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本草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医药文化底色
【记录中国·沟通世界】
制作陈皮的工匠们用小刀在柑橘皮上麻利地划下三刀,手指稍一使力剥动,一片完整的橘皮就落在手里,仿佛一朵三瓣的鲜花;橘子的果肉完好无损地滚到地上,和数以百计的其他橘肉挤在一起,金黄又饱满。这些工匠就像是持剑的侠客,唰唰几下,准确无误地命中要害,再收剑入鞘,绝不拖泥带水。
这是纪录片《本草中国》中的一个画面。从南到北、自西向东,从广东化橘红到东北野山参,从西藏红景天到崇明西红花,从新疆红花到内蒙甘草,探寻隐没于山林、高原、戈壁、沙漠的中药人与本草的动人故事……一部质朴的纪录片跻身卫视的黄金时段,自今年5月20日开播以来,首播收视率达0.83%,成了电视荧屏的一道独特现象。
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发掘拍摄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本草中国》由笃影文化和云集将来联合出品,摄制组的足迹踏遍中国30多个省市区,完成了对近50味药材和中药人故事的探寻与记录,最终呈现《境界》《时间》《分寸》《相遇》《双面》《年华》《沉浮》等共10集。
“一场生生不息的寻觅之旅”
为了紧随本草的生长节奏,还原每一味药材的真实成长,摄制组必须在自然深处完成录制。《本草中国》总制片人、云集将来传媒制片总监韩芸用“完成一场生生不息的寻觅之旅”来讲述这次难忘的拍摄。她说,初衷简单而纯粹,仅仅是想为日趋式微的中医药文化留下影像的记忆并引发大众对中医药的兴趣。“中医药和其他行业一样存在后继无人的传承问题,我们有责任将还健在的身怀绝技的老药工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对这些还在行业里的年逾古稀的老药工进行保护性的挖掘和拍摄。”
与《舌尖上的中国》类似,《本草中国》以人物和故事为切入点,带出某一种中草药。片中,从事手工制作红曲的浙江桐君堂老药工王良春,因为现代发酵技术成熟,可批量生产红曲,只得放弃了古法制作红曲,将制曲工作放进了博物馆。另一边的贵州德江大山里,天麻只能和蜜环菌与木材埋在山中的土壤里,才能发挥它最大的药效。土家族青年大学生田旭林,放弃了所学的设计专业,揣着“带天麻走出大山”的梦想回到故乡。这些故事有手工制作与机械生产的对抗,也有价值观与现实的博弈,但坚守与梦想始终存在。
中药与时间的关系也很微妙。藏红花早晨摘下,中午就要取丝送去烘干,隔了一夜价钱就会贬值数倍;而陈皮却要晒得年头越多越好,当年的陈皮要天天晒,隔年的陈皮要定期晒,把陈皮吊起来放在炉灶之上,经过长年累月的炊烟熏染,才会达到更好药效。
在韩芸看来,中国人的中药,是充满智慧的素材。通过这一扇窗口,可以探讨“生”的意义和生命的圆满,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生长的坎坷、生灵的延续等等。
用现代手法解密中医药神奇之处
市场对这部纪录片的信心之强超出预料。几家卫视争抢,希望以购买或合作的形式播出纪录片。新媒体也不甘示弱,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接洽。最终,拿出最佳播出时间——每周五晚920时段的江苏卫视获得了该片首轮播出权,承诺以最优质资源推广的爱奇艺获得了新媒体独家播映权。
“第一,《本草中国》契合当代热点,当下人们已经把健康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医药在调理养生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却显得高深莫测,重重面纱之下,人们希望追根问底,却缺少专业节目来探本溯源;第二,纪录片采用现代观众能够接受的传播方式,内涵丰富、学养深厚却又轻快温情,能够让观众短时间内了解中医药神奇神秘之处。”韩芸这样解释《本草中国》受欢迎的原因。
在《本草中国》总导演、云集将来传媒董事长干超看来,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国际医学上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但中医对于现代人来说,既神秘莫测又将信将疑,快节奏的生活中,鲜有人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究生命的意义。“在拍摄《本草中国》时,我们完完全全把自己沉浸到每一味药材的探寻,每一个医者药人的探访交流中,甚至去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危险环境里只为体验他们的生活。”干超说,“《本草中国》想展现的一个重要元素便是匠人精神,而在节目之外,整个制作团队同样在坚守这样的匠人精神。”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部“充满了东方美和生活气息”的精良之作,淳朴而美好。继受邀亮相中国-中东欧部长级论坛后,《本草中国》还与美国INC电视联播网等海外机构合作,让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搭载国际平台,以独特视角拉近中医药与世界的距离,向世界传递中医药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