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率先突破“垃圾围村”困局 一个世界性难题的浙江探索
*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国瑞 通讯员 孔朝阳)*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听取浙江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汇报,12月22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认真学习借鉴金华经验,在本地区选择3个以上代表性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
浙江的垃圾分类工作,频频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全国学习推广的典范。特别是在浙江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超过90%,4500个农村垃圾分类与减量省级试点村,每年减少垃圾40多万吨……2013年以来在农村试验推广的这项“绿色革命”,成效令人瞩目。
作为先行先试地区,浙江也较早遇到垃圾分类处置的深层问题。“全面实行垃圾分类,真正达到减量化、资源化要求,还需进一步探索。”省农办社会发展处处长邵晨曲说。
处理能力如何提升
随着垃圾分类制度全面推行和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我省各地的处理能力快速提升,日均有效处理垃圾近2.5万吨。
尤为难得的是,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有83个县(市、区)的4500个建制村,以更高的要求,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但在这背后,农村垃圾处理能力总体不足的短板也不容忽视。据省农办估算,全省农村日垃圾集中处理能力,仍有约30%的缺口;而从减量化、资源化这一高要求来看,仍有八成村庄需要努力。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终端分类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一些厨余垃圾、危废垃圾存在“先分后混”的尴尬。部分地处城郊接合部的村庄,厨余垃圾仍在焚烧或填埋处理,挫伤了农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令人欣慰的是,全力推进垃圾分类的浙江,正在加紧补齐这些短板。根据《浙江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我省正以末端分类处置促进前端分类长效推进,到2020年,50%以上市县将具备两种(含)以上生活垃圾末端分类处置能力。目前,省农办正积极推进已建成垃圾中转站、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等设施运行维护,加快谋划、建设果蔬处理中心,推进城区及周边农村果蔬垃圾、农作物余料、厨余垃圾等分类处理。
处理技术如何突破
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和处理技术至关重要。本着因地制宜原则,浙江各地农村探索出机器快速成肥、太阳能普通堆肥和微生物发酵处理等模式。尤其是机器快速成肥,更是浙江独有,截至今年底全省已配置700多台机器。
大量试点实践显示,这些模式较好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全省农村每年减少垃圾40多万吨。
模式虽好,仍需因地制宜地使用。在考察各地普遍选用的太阳能堆肥模式后,浦江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马深源发现,建太阳能堆肥房的方式,并不适合山区县浦江。“这种模式,在人口密集、垃圾量多的村庄较合适,但山区小村垃圾量少,堆肥时温度上不来,成肥效果很难保证。”马深源说,太阳能堆肥发酵后,“产出的有机肥是带水的,运输过程如何减少污染、农户是否接受这种肥料,都成问题。”
综合考量后,浦江选择机器快速成肥设施,每个乡镇设置一个处理中心,全县共有40多台机器,实现了农村地区全覆盖。“可烂垃圾经机器发酵,24小时就能成肥,而且都是干的有机肥,很抢手。”马深源说。
但这种模式并非“万能良药”。不久前到浦江调研的同济大学专家提出,“建一个处理中心动辄需要几百万元,想全面推广有不小难度”。
在垃圾分类处置过程中,处理技术也须引起重视。据介绍,部分农村垃圾处理终端的填埋场,规划选址不科学、防渗漏技术不过关;有的农村垃圾焚烧炉也有规划选址不科学、炉灶建设技术不过关的问题,导致垃圾集中处理后变分散污染为集中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我省正积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关键技术集中攻关,特别是加强生物发酵成肥、厨余垃圾处理成有机肥的多元化利用。明年,省农办准备举办农村垃圾快速成肥机器比赛,测试参赛机器的能耗、出肥等性能,以更好地推广先进技术。
处理经费如何保障
治理农村垃圾污染,最根本的是资金保障。
为突破资金瓶颈,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积极探索。据省农办测算,平均一个村每年共需垃圾收运费用6万元至10万元,这笔运行经费主要由县、乡(镇)、村三级承担。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各地处理经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仅靠政府投入难以为继。
金华市金东区为全面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市、区两级财政出资,以每村10万元的标准,为全区约450个村建设太阳能堆肥房,一次性投入约4500万元;以每人20元的标准,为全区20多万人购买分类垃圾桶,每两年更换一次。“这样的投入,尚在财政可承受范围之内。如果使用机器快速成肥,不算建设成本,每台机器光运行成本就要9.8万元一年,财政压力不小。”金东区农办副主任王瑞良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市场化动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走垃圾处理产业化之路。在桐庐,通过设备生产和技术研发,出产的有机肥,目前已在省内各大超市上架销售,一斤售价达6.6元,售出超过3万包,企业所得利润可反哺垃圾分类长效管理经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专家表示,由于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目前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各地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尽快培育资源再生利用市场,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形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