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电影业票房疑惑与股市困惑
作者:王欢
【环球网综合报道】《日本经济新闻》5月12日报道,尽管经济增速减缓,但中国的电影市场并未受影响,反而持续扩大。2016年1月至3月,中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6.7%,增速是7年来的新低,但电影的票房收入却创了下50%的增长纪录。有观点认为2017年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电影消费国。然而,辉煌的中国电影产业背后也被发现了一些污点,不正当的电影票销售手段被暴露在大众视野。
票房收入造假
2015年中国的电影票房收入约为440亿人民币,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近50%,且增势不止,2016年1月至3月票房高达约145亿人民币,与2015相比维持了同比增长50%的高增长率。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的票房为69亿人民币,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70%。据新华社报导称,2016年2月单月的票房收入创下了中国过去的最高纪录,甚至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作为2016年的贺岁档电影,香港电影明星周星驰导演的恋爱喜剧片《美人鱼》博得了非常高的人气。进入3月后,以动作明星李小龙的师傅叶问为主人公的《叶问3》突然变得引人注目。3月4日,《叶问3》在大陆首映,首映第一天票房收入便高达1.5亿人民币。其后的3天内票房就超过了4亿人民币因而成为了话题焦点。
然而,部分中国媒体开始揣测《叶问3》辉煌的票房背后是否隐藏着不正当销售手段。其后又相继爆出一系列的奇怪现象,比如平时影院最不受欢迎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还在预约阶段就被抢购一空,而中间部分的座位反而空着;又比如被预约满的座位上一直到放映结束都没有观众等等,掀起了“制片方提前购买了大量电影票”、“有人幕后操纵电影票价格”等猜测狂潮。
中国当局出面调查后称,发行方确实自掏腰包买了5600万人民币左右的电影票,且还捏造了电影的票房收入。
票房收入注水问题也对股市造成了些许波动。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广告企业十方公司的股价就遭受了直接打击。该公司收购了《叶问3》在中国大陆的部分票房收益权,对大陆市场充满期待。2月下旬,十方的股价达到2010年上市以来的最高值3.75港币,然而票房注水问题曝光后股价接连下跌。
因股价下跌十分惊慌的十方公司在3月8日表示只是收购了电影一部分票房收益权,并未插手其在大陆的排片与上映,对于那些传播虚假信息的媒体不派出采用法律手段。即便如此股价低迷的情况依旧没有回转,最糟糕的时候与上市后的最高值相比下跌了80%以上。
票房收入的10%是虚假?
有观点认为操纵电影票的销售在中国的电影业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被评为高人气作品的电影更能够吸引观众。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电影业的相关人士曾表示每年票房收入的大约10%都是以同样的手段来实现的。
以《叶问3》的票房问题为契机,2015年7月公开上映的电影《捉妖记》相关的猜测被再次提及。《捉妖记》是中国原创的电影作品,2015年在中国其票房收入超过24亿人民币,打败美国好莱坞电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票房纪录,一跃成为金字塔顶尖的电影作品。然而中央电视台报导称《捉妖记》伪造上映次数,票房收入中有掺假成分。
中国电影业产业基本分账方式为:票房收入的8%需作为税金上缴,50%则被放映电影的影院收入囊中,剩下42%由制片方和发行方所得。将电影包装为大热作品需要购买大量的电影票,因此需要先投入一批资金。据说如果由发行方来购买电影票,那么在分配票房收入时则会做一些“内部调整”,比如稍微提高其所得的比例。
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股市中和电影相关的品牌不在少数,中国拥有13亿人口,今后会出现大量的中间层消费者。作为娱乐中的王牌产业,电影业和旅游业等被并视为有希望的产业。同时,中国的经济模式正试图从外需主导转向内需主导、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实现经济结构转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股票市场也读懂了这一趋势。
在股市上遭遇寒流的中国电影产业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到2015年为止股价走势一直较为良好,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后上升了近60%,浙江华策影视则上升了约80%。然而2016年年初开始,华谊兄弟的股价回落约30%,浙江华策影视下降一成多,到4月份股市依旧疲软。
2015年10月在香港上市的影像技术公司“ IMAX中国”在同年12月迎来了其上市后的高价股票后,之后的3个月内下跌近30%。中国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万达电影院线在电影票销售造假问题曝光前的2月下旬开始就已经停牌,重新开盘后股价情况会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也有说法认为注水票房确实违反了规则,但是并没有影响票房收入增加的趋势。据称,中国的地方城市并没有足够多的电影院来满足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的电影调查公司芸恩咨询(北京)的调查显示,2015年的票房收入中,被称为“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的城市所占比例仅为总数的30%。不过这些城市的票房收入的增加比例比2014年上升了48%,超过了被称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均为34%)的大都市。
野村国际香港的分析人士指出,提高地方城市电影院的普及度来扩大观众数量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且大城市的电影需求也不会衰落,认为“从中期看,票房收入的持续增加是可能的”。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电影业持续发展是必然,然而股价是会因为预期与现实的差异而变动的,而高期待值是由票房收入来支撑的。如果票房收入中的各类问题似乎不会轻易消失,那么也就无法保证中国电影产业相关企业能在股票市场上再一次迎来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