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东方发射场距中国不到百公里 体现战略互信
航天大国的远东梦想
——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揭秘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王啸臻马建光张凯
据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消息,俄罗斯远东地区新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将于4月27日清晨进行首次发射任务,计划利用“联盟-2.1A”运载火箭和“伏尔加”上面级的组合,将莫斯科大学研制的科研卫星“MVL-300”与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科研卫星“AIST-2D”和纳星“SamSat-218/D”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前苏联境内第四个、现俄罗斯联邦境内第三个航天发射场“东方”正式投入使用。
蓄势待发 着眼未来
“‘东方’航天发射场将是当今俄罗斯最大也是最宏伟的工程项目之一,将为成百上千的年轻科学精英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俄罗斯总统普京如是说。“东方”航天发射场位于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齐奥尔科夫斯基市(原乌格列戈尔斯克镇),靠近西伯利亚大铁路列佳那亚站和新建的阿穆尔高速公路,毗邻已关闭的斯沃博德内航天发射场,距离中国更是不到100公里。2013年底,普京总统正式签署法令,将“东方”航天发射场驻地乌格列戈尔斯克更名为齐奥尔科夫斯基,以纪念“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也体现了俄罗斯国内对“东方”航天发射场之万众睢睢。
2012年“东方”航天发射场根据俄罗斯总统令正式开工建设,占地约700平方公里。一期项目商用航天器的筹备和发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联盟”号火箭发射台、气象通信设施、测控监测设施、燃料储库、航天人员住宅生活区等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商用卫星首发任务在即。2016年至2018年将进行二期项目载人航天和重型火箭发射平台搭建,2020年前后完成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按照计划,2020年前“东方”航天发射场将替代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为俄罗斯新的航天中心,届时大约45%的发射任务将在“东方”航天发射场进行,44%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11%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未来,“东方”航天发射场还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向世界敞开大门。
今年3月,俄罗斯正式审议通过《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未来十年俄罗斯计划为航天活动划拨1.4万亿卢布,重点发展三个科研方向:增加在轨通信和对地观测卫星数量,新型“联盟”和“安加拉”运载火箭逐步投入使用;加强航天科研设施建设,开展火星和月球无人探测项目;支持国际空间站至2024年,研制新型载人飞船,加快建设“东方”航天发射场。无疑,“东方”航天发射场将在俄罗斯未来航天布局中发挥重大作用。
多重考量 定位“东方”
俄罗斯选择在远东地区阿穆尔州建设这一全新航天发射场,实际上是出于多重考量。
从军事角度看,摆脱对位于别国的设施的高度依赖,保证绝对军事安全。俄罗斯兴建“东方”航天发射场,主要是为了摆脱对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高度依赖。目前,俄罗斯仍有接近六成的发射任务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俄方为此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发射任务失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时不时会影响俄哈两国关系,给双边合作蒙上阴影。而考虑到军事航天任务的机密程度与保障难度,俄罗斯军方也更愿意在境内完成发射任务。境内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位于俄罗斯西北部,一方面过高的纬度位置限制了载荷大小,难以完成大型发射任务和载人航天任务;另一方面发射场距离西部边境过近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这就使得俄罗斯将视野投向了遥远的远东地区。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互信的不断加深,“东方”航天发射场就此应运而成。按照俄政府计划,到2020年左右,“东方”航天发射场将撑起俄罗斯航天发射的半壁江山,从而一举扭转对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长期依赖。
