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一带一路”耕种全球
2000年前,丝绸之路为中外农业交流打通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2000年后,“一带一路”正再次掀起中外农业与食品安全合作交流的热潮。
在这倏忽一瞬的时空变幻中,不变的是农业文明的交流碰撞,变化的是中国农业人的自信和力量。
日前在河南省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农业企业代表、专家、官员齐聚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共商“一带一路”的农业合作大计。
沿着“一带一路”耕种全球
在“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上,智利驻华使馆农业事务公使衔参赞卡洛斯·帕拉现身说法,远隔近2万公里的智利,现如今都有河南农民的生意,每周都有定期货航直飞新郑国际机场。
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正迅速拉近整个地球的农业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现代农业可以而且应该有自己的担当。而“一带一路”,即是最佳的输出载体与管道。正如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在论坛上的发言:“21世纪人类正在共同面对食品安全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国更有义务将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经验以及安全控制体系奉献给世界。”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河南在参与“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自然要勇立潮头。河南去年粮食总产量达1213.42亿斤,畜牧业产值超2500亿元,更为重要地是,河南规划培育了540个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拥有龙头农企7300多家,年销售收入9500多亿元,并已经与乌克兰、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成效显着。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大多数是农业国家,农业输出与食品安全标准输出应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工程。这不仅能有效扩大食品、农产品贸易增长,同时,还能探索大农业跨境服务输出的覆盖深度与广度。正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刘卓慧称,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就,让中国农业走出去有足够的自信。
各路农企纷纷布局“一带一路”电商网络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想念”公司的外贸经理马梦丽刚刚与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达成一项合作意向,她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出口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
同样在国际会展中心,展出的不仅有河南本地的优质农产品和农业企业,而且还有来自云南的茶叶、宁夏的枸杞、内蒙古的牛羊肉、陕西的辣椒、山西的杂粮等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牧产品。
而这些优质农产品,无论是来自于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是小到一个农民合作社,都已经登陆“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信息平台,筹谋开展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网上涉农贸易。如果说一家家企业是一艘艘独立作战的舰艇,而这个志在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和食品交易信息的平台,则无异于构成了一组航母编队的主舰。
阿里巴巴的一达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各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园区,都在纷纷布局“一带一路”的电商战略。
论坛期间,除了河南一批知名农企签约登陆“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信息平台之外,还启动了河南农业与食品企业“一带一路”行以及河南省商务厅推动大型仓储物流基地建设签约,这每一项,都将成为河南深耕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大事。
让各国人民都吃得更好、更安全
“我相信上帝,我的上帝就是面包。”在“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说,各国在重视粮食安全上有着类似的谚语,吃得更可口,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对生活的向往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协调员姚向君说,国际贸易能够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贸易的激烈竞争能够带来很好的挑战,“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能够推动经济要素自由的流动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让相关国家都受益。
在论坛上,来自巴基斯坦、丹麦、智利、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农业官员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了加强与我国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意愿。
坐在高铁进入河南所见,一望无际的良田上不时会出现大型机械耕作,卡洛斯·帕拉说:“在智利,一台拖拉机的价格却要3万欧元,化肥以及其他农资也是如此。期待河南向智利输出高标准生产的农产品,以及机械设备、农业配套产业。”
然而,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合作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金三林就指出,我们农业走出去,面临着投资主体小、散、弱的现实困境,除此之外,在财政、税收、金融、信息等四个方面的服务能力也与要求相距甚远。
这样的观点,在内蒙古德峰绿源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那里,也得到了充分印证。“除非改进畜禽产品的出口检验检疫制度,否则我们没法参与全球市场。要让活禽在国外接受一个月的观察,这对我们来说,完全不现实。”合作社负责人王仙舟介绍说,“尽管如此,加入‘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安全交易信息平台,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张伟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