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2017年升级改造
北京青年报记者24日从北京动物园科技大会上获悉,2017年北京动物园将按照统一规划对动物的馆舍、外用运动场等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还将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沉浸式”展示方式,对部分展示区域进行改造,创新增加动物混养的观赏方式。
所谓的“沉浸式展示”,就是让游客也能成为游览景观的一个元素,身临其境般地和游览情境融为一体。动物园的“沉浸式展示”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同时对于被展示的动物而言也有益处,因为要打造沉浸式的游览环境就要更加注重模拟动物原本野外生存的环境、气味甚至光线等情境,让动物的展示环境更加贴近自然。据悉,沉浸式展示改造此前已有先例,如熊山和犀牛馆在改造后都收到了很好的观赏效果反馈。
动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将首选美澳区和大象馆进行“沉浸式展示”方面的改造。美澳区内将尝试将二趾树懒、刺豚鼠、夜猴进行混养。预计最快再过半个月,美澳区的这个混养设施改造工程就能完工,届时人们将能在这里看到二趾树懒、刺豚鼠、夜猴共居一处展示区。
之所以选择这三种动物,是因为它们之间彼此干扰的因素比较少,更容易融洽相处,这位负责人说,“未来在改造完的展示区内,游客将能看到懒洋洋的树懒挂在树上,地面上则有刺豚鼠在自由自在地活动,甚至还能看到以往不容易一见的刺豚鼠的巢穴。
动物园对大象馆的改造将增加一处室外训练墙,目前具体实施方案正在规划中。未来通过这个训练墙,观众将能直观地看到饲养员为大象修蹄子、体检、采血等日常行为。
据介绍,所谓“训练墙”,其实是饲养员为大象进行各种日常护理的一个辅助设施,未来将安装在大象馆的室外活动场,这个训练墙上将有各种大小不一的孔洞,可以对应大象的不同身体部位,比如在给大象修理蹄子的时候,饲养员就会引导大象将象腿伸入对应的孔洞,然后进行修护。“像这些对大象的日常护理,以往我们都是在象馆内部进行,而通过明年完成的改造,等于是把这些幕后护理转移到前台,让游客也能看到,除了可以增加游客对动物护理知识的了解,还能增加观赏的趣味性。”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