从经济角度看,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助力人口均衡分布。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场势在必行,而备选地点(比如瓦尼诺、乌苏里斯克、萨哈林岛)无一例外都位于土地广阔、人烟稀少的远东地区。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要注意发展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这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任务。”俄罗斯与欧洲的合作遭遇严冬,“西进”遇堵,视线“东移”,开发远东地区无疑可以成为俄罗斯经济的新增长点。众所周知,航天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建设新发射场的经济辐射作用不容小觑,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需求、附属产业带动、国际合作深化都将对俄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效益。随之带动吸引大量人口涌入,也有助于俄罗斯国内人口分布的区域均衡。另外,“东方”航天发射场打败诸多潜在备选地点的重要原因,也是其靠近新建的阿穆尔高速公路、西伯利亚大铁路等,周边交通相对便利,辅助交通改造成本较低,而且“东方”航天发射场可以部分借助毗邻的斯沃博德内航天发射场(已关闭)的旧有设施,任务保障所需建设改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从技术角度看,获得低纬地区发射优势,创造重型运载条件。新的发射场选择尽量向东南布置,靠近俄中边境,实际上是要取得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相近的较低纬度优势,从发射点到入轨点的航程大大缩短,可以带来运载能力的大幅提升,从而利用“东方”航天发射场就可以完成现有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的“国际空间站”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同时,“东方”航天发射场二期项目规划建设的“安加拉”重型运载火箭及其派生型号的发射平台,也将对商业和军用客户产生巨大吸引力。另外,“东方”航天发射场的东向和北向有很大的发射方位角宽度,发射小倾角和大倾角轨道航天器均可,也是俄罗斯境内最具潜力的月球和火星探测器发射地点。“东方”航天发射场所处的阿穆尔州,年均有310个晴天,气候相对干燥,而且很少有大风出现,这对苛刻的航天发射也是绝佳条件。选址在“东方”而非纬度更低的瓦尼诺、乌苏里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区,则是考虑了一二级火箭落区的因素,选择更南的区域发射会导致落区位于中日等国,风险性较大。
筹谋已久 终获“新生”
其实,从前苏联解体时开始,新建航天发射场的计划就被俄罗斯提上日程。先后两座航天发射场“斯沃博德内”和“东方”,就是俄罗斯筹谋已久的实际见证。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面临着众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之一便是航天发射设施的使用权问题。前苏联时代最大的航天发射中心——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处在新独立的哈萨克斯坦的地盘上。俄哈双边关系的复杂性导致拜科努尔地位问题的谈判一波三折,俄罗斯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其“内地”发射场普列谢茨克。鉴于拜科努尔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尚不明朗,加之普列谢茨克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兴建一座备用发射场保障俄未来的航天发射之需成为普遍共识。
经过一年的勘察选址,最终选定了位于远东地区的斯沃博德内发射场。该发射场位于阿穆尔州乌格列戈尔斯克镇,前身是斯沃博德内18号战略导弹基地,部署有6座战略导弹发射井,可用于发射SS-11“赛果”弹道导弹和SS-19“匕首”弹道导弹,1993年底根据《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II)关闭。当时乌格列戈尔斯克镇生活条件相对不错,而且拥有从事航天发射所需的全部基础设施,发射井稍加改造就可用于运载火箭发射。1993年11月30日,俄罗斯国防部在斯沃博德内基地原址正式组建“航天装备试验与应用主中心”,建设新航天发射场的计划就此进入时间表。但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持续恶化濒临崩溃,可用于发射场改造的资金捉襟见肘,导致提出的改造计划纷纷流产,改造斯沃博德内的发射井以便发射“呼啸”号和“箭”号运载火箭,以及兴建“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架的计划始终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97年3月,斯沃博德内发射场才迎来了首次发射任务,利用“起飞-1”运载火箭将“结雅”(Zeya)实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但是在随后的10年间只进行了5次卫星发射任务。过长时间的发射间隔和高成本的维护费用让发射场的存在如同鸡肋,最终将“斯沃博德内”逼上绝路。2007年2月,普京正式发布总统令,宣布关闭该发射场。
“斯沃博德内”多舛坎坷的命运,正是俄罗斯世纪变革后国防建设艰难困苦的一个缩影。21世纪开始,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一路走高,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走向良性,俄罗斯国民经济才趋于好转。俄罗斯官方对国防建设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强,“东方”航天发射场就此应运而生,大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使其建设顺风顺水,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然而,近几年俄罗斯再度面临多重窘境,卢布大幅贬值,国际原油价格遭遇“跳水”,俄罗斯迟迟未能完成经济结构调整改革,依赖石油产业的国民经济遭遇致命打击,加之乌克兰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全面经济制裁,使得俄罗斯经济出现严重滑坡。经济的疲软颓势给“东方”航天发射场的未来从一开始就蒙上阴影,2020年完成全面建设的既定目标是否能够完成,不禁要打上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