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穿上红舞鞋,一路跳到白宫征服全世界,连《时代》都称她为亚洲英雄!
本文经授权转自益美传媒(ID:YeeMedia)
有没有这样的女子,
世人惊艳于她的美丽,
叹服于她的才华,
最后沦陷于她由内而外的优雅。
如果有,
“芭蕾皇后”谭元元
算是一个。
谭元元是国际著名芭蕾舞者,
是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里
唯一的华人首席舞者,
也是唯一登上《时代》封面的
华人芭蕾舞者,
更是唯一受邀到白宫表演的
华人芭蕾舞者。
1977年,
谭元元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
5岁的元元
偶然在电视里看到前苏联芭蕾舞大师
加林娜·乌兰诺娃在经典芭蕾舞剧
《天鹅湖》中的精彩演出,
惊叹油然而生。
她不仅惊叹于乌兰诺娃的优美舞姿,
更惊叹于一连串高难度的
托举、旋转、交叉、跳跃等动作
都完成于舞者的足尖。
从此,芭蕾梦的种子在她心里悄悄种下。
10岁那年,
谭元元就跑去参加了上海舞蹈学校的选拔考试。
经过初始、复试、总复试三轮比拼,
她从一千多人当中脱颖而出,
被上海舞蹈学校选中。
那时候的谭元元,
五官精致,身材纤细,
手臂修长,全身柔软,
下身比上身长13cm(一般人7~8cm)。
就连现场的老师都说,
“这女孩就是为芭蕾而生的。”
但是谭元元的父母却产生了分歧,
做工程师的父亲
希望女儿长大后做医生或者工程师。
他对元元说:
“你是一个中国人,芭蕾是西方的艺术,
中国人怎么能跳好西方的东西?”
母亲却因为心中未完成的舞蹈梦,
极力支持谭元元成为舞蹈家。
两人僵持了大半年,
学校发出了“最后通牒”。
无奈之下,
母亲提议用一枚钢镚来做最终决定,
正面跳舞,反面不跳。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钢镚正面落地,
谭元元终于可以去学习舞蹈。
但是这个时候她已经,
比其他学生晚了整整一年。
一年就意味着芭蕾的基本功没学。
基础的不会,
新的更跟不上进度。
那时候,
老师的训话声常常从二楼课堂传到门口保安室,
“谭元元,为什么昨天的舞步你还没有练好!”
委屈又自卑,
但她付出的是十倍的努力。
一个动作练10遍不行,
那就20遍,30遍,50遍,
直到看到老师点头。
一个节拍一时半会儿琢磨不出来,
那就存到随身听里,吃饭听,睡觉听,
听到身体会自动反应为止。
流下的汗水和泪水,
都成为进步的果实。
第二年,谭元元就成为
学校的重点栽培对象。
15岁那年,
谭元元代表学校第一次去国外参加比赛,
看到很多实力很强的欧洲选手,
她变得异常紧张。
此时芬兰正逢极昼,
一天22小时白天,
她恨不得每一分每一秒
都拿出来练习舞蹈。
最后,
一个19岁的古巴女孩得到了金奖,
谭元元也不负所望得到了银奖。
同学们祝贺她,
老师也很满意,
但是谭元元却不甘心,
她知道自己还能更好。
回国之后,
谭元元将目标放在了
第二年法国国际芭蕾舞比赛上。
之后她一天都没有休息,
每天都是高强度的练习,
早上8点开始,
晚上11点结束,
一周要练坏四五双舞鞋。
在法国国际芭蕾舞比赛现场,
来自25个国家的125名选手同台竞技,
走上舞台的谭元元完全融入了芭蕾当中。
忘记了倾斜的舞台,
忘记了疼痛难忍的脚踝,
用精湛的表演征服众人,
最终夺得少年女子组的金奖。
评委乌兰诺娃打出满分——
“这是我20年来看到的最年轻
又最具古典表演风格的好演员,
她前途无量!”
谭元元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
之后谭元元就接到了
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团长托马森的邀请,
去“旧芭”参加一场精品演出。
结束后托马森郑重地对她说:
“你的资历与表现
我都非常欣赏,
你是否愿意跟‘旧芭’合作
成为正式的合约演员?”
