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出手”引发岛内猜测 继续挑衅只会刺激“武统”
作者:萧师言
26日,被台媒视为大陆在外交领域的一次“肌肉展示”——大陆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共和国(简称圣普)复交,这距圣普与台当局“断交”刚过5天。有岛内学者断言,两岸“外交休兵”已画上句号,只剩21个“邦交国”的台当局恐迎来雪崩式“断交潮”。前陆委会官员形容,台“外交部”驻外官员现在都是抱着“炸弹”在睡觉。面对窘境,拒不正视一中的蔡英文当局会改弦更张吗?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答案是否,大陆眼下的动作不过是“开胃菜”。
还未来及从监视辽宁舰编队的紧张中舒口气,26日中午,北京出来的消息再次令台当局遭受打击——大陆外交部宣布,大陆和圣普恢复外交关系。本月20日,圣普宣布与台湾方面“断交”,震动岛内。台“中央社”称,岛内学者表示,圣普与台湾“断交”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与大陆复交,说明两岸“外交休兵”已画上句号,两岸恐已进入“外交对峙期”。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黄介正分析说,台湾与冈比亚在2013年“断交”后,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大陆在蔡英文当选“总统”后,才于今年3月决定与冈比亚复交。两种情形有很大不同。
民进党当局迅速捡起老论调,指责大陆“打压”。台陆委会称,“中国大陆计划性操作一个中国原则,谋我‘邦交国’”,陆委会再度表达强烈不满与遗憾。台“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26日晚称,“我们高度遗憾与不满”。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吴秉叡声称,大陆和圣普复交再次证明这就是中国大陆的打压,“未来会更严峻”。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廖国栋表示,最担心的还是未来骨牌效应的发生,而且可能性非常高,各种信息显示,两岸紧张关系跟“断交”的数量成正比。
骨牌效应正是台湾所担忧的。最近两天,外媒传台湾在欧洲唯一的“邦交国”梵蒂冈将转而与大陆建交,引发岛内议论纷纷,以致台“外交部长”李大维26日在“立法院”表示,相关报道是“炒冷饭”,“了无新意”。台陆委会主委张小月26日在“立法院”称,针对现在21个“邦交国”,确保避免这样的状况再发生,“我们应该严防下一个、第二个圣多美的发生”。
在舆论看来,在蔡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甚至不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的背景下,再怎么“防”也是枉然。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圣普主动宣布和台湾“断交”,国际上都不认为这是单一事件,甚至把这件事和“九二共识”、蔡英文与特朗普通电话、特朗普有关一中政策的谈话等事件联系,预言台湾可能面临雪崩式的断交潮。台湾现在剩下21个“邦交国”,而且有好几个“邦交”不稳定,随时会出状况。比如巴拿马,早就想与大陆建交。另外,马英九执政后期,大陆外交官员曾私下说过,洪都拉斯与萨尔瓦多都曾向北京发出建交意愿,但当时两岸有“九二共识”,关系良好,所以北京告诉他们“现在不急”,给婉拒了。但蔡英文不同,她连承认是中国人都难以启齿,两岸关系急冻,这些摇摆不定的国家怎么会看不出来?
英国《金融时报》26日称,台湾正式的“邦交国”几乎没有什么金钱和影响力。21个“邦交国”的总人口仅为8400万。在位于台北市郊区的一栋“邦交国”代表聚集的办公楼里,一些人被圣普“大使”的突然离开震惊。贫穷的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的“大使”游黛姤说:“我们团队中的人变得不安,我们开玩笑说,我们都是行李收拾好了一半。”香港中评社称,台湾前陆委会副主委黄介正日前在研讨会上表示,这段时间,台“外交部”驻外官员都是抱着“炸弹”在睡觉。
对于蔡当局所称的大陆“打压”,《环球时报》记者26日采访的多名大陆学者均认为,这完全是推卸责任,企图转移矛盾。一名专家表示,大陆给了蔡英文足够时间去完成答卷,但她一直在两岸关系的定义上不肯明确表态,最近又主动跟特朗普通电话,这是台湾过去很多年都不做的事情,蔡英文打乱了两岸之间原先形成的政治互信基础。大陆已经仁至义尽,就不要怪大陆出手。“如果按台媒所说,这些都是‘亮肌肉’,那我们还有很多肌肉没亮出来。”
《中国时报》刊发社论说,台湾雪崩式“断交潮”可能难免,大陆军机在东海与台海周边演训也将成常态,会对台湾造成沉重压力。蔡政府强调要维持两岸和平稳定关系,也愿意与北京对话,却仍然拒绝一中意涵。同时,台湾内部“去中国化”企图明显增强,战略上倾向美国与日本的利益日渐明朗,再加上特朗普对北京态度趋硬更是火上浇油,台海发生军事危机的可能性已大幅升高。蔡政府若想化解“武统威胁”声浪高涨的压力,就必须跳脱“台独”党纲的纠结,戒断“法理台独”诱惑。同时,蔡政府还要主动避免成为特朗普挑衅北京的工具,一厢情愿“联美抗中”只会激化大陆内部支持武力统一的情绪,为台湾带来经济与安全的双重灾难。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被认为立场亲绿营的台湾民意基金会26日上午发布的民调显示,蔡英文声望为38%,比上月再下降3.4个百分点。“如果大陆武力攻台,您对台军保护(防卫)台湾的能力有没有信心?”对于这一问题,仅有9.1%的受访者非常有信心,19.9%还算有信心,29.2%不太有信心,37.3%一点也没信心。(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环球时报记者 谭福榕 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