近张荣明,让我们共同感悟一位高山水兵的家国情怀。
与其熬日子,不如开开心心干点事儿
入伍那年,听说被分到海军部队,可以穿上梦寐以求的“海军蓝”,张荣明说“当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然而,当他和新战友们坐着大卡车直奔观通站时,心却越走越凉。弯弯曲曲的盘山路百转千回,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汽车从山脚开到山顶,新战士们吐了一路。张荣明在心里暗暗抱怨:“海军不在大海、军舰上吗,跑到深山老林里干嘛!”
艰巨的考验还在后头,高山雷达站长年被大雾笼罩,一天到晚浑身都没有干爽的时候,衣服越晾越湿。听老兵们说,观通站曾养过几头猪,可最后都患上了关节炎,走不了路。
“大好青春,不能荒废在这山沟子里头。”张荣明和2名新战友一合计,私下凑齐一笔钱准备“活动活动”。这一想法被站领导知道后,3人都受到了严厉批评。
在接受批评反省的那段时间,张荣明在站领导的悉心教导下,也开始了反思。直至今天,张荣明还记得老站长跟他说的那句话:“日子不能熬,越熬越难受。”
是啊!与其熬日子,不如开开心心干点事儿。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张荣明一门心思琢磨起雷达来。大家都说张荣明天生是干雷达的料,别人几天学不会的,他半天功夫就搞明白了,别人一次学一型雷达都吃力,他几型雷达一块学也不费劲。不久后,他就成为站里同年兵中第一个独立上岗值勤,第一个当班长的观通骨干。
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即使成了站里的专业骨干,张荣明依然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战位上出现异常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上级装备巡检组到站,他总是跟在后面帮忙拎工具,随时准备拜师学艺。
张荣明只有初中学历,他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难以“玩转”复杂的雷达装备。每次下山,他都要买回来一批物理、电子、信息等书籍自学,经常向驻地院校的老师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基地组织的雷达专业技能比武中,张荣明笔试和实操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那年,站里装备了一套新型雷达,技术含量高,不少官兵习惯了老式装备,都不愿意使用新装备,生怕漏情况、出问题。为打消大家的顾虑,张荣明卷起铺盖,住进坑道认真研究每个按键、每个界面、每个回波变化,一待就是十来天,最终带领战友们成功掌握了新型雷达的操作使用。
一次,一可疑目标在我领海附近徘徊,行迹非常像某国舰艇,但值班员一时判断不准不敢上报,怕承担“错情”的责任。经验老到的张荣明沉思片刻,眼睛一瞪说:“大胆上报,出了错来找我!”后来,我方派出巡逻舰艇进行跟踪,发现的确是某国舰艇,就连舰艇型号、类别都跟张荣明判断的完全一致。
离开心爱的岗位时,有战友前来向张荣明取经,这位老兵沉吟半晌后说:“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一天见不到雷达,心里就憋得慌
30年的相处,张荣明把高山当成了家,把雷达当成了亲人。用他的话说,要是哪天见不到雷达,心里就憋得慌,像缺点啥似的。
即便休假在家,张荣明也会隔三差五往站里打电话,询问雷达工作情况和战位值班状况。
一天深夜,观通站的雷达突遇故障停机,站里组织“高手”紧急排障,忙活半天也找不到问题所在。此时张荣明休假在家,正在大家犹豫要不要向他“求救”时,张荣明的电话来了。就像有心理感应似的,他在电话中告诉战友:“晚上一直睡不踏实,担心雷达是不是出了问题。”
“打开电源机柜、检查防爆保险丝……”通过电话,张荣明指导战友们逐一排查,最终找出并排除了故障。当他放下电话时,天已放亮。
高山观通站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旅里考虑到张荣明年龄偏大、身体不好,几次想调他到驻城市的机关工作,方便他与家人团聚,可张荣明却婉拒了领导的好意。了解他的人都说,张荣明是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岗位。
这些年,部队曾4次推荐他为军官预提对象,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对此,张荣明依然无怨无悔:“当不了干部,老老实实守好雷达同样光荣。”
守山30年,张荣明凭着精湛的技能、出色的业绩,先后获评海军优秀士官标兵、海军士官优秀人才奖等荣誉,并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梅云龙赵鹏鹏本报记者陈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