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成昆线:他们传承了父辈的“硬骨头”
中新网西昌12月26日电 作者:陈茂霖
1959—1966年,第一代中国铁道兵挑战国际公认的“修路禁区”修建成昆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造史上的奇迹。老成昆铁路在完工后,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2016年,为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成昆铁路复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五十多年前承担了成昆铁路难度最高、长度最长控制性工程——沙木拉达隧道的建设者重返成昆。这支队伍身份几经变化,现已经成为中铁隧道集团王牌子公司的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当仁不让再次承担了成昆铁路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而这次中铁隧道集团集结的攻坚队伍中,有许多人的父辈都参与过老成昆线建设,他们凭借过硬的技术、出色的表现,让当年的“成昆线精神”有了更多延续,也让工友看到了他们身上传承自父辈的“硬骨头”。
“隧道铁军”再闯“修路禁区”
2016年3月31日,正在广州南广铁路项目部工作的叶辉接到了上级的电话,要求他到成昆铁路9标的小相岭隧道项目上去。接到调令,在隧道上干了24个年头的叶辉二话不说,当日凌晨1点出发,连夜赶到了新项目所在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
“这条成昆铁路复线项目什么时候能全线贯通,就要看我们什么时候打通峨眉至米易段的这21公里。”叶辉言语中有一份跃跃欲试,他在幼年时就从父亲的描述中对成昆铁路无比熟悉……
成昆铁路由海拔500米左右的川西平原,逆大渡河、牛日河而上,穿越海拔2280的沙木拉达隧道后,沿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再溯龙川江上行至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
由于需要穿过四川盆地、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三个地理单元,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成昆铁路全线有500多公里位于地震烈度7至9度地区,其中通过8度和9度地震区长度有200公里,地质和地形条件极为复杂,随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岩爆、涌水、瓦斯等突发情况,当时被多国专家断言为“修路禁区”。
52年前,叶辉的父亲叶其清在祖国号召下,奔赴成昆铁路修筑一线,并全程参与了整条线路难度最高,长度最长的沙木拉达隧道建设,并和战友们一起用2年多的时间打通了这条位于大凉山腹地,全长6379米地质条件又异常复杂的隧道,有效保障了成昆铁路的通车。
成昆铁路完工后,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但荣誉的背后是老一辈铁路人不计代价的付出,在成昆铁路沿线有个令人心酸的景象:几乎每个新建火车站旁边都有一个烈士陵园或者墓地。
“我们这次负责的小相岭隧道全长是当年沙木拉达隧道的3倍多,而工程队中像我这样父辈曾经战斗在成昆线上的同事有很多。”叶辉告诉记者,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工程的难度,但都在接到任务后的第一时间赶到项目现场,因为大家都想再闯一闯这片带给他们父辈荣耀,也让父亲和战友们付出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的“修路禁区”。
“中铁隧道速度”的三个支点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和喜德县境内的成昆铁路复线小相岭隧道项目全长21.775公里,属于Ⅰ级高风险隧道;该隧道距离原沙木拉达隧道约30公里,地质条件复杂,Ⅳ、Ⅴ级围岩占全隧的65%,不良地质发育,隧道地下水丰富,工程涌水、突泥风险高。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要想掘一条20多公里的隧道,难度无异于传说中的愚公移山;但小相岭项目工作组进场后,当年数十万人大战成昆铁路热火朝天的场面在小相岭隧道再次出现:铺路、修桥、场平、建楼、绿化……
短短两个月时间,成昆项目部就在大凉山腹地的一片荒滩上完成了临建施工,主体工程准备就绪,前期掘进设备和配套设备也就位。截至目前,完成明洞开挖110米,暗洞掘进362米,斜井、横洞及平导掘进2516米,折合成洞1194米。
“这就是中铁隧道的速度!”目睹了这一切发生的当地人惊叹。
“我父亲和战友们都能凭着手里的钢钎大锤、数量不多的风钻等简陋的设备,按期把这条铁路打通了,现在有这么多机械化的设备,要是速度慢了说不过去。”小相岭隧道项目斜井开挖队队长王道勇告诉记者,“兵贵神速”四个字是父亲那辈铁道人就坚持的理念,传承到今天已经成为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跻身中国顶尖隧道建设队伍的“传家宝”,而现代化的装备则是支撑“中铁隧道速度”的基础。
“这速度一靠装备二靠人。”父亲曾经在沙木拉达隧道做后勤工作的调度员曾广文告诉记者,为了发挥人员装备的最高效率,工程队经常组织学习国内外标准化施工的成功案例,在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备机械设备和临建队伍、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同时,细化节点任务,倒逼工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装备和管理,“中铁隧道速度”还应该有第三个支点,那就是这支队伍传承下来讲规矩讲奉献的精神。据了解,这支小相岭隧道项目攻坚队伍中,许多人的父辈都参与过成昆铁路建设,他们凭借过硬的技术、出色的表现,成为了攻坚队伍中的技术、管理骨干,而他们传承自父辈奉献精神和“硬骨头”,也时刻影响着整支队伍。
传承“硬骨头”,发扬“新精神”
项目部小年轻李恒刚参加铁路建设工作的时候,曾经和参与过沙木拉达隧道建设的爷爷和外公讨论“硬骨头”这个话题,爷爷给出的答案是:“‘硬骨头’就是‘成昆线精神’,每一个参加过成昆铁路建设,每一个从沙木拉达隧道出来的人都有硬骨头。”
“那‘成昆线精神’是什么?”记者问。
叶辉想了想,带记者来到项目部展厅,指着上面的老照片回答:“责任、奉献、实干。”
“沙木拉达是老成昆铁路最长最艰险的隧道,而如今的小相岭又是新成昆最长最难的工程,我们觉得这是缘分,更是传承和责任。”李恒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将老一辈的成昆线精神升华成了小相岭隧道攻坚队伍的“三不”誓言:
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嘱托义不容辞;
面对复杂的施工难题绝不退缩;
面对超长的隧道和工期永不放弃。
“现在我们这些后来人回到祖辈、父辈战斗过的地方开始新的任务,感觉就像接过了他们的‘接力棒’,很光荣。”李恒说,“听说这条铁路修好后,从成都到昆明只要6个小时,我一定要带着家里人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