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茶馆报童滑竿把你拉回久远的老重庆
央广网重庆12月24日消息(记者陈鹏)“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听我老板来交涉:要屙屎,有草纸,不要撕我篾席子;要屙尿,有夜壶,不要在床上画地图……”“号外!号外!”这一声声抑扬顿挫的吆喝,瞬间将人拉回久远的年代:战时陪都,报童满街奔跑、滑竿上上下下、老茶馆人声鼎沸。记者在重庆两江新区国际影视城看到,那些曾经热闹却逐渐消失在高楼林立的“重庆森林”的老重庆的回忆,在这里的大街小巷中再次焕发生机。
找寻遗失的民俗,就是触摸历史的脉络。两江国际影视城沿历史的刻度回溯,努力再现老重庆、陪都时期的民风民俗。漫步影视城内的解放碑、朝天门、小什字,到处能看到老茶馆、轿夫,袍哥、买花女、报童以及敲麻糖的大爷、买炒米糖开水的大婶,消失数十年后,他们再次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丰富了影视城的细节,真正做到了“建筑是骨架,文化是血脉”。
“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在1938年重庆的茶馆达到了2950个,而五年后的1943年左右,成都才500余家。”两江国际影视城管理单位相关负责人谢波说。 “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道出了重庆当时遍街茶馆的景象。重庆城依江而建,靠山而立,上下半城的弯曲逼仄小街巷,茶馆里永远人声鼎沸,咨客头围白帽,腰系围裙,不停带领客人穿堂而过。幺师拎着一米长茶嘴的茶壶,左右闪躲,掺茶滴水不洒……
当时,人们进茶馆的第一功能就是“摆龙门阵”,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坐一桌,一人一碗盖碗沱茶,天南地北吹到日薄西山。同时,茶馆还是文化活动的场所,在茶馆里可以吟诗作画,观赏川剧、清音、评书等。当时,在重庆城里,表演评书、竹琴、扬琴的茶馆,比比皆是。
轿夫:滑竿号子生动风趣
天色已晚,坐完茶馆,一出门,立即会有一顶人力滑竿近身,“老板,坐滑竿嘛!“抗战陪都时期的重庆,滑竿担当的角色就与现在街上的出租车一样。因其乘坐轻便,快捷还舒服,生意往往比人力车、板车和马车更好。
陪都时期,滑竿盛行是有原因的。随着大量内迁机关、企业的涌入,重庆城汇集了来自各地的精英人群,他们外出办事、谈生意都不太适应重庆爬坡上坎的地形,因而带来了巨大的交通需求。
徐悲鸿先生在重庆时,住在郊区半山上,也很喜欢坐滑竿。他的《滑竿山行图》的创作源于某天他在山中寓楼上,看见几乘滑竿,徐徐上山。为首的口衔雪茄,身广体胖,那两个抬滑竿的脚夫,累得边抬边频频拭汗。徐悲鸿一问,原来是当今行政院长在游山。他灵感顿生,画了一幅《滑竿山行图》,但滑竿抬的不是人,却是一头大肥猪,并幽默地题上两句:两只人抬一个猪,抬向白云深处。
如今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滑竿行当已经在重庆消失多年,随同消失的还有幽默风趣的滑竿号子。在复制和传承老重庆民俗文化过程中,这一老重庆特殊的古老行业,将在两江国际影视城得以再现。游客可以坐着滑竿游览影视城,听轿夫们前呼后应的滑竿号子。
报童:重现抗战时新闻大战
“号外!号外!“在很多抗战题材的影视剧里,经常都会出现这样的吆喝声,随之出现的是一个手拿《新华日报》,奔走呼号的报童。而剧中出现这一镜头的地方,大多发生在重庆,这也是战时陪都的一大特色。
报童只有十多岁,都是在贫苦农民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没有钱念书,过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战时的陪都重庆报纸众多,《新华日报》、《大公报》 、《时事新报》、《新民报》还有国民党创办的《中央日报》、《西南日报》等。这些报纸给报童提供了维持生计的工作。他们每天报纸一拿到手,就开始奔跑上街,目的就是为了能多买点报纸,如果跑在别人后面,报纸就没法卖出去了。
抗战时期,如遇重大新闻,各个报社均有出 “号外"的传统,这时报童声音更为高昂尖锐,激动人心,随着他们的奔走呼号,整个城市为之燥动起来。当时生活贫苦的报童都很讨厌国民党,于是在叫卖时,用了一种特殊的排序口号:“大公,新华,新民,扫荡,中央报“”。市民听以后就发出会心一笑。但却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愤怒, 发生抢劫报纸,殴打报童行为。
著名画家蒋兆和曾在1936年来重庆,将路上报童卖报的场景用水墨画了出来。如今这幅《卖报童》真迹还保存在泸州市蒋兆和纪念馆中。
各种话剧、连环画、电影都曾以重庆报童为原型大量作品。如话剧《报童》以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重庆《新华日报》的一群小报童,在周恩来的教育、关怀下,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故事。
为更原汁原味展现老重庆韵味,还原更多陪都时期重庆的民俗风貌,两江国际影视城从细节入手,与百余家重庆老字号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力图将老重庆民俗,更多更全地展现。
他们引进了如糖关刀、炒米糖开水、糖画、捏泥人、剪纸、豆花饭、木版年画、蜀绣、夏布等民间手工艺和老传统文化遗产等百年老店和经典非遗项目,可让游客在极具时代风情的场景中“穿越”时光记忆。今后在影视城街道漫步,也许不经意见遇见上的就会是一项经典非遗项目,或早已失传的巴渝民俗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