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觅四川两弹老兵:一人曾裸身为核弹装火线
4月11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黄沙漫漫,戈壁茫茫。74岁的史良驻足窗前,50年前在这里的经历,成了他这辈子的荣耀。
1966年10月27日,罗布泊上空腾起巨型蘑菇云,中国导弹核弹结合试验宣告成功,从此跃居核导弹大国。
今年是“两弹结合”试验成功50周年。当年参与“两弹结合”工程的战士,如今健在者已然不多,史良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记忆中,两名四川战友田现坤、赵符修的事迹,令他毕生难忘。
在对接工作的关键时刻,川人田现坤脱掉防护服,钻进核弹头与导弹夹缝,成功完成引爆装置安装;一向内敛的赵符修,在发射前一天,消除了导弹起飞的零位误差干扰……
如今,随着纪念日到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电视台联合中央电视台,试图寻找这两名四川战士,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以此致敬当年战友。绝密任务各地青年沙漠“会师”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深处荒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对世界格局也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那时候,史良已是一名入伍5年的军人。1959年末,他从河南老家坐了6天6夜的火车、汽车,到达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下车时,一阵大风恰好吹过,夹杂着高温的黄沙,吹打得史良脸庞生疼。他不知部队来这里干嘛,这里只有一片片荒漠,人烟稀少。一处长满胡杨的绿洲上,是还在建造的营帐。
由于交通极其不便,战士们的物资也变得匮乏。但每天除了要在沙地上训练外,还要进行技术课学习。这帮正在长身体的年轻人,常感到肚子饿。这么一来,他们便把目光投向附近的野菜,几年时间里周围几乎被他们挖光……
没多久,全国多地就有其他战士,同史良当年一样被送到这里,并断了同外界的联系。史良的记忆里,领导、战士、炊事班,加起来有96人,凑了一个中队。四川人田现坤、赵符修等人就在其中。
随后经过对比选拔,他们肩负起了一项绝密任务——两弹的对接试验。英雄事迹田现坤:钻进“两弹”缝隙,奋战80分钟
史良的记忆里,田现坤是个“莽汉子”,啥事儿都愿意冲前面。
1961年,巴丹吉林的黄沙,依然是那么“飞扬跋扈”。几名来自四川的新兵,第一次嗅到异于盆地湿热的干燥气息,皮肤也在骄阳下变得褶皱起来。
20岁上下的田现坤,身材高大,站在队伍里十分突出。由于踏实肯干,屡立功绩。在对接试验前,他被升任为发射中队班长、阵地操作手。
关于田现坤的事迹,经历过对接工作的老兵,有一幕至今都还记得。
1966年10月26日下午,一股寒潮席卷这里。那天,核弹头与导弹进行对接,有个极为重要的难题急需解决。两弹之间的50厘米间隙里,要安装并调试好引爆装置、调温系统等。
承担这项工作的田现坤,在严寒下脱去保护服,爬上梯架,半蹲半坐在弹头与弹体夹缝中,重复起训练过的每个动作。
沙漠的风,吹得旗幡呼呼作响。现场除了指挥员的声音外,所有人都在屏息注视着塔架上的身影。
80分钟后,弹头引爆装置、调温系统等设备,都检测安装成功。至此,两弹实现历史性的结合。当他走下架梯时,聂荣臻元帅上前握住他的手,久久没松开。
赵符修:消除“零位”误差,荣立二等功
同样是四川汉子,但不同于田现坤的“活跃”的,是1964年入伍的赵符修,他显得要“温润”一些。史良说,这个比他们小几岁的兵,人要憨厚老实得多,是那种放在人群里就分不出来的。
但奇怪的是,50多年了,史良仍然清晰记得他。史良把这归结为,赵符修“温润”背后的“偏执”。
1964年至1966年,两年多的相处里,赵符修有些“不合群”。战友们在一起聊天时,他常在埋头做调试推算,为了一个缩减分毫的误差,可以耗上整整一天。
1964年10月26日下午,试验开始前夕。作为舵机操作手的赵符修,再次较起劲来。
原本按照技术要求,舵机调到±0.3伏即可。结果,他硬是给调到了0.05伏,但还是认为不够精确,又继续跟调试器耗上。
最终,在众人瞩目下,他长舒了一口气,4个舵机全部被调整到零位,导弹起飞的零位误差干扰被消除,这意味着导弹起飞变得更为精准。之后,他也因此荣获二等功。
随后,他们按要求撤离现场。截至10月27日上午8点过,大部分战士已撤离到附近的地下掩体中,通过广播见证了载核导弹点火、起飞、脱离、引爆……英雄何踪
曾荣归四川拍纪录片急寻人
几年后,同样立下二等功的田现坤,被调往建成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之后转业回了四川广元。
由于当时的交通、通讯等条件限制,他便同部队断了联系。
“早些年,听说他家人给部队来过信,说是患了癌症。”史良说,之后他再也没听说过他的讯息。
“赵符修好像是四川绵阳的,我还有张他的照片。”70年代左右,赵符修以战士身份,从部队退役,如今同样是音讯全无。
随着“两弹对接”试验成功50周年到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电视台联合中央电视台,寻找当年的亲历老兵,计划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以此致敬为了这项工程付出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