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热”的冷思考:如何留住人类最后净土?
北极地区军事化热点背后的冷思考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马建光 孙迁杰 张乃千
近段时间以来,北极寒地“热点”不断。俄罗斯不断加强北极地区军事力量建设,并屡屡开展海基远程导弹试验;美国也不甘示弱,联合加拿大及欧洲国家在北极地区进行多次军事演习;英国也借机向北极地区派遣攻击型潜艇进行常备巡逻,强化地区存在。由于蕴含丰富的能源,具备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北极地区成为各国紧盯的“聚宝盆”。然而,“北极热”的背后,也需要我们做冷静分析和深入思考。
近年来,北极地区日益成为俄、美等国战略“新疆域”。从实力来看,北极地区权力格局依旧是俄美二元结构,权力的争夺正导致一场大国博弈悄然展开。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气候变暖引起北极冰盖加速融化,便利的北极航道正成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新纽带”和“高速路”。一旦北极航线启用,北极沿岸港口地区将兴起新的物资转运中心,势必会带来世界海上贸易重心的转移,对地区和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拥有“北极熊”绰号的俄罗斯对北极“情有独钟”,早在1732年,俄罗斯就通过北极大科考成功绘制出北极地区的领土地图。从2001年开始,俄罗斯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专属经济区申请。乌克兰危机以来,俄国内经济面临压力,充分利用北极地区资源,构建“北极经济圈”,对俄罗斯打造经济增长点、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从地缘政治上看,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从俄罗斯的东部和西部同时对其形成战略压力,选择向北战略突围直接威胁美国本土,是俄罗斯化解危局的一招“妙棋”。近期俄频繁在北极地区“秀肌肉”,力图通过军事硬实力有效震慑其他环北极国家,为其布局“下一个百年”提供有力支撑。
与俄罗斯一样,美国也是最早参与北极争夺的国家之一,早在1941年,美国空军就在格陵兰岛上建立基地。近年来,奥巴马政府通过出台《北极地区国家战略》《国防部北极战略》《海军北极路线图》等一系列政府文件,将北极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美国触角开始深入北极腹地,逐渐呈现出“向北看”的姿态,并于2014年任命了北极事务的特别代表,计划建立永久基地。与俄罗斯高调宣扬北极军事力量不同,美国主要采取加强与加拿大、挪威等北极周边国家协调合作的方式,利用北约成员对俄罗斯的警惕心态,在北极地区构建对俄“包围圈”,共同对抗所谓“来自俄罗斯的压力”。
目前北极地区军事化不断加剧,对各国而言北极都是一个新的“军事制高点”。俄、美两国在北极地区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双方又是“一衣带水”的北极邻邦,北极事实上是进行弹道导弹攻击的最短路径,也成为世界上洲际导弹部署最密集的地区。因此,在俄新版军事学说中,尤其注重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并于2014年专门成立北极战略司令部,首次将确保北极利益纳入武装力量的任务清单,俄新版的海洋学说也再次强调北极是俄海军优先发展方向。对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北极地区不断强化军事存在。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多次在北极地区展开“联合勇士”“冰点”“寒冷反应”等军演,并计划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北极这一“新边疆”。
多国“逐利”各显神通
事实上,在北极地区面积广大且无明确管辖权的海冰上,正在上演着一场“多国杀”,主要包括美国及其北极圈盟友、俄罗斯、日本、英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围绕北极利益,各国展开了对于北极事务参与权、管理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争夺,谁控制了北极就意味着谁占据了“北方制高点”。
冷战后,国家间对抗渐由意识形态转为资源利益之争。各国不遗余力在北极进行“圈地”活动,就是看上了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储备。随着世界能源的日渐紧缺,北极地区能源储备的战略价值日渐显现。
近年来,北极周边国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相继宣布了对北极地区的主权要求。为争夺北极地区资源,各国“软硬兼施”各显神通。早在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就正式宣布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还签署了搁置领土争议、建立联盟共同应对北极挑战的协议。2014年,丹麦申请北极点的正式主权要求,其主张的领土面积相当于20个丹麦的国土面积。此外,一些亚洲国家(诸如印度、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也纷纷开始编制自己的北极计划。
在周边国家都对北极“虎视眈眈”之时,“剑拔弩张”之事也在所难免。2001年,加拿大军队就开始对北极地区开展巡逻,并建立军事基地。丹麦于2009年成立北极联合指挥部,挪威、瑞典等国正在组建由海军、空军组成的联合快速反应部队,英国、芬兰等北约国家每年都举行代号“忠实之箭”的演习,为介入北极冲突做好了充分准备。
对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而言,在北极能源争夺战中“借力打力”,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心态。尤其是日本和韩国,高度发达的经济和资源能源相对匮乏的矛盾较为明显,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正可解“燃眉之急”。近年来日本政府积极强化“开发北极圈”战略,设置专门处理北极事务的“北极担当大臣”,以“先进环保技术的旗帜”进军北极,旨在积极参与北极地区资源开发。目前韩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北极政策,陆续发布《北极综合政策推进计划》和《北极政策基本计划》,以推进航道开发建设为重点参与北极事务。
事实上,所谓的“北极争夺战”从词义上就存在问题。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北极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而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国际海域。因此,在开发利用北极问题上,合作互利才能实现“共赢”。作为《旨在实现东北亚和平与合作联合宣言》的后续措施,4月28日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北极合作高级别对话,对北极政策、资源利用与开发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北极地区的合作前景宽广。北极拥有巨大的风电储备,可以充分满足中、日、韩三国对电力的迫切需求。同时,欧洲电力需求量大,资源匮乏,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成为当务之急,依托北极风电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对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依托北极海路的巨大便利,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北极物流”体系建设。中、日、韩三国都是世界航运大国,可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与环北极国家加强航道建设,并为其提供冰上作业船舶。北冰洋坚冰融化,不仅使北极资源开发成为可能,更能开辟一条连接东北亚与欧洲、北美的便捷通道,打造“北极黄金航道”和“新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北极事务的处理机构,1996年9月成立的北极理事会已经围绕北极气候变化、能源开发和航线制定等问题开展研究。然而直到目前,北极地区的开发仍缺乏明确的规则和国际法保护。尽管北极五国已经签署了《伊鲁利萨特宣言》,但环北极国家只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处理北极地区的大陆架、公海利用以及资源开发等相关事物。未来的北极开发,法制建设应当先行。
北极是全球大气系统的冷源,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资源开采与日益繁忙的运输,已经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作为北极国家的瑞典,主张北极问题应科研、环保先行,其发布的《瑞典北极地区战略》明确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经济开发、人文发展等3个开发北极的优先领域。我国目前已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也应积极参与到北极气候变化、海冰监测、海洋生物资源调查及养护、可持续发展等具体项目任务中,加强与环北极国家的协调和沟通,在北极航运、渔业、科考、绿色发展等方面则争取与日本、韩国、印度及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进行有效合作,为北极治理做出的应有贡献。
总而言之,未来北极的军事化和主权争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不排除未来引发地区危机的可能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北极问题的真正出路不是军事威慑和武力强占,而只能是合作与共同开发。只有走合作之路,才有可能守住极地这个人类最后的财富和最后一块“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