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母亲作坊”助叙女性难民谋生自立
*央视网消息:*叙利亚危机外溢到邻国黎巴嫩,已经有好几年了,大量的女性难民在战乱中失去丈夫,她们在异国他乡艰难度日。在黎巴嫩的赛达市就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的叙利亚女性难民依靠“母亲作坊”生活。
“母亲作坊”的上班时间是每天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
当记者进入作坊的生产间时,女工们正整齐地分成两排,坐在缝纫机前,各司其职地做着手中的工作。
这些母亲的年龄从三十多岁到五、六十岁不等,她们大多是难民女性,每个人都有一段和战争有关的经历。
据了解,母亲作坊为每个难民女性提供半年左右的缝纫培训,在课堂上她们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如何设计、剪裁、制作服装,培训结束后,她们便进入生产间成为一名缝纫女工。
阿米娜是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她来到黎巴嫩已经五年,直到最近一年在母亲作坊工作后,才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而一开始她并不会缝衣服。
*阿米娜:*我在这里工作,主要是缝纫、拼接、钩边等。我来这里的时候并不知道太多,但是这里的朋友们帮助了我。我掌握了一些技术,做得还不错,但愿我能有更多的长进,独立工作。
在温暖的集体氛围中,这些女性渐渐掌握了熟练的技术,在服装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上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如今,她们制作的服装各色各样,有童装、校服、厨师服、婚纱等等,这些服装或被捐赠给黎巴嫩当地的慈善学校,或以低廉的价格在慈善市场上出售,卖给当地的贫困群体。
据“母亲作坊”慈善市场的负责人穆罕默德介绍,每个月,这里会进行三天的慈善义卖活动,当地的贫困人家可凭借赛达政府发放的优惠券,挑选价格低廉的衣物。
据统计,如今在黎巴嫩境内大约生活着大约150万的叙利亚难民,再加上更多更早之前来到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在当地形成了数量庞大的难民群体,而其中的女性是战乱环境中的弱势群体,有很多母亲还要独自抚养着孩子,对她们来说,掌握一项谋生的手艺显得尤为重要。
在“母亲作坊”,这些难民女性有着稳定的工作,过着体面的生活,每个母亲简单朴素的心愿得到了实现,她们的脸上看不到太多的忧虑——这也许是因为,她们在战乱的阴霾中看到了属于未来的一线生机。
黎巴嫩“关爱”慈善组织成员 加桑·汉基尔:作坊里的女性叙利亚难民们领取工资,这能为她们和她们的家庭提供经济来源来付房租,购买生活必需品。这些母亲们能够在黎巴嫩租一套房子,而黎巴嫩的房租其实非常高。她们租得起房子,能让自己的家庭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而这些家庭往往是单亲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