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若中国给菲点颜色瞧瞧 美国将进退两难
最近南海方面,各方都有信息释放出来,原因很简单,大家都面临一个时间节点——菲律宾提请的南海仲裁案已经接近尾声了。在仲裁结果即将到来之前,中国的强力反击、美国的威慑与焦虑、G7及亚信峰会上各国围绕该案的表态……断然会让人眼花缭乱。
南海仲裁案无疑已经牵动世界各国的神经。鉴于该案非同寻常,特别是仲裁庭扩大管辖权的趋势将不可避免的影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的海洋秩序的演进,世界各沿海国、包括部分内陆国都难以置身事外。不管是为自己利益考虑,还是出于政治考量,他们都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或站在美菲一边,或站在中国一边,或保持中立。
影响
针对南海仲裁案,中国已多次表明了“不参与、不接受”的态度。无论最终裁决结果如何,中国必然都不会执行。考虑到仲裁的约束力本就不如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等机构的司法判决,而菲律宾发起的强制仲裁几乎等同于赤裸裸的耍流氓,中国又是大国,仲裁案不会直接对中国的南海维权行动形成太大的实质性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众口铄金,南海仲裁案在外交、舆论上给中国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和影响,加之美国等部分大国乘机起哄,中国因为不参与仲裁案似乎已经是不守规矩的“坏孩子”。
对于中国来讲,该案的关键实际上不在于其结果如何,而在于菲律宾滥用仲裁程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他们大多不会关心仲裁的结果,而会关心该案的过程是否合理、正当、合法,因为这关系到整个海洋秩序的发展。如果大部分国家都认可菲律宾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没有什么国家反对这种方式,那么此案形成的判例或惯例将贻害无穷。
七寸
所以,中国虽然没有参与仲裁过程,但自始至终都向国际社会强调该案的程序存在问题,这正是该案的“七寸”所在。2014年12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明确质疑仲裁庭对该案的管辖权,理由主要包括:
“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超出《公约》的调整范围,不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以谈判方式解决有关争端是中菲两国通过双边文件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达成的协议,菲律宾单方面将中菲有关争端提交强制仲裁违反国际法;即使菲律宾提出的仲裁事项涉及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问题,也构成中菲两国海域划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已根据《公约》的规定于2006年作出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等事项的争端排除适用仲裁等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策略
当然,国际体系我们也可以看作一个圈子,大家出来混,总是得有几个朋友,立场得有人理解,观点得有人支持,不能自娱自乐。这一点,无论大国小国概莫例外。如果说此前中国仅仅满足于自我辩解,那么此阶段,中国已部分改变了策略,不再顾忌南海相关争议的国际化和多边化,开始就南海仲裁的经纬与相关国家积极交换看法,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与理解。
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有文莱、柬埔寨、老挝、俄罗斯、印度、波兰、冈比亚、斐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10多个国家支持中国“不参与、不接受”的立场与主张。虽然有不少人怀疑这些支持的含金量,事实上这些国家的表态也确存在差异,但中国也不必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要知道,公开场合,除了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公开指责中国外,包括七国集团的其他国家都是含沙射影,美菲所谓的支持又能有几分成色?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家未必就支持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及权益主张,他们主要认可的是中国处理争端或争议的方式,反对菲律宾这种滥用仲裁程序的行为。未来,随着最后日子的临近,应还有更多的国家对南海仲裁案持审慎的姿态。毕竟,仲裁启动程序过于容易,而仲裁庭似乎又有意扩大自己的管辖权,若此风得以助长,今后各国都可能遭遇中国今天遭遇的麻烦。
菲美
不得不承认的是,菲律宾搞的仲裁闹剧演到今天,的确恶心了中国,也蒙蔽了好多国家;美国借助仲裁案,在外交、舆论上对中国施加了足够压力,并向世界释放了“大家离不开美国大哥”的信号。
不过,无论是菲律宾还是美国,都不至于天真地认为中国会忍气吞声的接受仲裁的结果,愈接近“胜利”,他们反而越心虚,这主要是担心中国采取反制或报复措施。菲、美自知南海仲裁这件事情不太地道,担心中国可能的爆发。
因而,仲裁结果宣布前后的这个阶段,菲、美的主要策略其实是“求稳”,即以战略预置、政策防御代替战略进攻,主要目的是推动仲裁案软着陆,让中国以平静的方式应对仲裁结果,从而能以最小的代价、“不扎手”的方式收获“胜利果实”。毕竟,美国虽然自持在南海占据军事优势,但若中国真放手一搏,给菲律宾点颜色瞧瞧,美国则将进退两难。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信号和证据:美军近期似乎对黄岩岛磨刀霍霍,实则是以攻为守,防止中国在黄岩岛等地采取报复性措施。
近期,美国明显加强了对黄岩岛的侦察监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4月22日发布声明称,四架美国空军A-10C攻击机和两架HH-60G“铺路鹰”直升机19日在中国黄岩岛附近的“国际空域”执行了飞行任务。美国国防部长近日针对黄岩岛形势表示,“我们对这一前景感到忧虑。这类行为会引发我们从军事态势和部署上做出反应。我们在该地区所有的伙伴也会做出反应。因此,中国那样做只会是咎由自取、自我孤立。所以我希望他们不会那样做,但我们会做好准备,以防这种情况发生。”
这些行动和言论属于威慑,或者说是恐吓,目的是防止仲裁案结果刺激中国采取美国无法承受的强硬行动,美国要在中国采取行动前定定调,推动局势向着自己主导的方向发展。
预计,在仲裁案结果公布前后,美国将采取守势,避免对中国过度刺激,但会采取一些战略预置或威慑性动作,如在黄岩岛、仁爱礁等岛礁附近进行新的航行自由宣示行动、加强对其所认为的敏感岛礁附近海空域的侦察监视。在这段时期,美国会对南海现场的一举一动高度敏感,有风吹草动,美国就可能加大威慑恐吓的力度。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策略性行为,从中长期看,美国必然会利用仲裁案结果,在国际法、舆论和外交上给我制造压力,并在现场用军事行动支持仲裁的部分结果。
秩序
截至目前,围绕南海仲裁案,世界不少国家已进行了事实上的“选边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加上澳大利亚等国,鼓吹要尊重仲裁案的结果;而如上所述,部分发展中国家加上印度、俄罗斯也都不同程度的表达了对中国立场的理解与支持。
南海仲裁案表面上是“小国诉大国”,一副正义凛然的景象,结果却又是老生常谈,成了发达国家阵营主要国家与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部分国家间的PK。美国领导的旧阵营要压制新秩序,试图用传统的规则、制度等手段,阻止中国等国的崛起。
仲裁这出戏演到这里,恐怕已令包括岛叔在内的很多人失望。看来,在国际秩序方面,旧阵营间仍颇有共同语言,撼山易、撼国际秩序难。本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号称是海洋宪章,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崛起的一大标志,是区别于海洋强权政治的新海洋秩序。然而,在某些大国的操纵下,菲律宾成了对抗中国的马前卒。
中菲力量对比悬殊极大是事实,而中国在国际海洋秩序中遭遇的不公也客观存在。仲裁案负面效应继续发酵累积下去,将来吃亏的,定然不是中国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