于是,18岁的谭元元成为了
芭蕾舞团最年轻的独舞表演者。
在美国的大型芭蕾舞团舞者分为四个等级:
学徒、群舞、独舞和首席舞者。
当时芭蕾舞团另外两名首席
是花了16 年才从学徒升到首席,
最年轻的独舞演员也要23 岁,
而她刚刚18岁便连跳两级成为独舞者。
有人说她运气好,
可是一个人要多努力,
才能配上这样的运气。
18岁一个人背井离乡,
舞团里的唯一华人、“空降兵”,
她受尽了排挤。
就在几个月前,
在《天天向上》节目里,
谭元元的舞姿美哭了所有人。
同时她也讲述了那些年的心酸生活。
那时,没有人喜欢她,
她的舞鞋会莫名其妙的丢失,
有的时候鞋子里面竟还暗藏刀片,
临时换场地没人通知她,
她一个人在教室等到天黑……
年轻的谭元元不哭也不闹,
她深知这世界上只有一条准则——
“你有实力了,人家就服你。”
每一个难忍的瞬间,
都化为更大的动力,
机会也总是更加垂青,
努力的姑娘!
有一次舞团的首席演员在排练时意外骨折,
团长临时找到元元,
问她能不能顶上去?
“我可以的。”
没有丝毫的犹豫,
谭元元就答应了下来。
但没有人相信她可以做好,
因为要在一个晚上学会一部巴兰钦的舞剧
《斯特拉文斯基协奏曲》是不可能的。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很难懂,
每个小节节奏都在变,
而且在这之前
她从没有跳过巴兰钦的作品。
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谭元元已经“骑虎难下”了。
她深知机会过去了就很难再来,
她一个晚上没有睡觉,
反复看录像去模仿所有的动作,
最后硬是把舞蹈动作都记了下来,
然后就反复的练习
十遍、二十遍、一百遍……
临上场时,
谭元元看到已经换好舞服,
在一旁随时准备替换她的舞者,
一下子元元的斗志就上来了,
“我一定可以跳好的。”
旋转、跳跃、踮脚、小碎步,
谭元元舞蹈中的每一步,
都将观众深深地
引向剧中的场景里。
整整30分钟,
观众甚至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天旧金山的大小报纸
纷纷刊登了有关这场演出的
长篇评论和大幅照片,
甚至有热心的观众写信给团里
问那天跳舞的演员是谁。
也因为这一次演出,
谭元元成为了旧金山芭蕾舞团
历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演员,
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华人演员。
20多年的时间,
她几乎演绎了所有
经典芭蕾剧目的主要角色:
《天鹅湖》《睡美人》
《吉赛尔》《胡桃夹子》
…….
1999年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在白宫设国宴欢迎。
看过谭元元的《奥赛罗》的克林顿,
派人将一份请柬送到旧金山芭蕾舞团
邀请谭元元进白宫表演,
这也是旧金山芭蕾舞团演员
有史以来第一次进白宫。
2001 年旧金山芭蕾舞团的
第一次欧洲巡演,
为谭元元赢得了国际声誉。
伦敦舞评家 Covent Garden 称她为:
“旧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
《纽约时报》舞评家称她
“结合了精致与大胆的特质。”
谭元元获遍世界芭蕾舞顶级大奖,
是参加捷克布拉格
世界明星汇演的第一位亚洲人,
世界权威杂志《舞蹈》
把谭元元列入“20世纪舞蹈名人榜”,
她成为上个世纪全球
最杰出的100位芭蕾舞艺术家,
也是其中唯一的华人。
2013年末,她获得《舞蹈杂志》评选的
第56届年度终身成就奖,
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舞蹈家。
2014年初她摘下英国
国家舞蹈大奖最佳女演员桂冠,
让世界抬起头来
重新审视中国的芭蕾舞艺术。
俗话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谭元元舞姿轻盈、流畅,
每一个舞步的背后
都凝聚了一个完美主义者
对自己无尽的苛责。
谭元元的母亲曾说:
“你们看着元元在舞台上演出觉得很精彩,
我们看着是心疼得流血。”
为了保护双腿,
她不能像普通女孩一样频繁逛街……
为了掩饰因为芭蕾
而形成的八字脚和脚趾外翻,
她不敢轻易穿短裙和凉鞋……
为怕受伤,
她不能骑马、滑雪、打网球……
而为了跳舞,
她更是忍受了无数次的伤痛。
她曾在演出《吉赛尔》时,
因为用力过猛而使胯骨脱臼,
担心手术会有后遗症,
她选择用中药慢慢调理,
三个星期后又回到了舞团训练。
在跳《小美人鱼》时,
她也曾因脚尖受伤,
打过三针封闭,
现在她的腿上
还有3处骨折留下的旧伤……
有人说,
一个芭蕾舞演员只能跳到30岁,
而如今即将满40岁的谭元元,
依然保持每天3个小时的训练,
每到一个城市第一件事,
就是找练功房。
跳了30年的舞,
她说:
“我打心底,从骨子里,
所有的血液都要跳舞。”
这个天生属于舞台的姑娘,
旋转的脚尖,
从来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