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大王返乡创业有诀窍
央广网重庆12月24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罗云飞)在重庆垫江县大石乡,说起泥鳅养殖,大家纷纷对豹山村的海底星泥鳅养殖有限公司业主谢桂福竖起了大拇指。
2014年,谢桂福返乡创业,投入300万元在豹山村办起了自己的泥鳅养殖场。他不靠政府补助,刻苦钻研泥鳅养殖技术,每年收入近500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泥鳅养殖致富能手。
“泥鳅之所以卖得好,关键是掌握了一套独特的养殖技术。”谢桂福告诉记者,泥鳅饲养前选址很重要,建饲养池的地方一定要水源充足、无污染,光照条件要好,同时保证池塘无渗漏,能排水,也能蓄水。泥鳅喜欢钻泥,因此鳅苗入池之前,必须清除底层淤泥。做好生石灰消毒工作,待消毒一周后,再将泥鳅苗投入池中,一般情况下静水养殖每亩放苗密度在10万尾左右为最佳。
谢桂福介绍,泥鳅最适合生长繁殖的水温在21℃-28℃左右,夏天7-8月份高温季节,一定要做好泥鳅防暑降温工作,可在池子周围种点南瓜、丝瓜等攀援植物或在鳅池水面投入适量浮水植物等等。在喂养时,饲料一定要新鲜,切忌不能投放变质、腐臭饲料,防止泥鳅生病。特别是烂鳃病、水霉病、肠炎等,如发现此类病症可以将韭菜、大蒜捣烂,加入饲料中喂养3天,便可消除病症。
谢桂福最拿手的要数他的泥鳅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饲养泥鳅的关键在于繁殖,泥鳅自然产卵期较长,通常为每年的4-8月份,5月下旬至6月下旬,当水温达到20℃-25℃时,是产卵的高锋期。用于繁殖的亲鳅一定要选择2龄以上成熟度、健壮、无病无伤的泥鳅,且雌泥鳅最好选择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且腹部膨大,胸鳍宽而前端圆的个体,雄泥鳅选择长和体重略小于雌泥鳅、胸鳍狭窄而前端较尖的个体。”谢桂福说。
“在人工取卵时要特别小心,谨防弄伤亲鳅。”谢桂福告诉记者,抓住雌、雄泥鳅后,轻轻挤压其腹部,将卵粒或精液排出。然后将所挤的卵子和精液混合在一个盆中,加点鸡蛋和水后,轻轻搅动几分钟,使其进入正常孵化阶段。一般2天左右孵出鳅苗,水中的鸡蛋就成了幼苗的食物,这样孵化出的泥鳅苗成活率才高,正常情况下一般一次可孵出300万尾泥鳅幼苗,成活率基本都达到80%。待3至4天,卵黄吸收完毕,且泥鳅幼苗开始活动、摄食后,再将幼苗从孵化池中转移至种苗池内。当泥鳅苗长至3-4厘米(简称泥鳅寸苗)时,就可以投放到各养殖池中进行养殖。
谢桂福介绍,成本1.5斤饲料可以喂出1斤泥鳅,本钱大概也就在3元左右,而1斤泥鳅在市场一般可以卖到10元每斤,行情好的时候可以卖到17元每斤,50多亩养殖池一年可产泥鳅60万斤,除去成本和劳力可净赚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