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她是我的第四位亲人
新疆网讯(记者范宁宁摄影报道)“我有一个汉族妹妹,除了儿子、儿媳、小孙女,她就是我第四位亲人。”58岁的维吾尔族大姐米娜娃·斯拉木提起她的汉族妹妹总是赞不绝口,她口中的汉族妹妹就是和她住在同一小区的成晓庆。
43岁的成晓庆和米娜娃·斯拉木是乌鲁木齐南门通信团旅游局家属院的一对好闺蜜。“我们几乎每天都通电话,聊聊一天的生活,这已经成为习惯了。”米娜娃·斯拉木笑着告诉记者。最好的“阿达西”
“阿达西”在维吾尔语里是“朋友”的意思,这句维吾尔语,是成晓庆学到的第一句维吾尔语。
“初次和米娜娃·斯拉木见面时,她就称呼我为‘阿达西’。”回忆起和米娜娃·斯拉木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成晓庆说,“当时我就想要和米娜娃·斯拉木好好学维语。”
从那以后,米娜娃·斯拉木就成了成晓庆的维吾尔语老师。“起初,由于嘴笨,发音不准或记不住,我只得用汉字标注,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维吾尔语。”
后来,在米娜娃·斯拉木的耐心指导下,从发音到音标,再到语法习惯等,成晓庆学到了很多。在米娜娃·斯拉木的鼓励下,成晓庆没事就跑到米娜娃·斯拉木家中串门,只为和她多交流,多学一些口语。如今,成晓庆已经能用维吾尔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了,“多亏了我这个大姐,有这个姐姐是我的福气。”成晓庆骄傲地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米娜娃·斯拉木还会给成晓庆讲一些维吾尔族的民族习俗,教她做维吾尔族糕点。“我已经跟姐姐学会了做巴哈力和玛仁糖。”成晓庆说。几乎每天都通电话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米娜娃·斯拉木和成晓庆同住在一个家属院,两人都是2005年搬到这个小区的。
1958年出生的米娜娃·斯拉木是一个单亲妈妈。“我儿子是开BRT公交车的,平时上班特别忙,媳妇是老师,小孙女9岁正在上小学,平时他们都挺忙的,我一个人住在这个小区,很多事情都是靠我这个妹妹来帮忙,买水、买电、修灯管、修水管道……平时我遇到任何问题,妹妹和妹夫马上就会来我家帮我解决。”说起汉族妹妹成晓庆,米娜娃·斯拉木大姐总是不住口地称赞。
“2014年5月份我家的房顶漏水特别严重,妹妹当时看到这个情况,赶紧帮我联系了社区,一起帮我修缮了屋顶。”说到动情处,米娜娃·斯拉木大姐流下了眼泪。
1973年出生的成晓庆是和平路片区管理委员会国际城社区工作委员会的一名工作人员,2005年搬到这个小区后认识了米娜娃·斯拉木大姐。说起她和米娜娃·斯拉木之间的姐妹情,成晓庆打开了话匣子,“因为我们住的楼是面对面,夏天的时候,我们俩打开窗户就会相互招招手,两个人几乎每天都通电话。生活中遇到什么心事也喜欢和她分享,她比我年长一些,遇到事情会给我出主意。”成晓庆说只要有时间,下班后就会到米娜娃·斯拉木大姐家去坐坐,聊聊天。
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高兴事,还是遇到困难,米娜娃·斯拉木和成晓庆都会想到彼此,就这样,她们一起走过了11年,如今,她们不仅是邻居,更是姐妹,也是整个小区的“榜样”。
【记者手记】
一直延续的姐妹情
采访是在米娜娃·斯拉木大姐家进行的,结束采访后,我和成晓庆一起下楼,刚出了门,成晓庆很自然地顺手就把米娜娃·斯拉木大姐家门口的垃圾提了起来。在成晓庆和米娜娃·斯拉木眼里,民族团结不是口号,而是每一天的相聚,每一次的倾诉,是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11年的邻居,11年的陪伴,这份深厚的民族姐妹情一直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