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优势,助力“一带一路”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带来了国家间的深度合作。新形势下,高校如何立足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交流服务和智力支持,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本报记者近日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方面,高校如何发挥作用?
韩震:“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一带一路”落到实处,必须加强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既要把世界介绍给中国,让中国了解一个多样的世界,也要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理解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做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需要开展对对象国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法律、宗教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深入了解,加快培育一批既熟悉“一带一路”国家语言,又了解其国情和文化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做好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也需要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教育,培养适需的境外人才。目前,孔子学院已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高校可以通过“孔子新汉学计划”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学者进行资助,以课题研究等方式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做足功课培养他们“知华”“友华”的力量,从而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记者:面对“一带一路”战略新要求,高校应向何处发力?
韩震:“一带一路”及国家开放战略的提出,对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国家急需的智库,应当是高校的着力点。
具体来说,一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聚焦“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文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咨询。二要统筹协调校内外各方资源,就北外来说,我们将重点支持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丝绸之路研究院、“一带一路”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心、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等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积极发挥国别、区域研究中心的智库功能,加强与政府部门及其它政策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政策研究成果。三要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探索中国文化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究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建设。四要进一步扩大非通用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范围,建立涵盖高端翻译、政策调研、决策咨询等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
记者: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中,高校如何提供服务?
韩震:高校在科技人文、语言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跨界融合,高校应当主动承担起“桥梁”作用,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的新模式,汇聚各方资源,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北外在2015年年初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并与中国招商局集团蛇口工业区进行了深入而富有特色的合作。双方围绕发挥各自要素禀赋优势,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方面打造出了“产学研创”的平台和“走出去”的桥梁;另一方面,承接外国高级研修团的研讨座谈和实地考察,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经济特区和自贸区的了解。
记者:针对“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北外有哪些特殊的人才培养计划?
韩震: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作为以外语特色立足的学校,语言类人才的培养是我们服务于“一带一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急需大量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目前较为匮乏,非通用语言即“小语种”教学任务还比较重。北外是我国开设语种最多的高等学府,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非通用语种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现已经开设72种外语,计划2020年前将增至100多种,而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是开设重点,争取做到不留空白。
但面对“一带一路”、全面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仅仅培养能听说读写的纯外语人才还不够,还需要发展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北外目前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在保障对外交流语言“高标准”的同时,开展“语言+国际金融/国际关系/国际新闻传播/国际法/国际中国学”等人才类型的培养实践。如果能做到“在学法律的人中英语最好,在学德语的人中经济学最好”,就能形成比较优势,多几把刷子,才能走遍天下。事实证明,复语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切合了中国与欧美、亚洲、拉美、非洲等诸多国家进行合作交流的需要,这也正是海外发展“需求侧”与外向型人才“供给侧”对接的表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4月14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