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回家,不管这条路有多艰辛
新华社伊拉克埃尔比勒12月24日电记者手记:回家,不管这条路有多艰辛
新华社记者苏小坡 陈霖
24日,数百名巴尔特拉居民在伊拉克反恐部队的严密保卫下回到他们阔别已久的家园,在城中心的玛什摩尼教堂参加3年来的首次圣诞弥撒。
巴尔特拉位于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以东15公里,这里及周边村落世代居住着信仰基督教的亚述人。2014年6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攻陷摩苏尔,旋即对巴尔特拉居民发出最后通牒:要么缴纳税金或更改宗教信仰,要么被处死。5000多人被迫在3个小时内逃离家园,大多数撤至临近的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境内。
“我们很高兴能回到这里。我的家族祖先在巴尔特拉生活了1000多年,没有谁可以切断我们跟家园的联系。”35岁的萨欧勒告诉记者,虽然在过去的两年多里他和家人居住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但随时都做好返乡的准备。
今年10月17日,伊拉克政府打响收复摩苏尔的战役,并于10月20日率先收复巴尔特拉。不过,由于当地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不具备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且巴尔特拉依然处于战区边缘,全部居民返回家园还有待时日。
平安夜,教堂穹顶外的钟声响起,人们手持手工制作的细长蜡烛,开始用自己民族的古老语言祈祷吟唱。点点烛光中,他们表情凝重,不少年龄较大的女士甚至激动地流下眼泪。
主持弥撒的神职人员巴哈纳姆对记者说:“今天在这里举行弥撒,是向外界发出信号,我们回到了祖先世代生活的土地,这里记录着我们的历史。我们呼吁政府和国际社会保障我们的安全和权利。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人民应该相互关爱而不是互相杀戮,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宗教极端势力和教派仇杀,我们坚定地说不。”
连同摩苏尔在内,这片被称作尼尼微平原的古老土地上千百年来生活着多个民族的居民,包括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等等,还有许多更小的少数民族,有些民族早在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诞生前就已在这里定居生活。进入21世纪,上述民族依然彼此和睦相处,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到2002年底,这一地区的总人口已超过200万。当时,摩苏尔大学及其附属的医学院是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著名的高等教育和研究中心。
直至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将生活的平静打破,整个伊拉克从此陷入无止境的暴力怪圈。
“一切开始于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美军开始占领伊拉克。”巴哈纳姆说,“从那时起,教派矛盾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主题,极端思想教唆人们相互仇视,什叶派恨逊尼派,穆斯林恨基督徒,从仇视升级到杀戮、制造冲突、恐怖主义,最终导致结出‘伊斯兰国’这样的恶果。”
对更多的摩苏尔人来说,回家仍然是奢望。巴尔特拉以东约10公里处的难民营里收容着大约10万逃离家园的摩苏尔居民,白茫茫的临时帐篷一眼望不到头。
17岁的马尔万一直跟着记者在营地里走动。他说,“伊斯兰国”占领摩苏尔后,他们被禁止听音乐、用手机,课堂里开始教授怎么制作炸药。“我想回家,但我更想回到从前的生活。”马尔万说。
伊拉克政府军目前只控制了摩苏尔城东部40多个街区,有些街区刚刚获得“解放”,“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频繁用迫击炮和狙击手袭击“解放区”的平民。尽管战争还没有结束,但仍然有一些家庭在打算近期返回。
45岁的艾哈迈德说:“在营地生活安全有保障,但我还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摩苏尔才是我的家,我死也要死在那里。”
玛什摩尼教堂大门外矗立着一棵点缀着彩灯的圣诞树,跟世界各地其他的圣诞树不一样的是,它的周围没有欢声笑语的孩子,而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对巴尔特拉的居民来说,这个圣诞弥撒只是新生活的序曲。但愿这个平安夜里的万千烛光,能给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照亮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