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全球化进程的中国角色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贸易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图为客车和工程机械设备在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等待装船。 (新华社发)
2016年全球贸易状况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将跌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是过去15年来全球贸易增幅首次低于全球经济增幅。然而,中国在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入世15年的中国从分享红利到红利互动,不断引领全球化新进程,走向全球经济治理舞台的中央——
2016年全球贸易状况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将跌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是过去15年来全球贸易增幅首次低于全球经济增幅。“反全球化”思潮的蔓延推动各国贸易政策内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成为全球贸易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在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入世15年的中国从分享红利到红利互动,不断引领全球化新进程,走向全球经济治理舞台的中央。
经济不振导致贸易放缓
世贸组织7月份发布的《世界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2.7%,仅略高于2015年2.4%的全球经济增速。以美元计价,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为4.7万亿美元,下降6%。全球贸易量和全球贸易额之间的差异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暴跌以及汇率波动。
2015年,全球贸易向主要贸易伙伴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前10大贸易伙伴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52%,占全球服务贸易额的53%;前50大贸易伙伴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的93.6%,全球货物贸易进口额的91.1%,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的89.5%,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额的87.9%。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有所提升,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额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42%,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额占全球服务贸易额的36%。
此外,按世贸组织统计口径,全球迄今仍有效并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约有423个,其中最大的区域贸易协定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2015年这三大区域贸易协定的出口额为8.8万亿美元,进口额为9.6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出口额和进口额的55%和58%。其中,欧盟货物出口5.3万亿美元,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占比略有提高;北美自由贸易区货物出口占全球的14%,东盟占7%。
根据世贸组织9月底发布的最新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幅进一步下跌,仅为1.7%。对于2017年的全球贸易量增长预期,世贸组织则下调至1.8%。世贸组织认为,2016年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率将高于发展中国家,二者分别为2.1%和1.2%;在进口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将只有0.4%,发达国家为2.6%。
世贸组织的最新预测意味着,2016年将是15年来全球贸易增速首次低于全球经济总产出的增速。长期来看,全球贸易增速通常是全球经济增速的1.5倍,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全球贸易增速高达全球经济增速的两倍。世贸组织表示,全球贸易正面临增长大幅放缓的严峻考验。在“反全球化”情绪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这一考验尤为令人担忧。目前,无论从贸易角度还是从创造就业以及经济增长的角度,都必须确保当前形势不会误导各经济体实施恶化目前局势的政策。
世贸组织认为,世界经济不振是全球贸易放缓的根本原因,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增加了全球贸易复苏的不确定性,“反全球化”思潮蔓延更是推动各国贸易政策内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根据《世界贸易统计报告》,2015年10月份至2016年5月份,世贸组织成员新实施了154项包括进口关税、禁止进口、进口数量限制、复杂海关程序、当地含量要求和临时性进出口税费等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22项。从非关税壁垒看,截至2015年底,120个世贸组织成员累计通报技术性贸易壁垒约1.5万个,128个世贸组织成员通报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约2万个。从贸易救济措施看,截至2015年底,30个世贸组织成员累计发起1494项反倾销调查,8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111个反补贴调查,35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155个保障措施调查。《二十国集团贸易措施报告》也显示,二十国集团经济体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速度,已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从2015年10月中旬到2016年5月中旬,二十国集团经济体共采取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月均近21项。
中国举动赢得积极评价
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第六次贸易政策审议于7月份顺利结束。中国代表团介绍了自2014年7月份审议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贸易投资领域的新进展、主要改革和对外开放措施,以及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有关情况。世贸组织成员高度关注本次中国贸易政策审议,向中国提交了1955个书面问题,涉及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经贸领域的政策措施。
在此次审议中,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表示充分肯定,对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并为其他成员带来市场机遇给予积极评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改革步伐并未放慢。特别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得到成员支持,开放新举措得到肯定,“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广泛响应,在自贸试验区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得到了高度肯定。
世贸组织成员还积极评价中国为多边贸易体制建设提供的领导力,对中国2014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主办国、2016年作为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期间在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贸易便利化协定》早日实施方面展现出的领导力表示赞赏。
世贸组织成员还高度评价了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及对南南合作的促进。比如,中国给予33个建交并换文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免关税待遇,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加入世贸组织,2011年在世贸组织建立“中国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及其加入项目”。
在最新审议中,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经贸体制的积极评价和肯定比较多,对中国的关注也明显增强,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会议主席、中国香港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杨碧筠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审议会议为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贸易投资政策提供了良机。成员们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等表示赞赏。
满怀自信走上多边舞台
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周年的日子。加入世贸组织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显示,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0.51万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3.96万亿美元,约为入世前的8倍。15年来,中国攀越诸多“高峰”: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世贸组织认为,中国入世15年来,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推进全球经济稳步发展;以务实态度广泛参与世贸组织各项事务,针对复杂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满怀自信的姿态逐渐成长为国际多边舞台上的领导者。
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说,中国用过去15年的经历告诉世界,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可以带来巨大的发展和繁荣。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持续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货物和服务,促使很多国家的经济趋于稳定并实现复苏。中国的开放,对于当时中国的贸易伙伴来说极为重要。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领导力也在逐步显现。例如,中国一直在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从多边贸易体制中受益。中国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多边贸易平台。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正努力创建新的国际平台和工具,协助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并致力于维护国家间的稳定关系。
15年来,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世界因中国而精彩。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拥抱全球化新格局。(经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 陈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