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相随 让城市发展更生态
12月25日,在小金大坝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拧桩、安支架、铺设光伏板。图为小金大坝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一角。 本报记者 徐中成 摄
阿坝
大坝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气质关键词 清洁
海拔3600米之上将“长”出17万块光伏板
□本报记者 徐中成
【看项目】
一般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大多修建在沙漠、草原等广袤土地上。而小金大坝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却建在平均海拔3600米、最高海拔3920米的大山之巅。这是阿坝州离太阳最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也是阿坝州今年建设的装机量最大的重点项目。
【出现场】
货车马帮接力运材料
“前看是谷,抬头是山。”这便是阿坝州小金县高山峡谷地貌的真实写照。
12月25日,从平均海拔2600米的阿坝州小金县城出发,沿着盘山公路拐过30多个弯,便来到了平均海拔3600米的美兴镇大坝口村山顶。这里是大坝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施工现场。
走进海拔3920米的四号区施工现场,40来岁的周连云和数十位工人正忙着拧桩、安支架、铺设光伏板。
大坝口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占地1400余亩,于今年11月3日正式动工。项目总投资4.5亿元,总装机量7万千瓦。其中一期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将在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明年3月并网发电。
为完成施工任务,工人们将在半年内安装8960组支架,拧60多万颗螺丝钉,安装光伏板17万多块。“最困难的,就是把8000多吨材料从山下运到山上。”项目负责人李科伟告诉记者,为抢抓施工进度,有公路的地方就用大货车运输,没路的地方,就用马匹、骡子等进行接力运输。目前,每天都有400多名工人和近百匹马、骡子在现场。
记者发现,因施工挖开的草皮,并没有被破坏或扔掉,而是整齐地摆放在山边。“工程结束了,还要恢复草皮,确保不破坏生态。”李科伟说。
为什么要把项目建在高山上?“大山顶上离太阳更近,相对开阔,也不占用林地、耕地。”小金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信息化局局长黄河说。
【品气质】
打造省级清洁能源基地
阿坝州发展改革委能源科科长李文渊
安装1平方米光伏发电系统相当于植树造林100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是优质的绿色清洁能源之一。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日照强度大。依托水、光、风等资源优势,阿坝州积极推行水、光、风互补,全面启动太阳能、风能发电并网规划,着力构建多元、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省级清洁能源基地。
对此,阿坝州一方面严禁开发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以下水电工程,限制开发重要径流和水源地水能资源;另一方面规划光伏场区53处,装机总量553万千瓦;规划风电场区30处,装机总量232万千瓦。“十三五”末,力争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200万千瓦,新增风能发电装机50万千瓦。
乐山
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
气质关键词 环保
解决垃圾围城水泥厂“吃垃圾”
□本报记者 吴亚飞
【看项目】
“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是利用水泥窑炉独特的热工环境,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被誉为“城市净化器”。峨眉山市峨胜水泥集团投资1亿元建成该系统,在今年10月投入运行,日均无害化处理垃圾250吨。
【出现场】
生产管理全自动化
几台环卫车辆开往无人值守的厂房,自动感应门快速升起,车辆进入后又自动关闭。放眼四周,园林绿化带依厂区而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垃圾处理区。
这里就是位于峨眉山市罗目镇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现场。进入厂房,既嗅不到异常气味,也看不到残留废弃物。在密闭的垃圾堆放区内,一只机械手正将垃圾转移到破碎机,另一只机械手再将破碎后的垃圾转移至气化炉内进行焚烧。
水泥厂不但“吃”掉垃圾,还将完全焚烧气化后的热气送往水泥窑系统分解,水泥窑的高温和碱性环境能够杜绝二噁英的产生;燃烧过后的灰渣还可直接输送到水泥生产线生产出水泥,实现“垃圾变宝”。“这也解决了峨眉山市面临的‘垃圾围城’问题。”记者了解到,去年,峨眉山市与峨胜水泥集团签订了30年垃圾处置协议,由峨胜集团出资引进先进技术,对峨眉山市全域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无害化处理。“相较于传统的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场,这种方式成本提高了三分之二。”项目相关负责人说,为保障项目的日常运营,峨眉山市政府每年将“自掏腰包”约2000万元。“我们看重的是环保效益。”峨眉山市市长吴小怡说。
再算一笔“环保账”。整个系统占地15亩,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而建一个垃圾填埋场至少需占地400亩,空气、水、土壤受影响面积达上千亩。同时,该项目生产管理全自动化,垃圾系统完全密闭,工作人员在洁净的操控间内进行可视化操作。
【品气质】
为城市配备“环保中心”
峨眉山市市委书记陈长明
作为旅游大市,峨眉山市大力围绕“旅游”调产业结构、促转型发展。今年,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统投入运行,是峨眉山市进行“绿色改造”的重要一步。该项目为整个城市配备了一个“环保中心”,消化城市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和有害品,是促进城市绿色环保发展一种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遂宁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气质关键词 自然
城市如“海绵”大雨小雨都不怕
□本报记者 袁敏
【看项目】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在去年成功进入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名单后,遂宁一直向着这一理念进发。在为期三年的试点期中,遂宁预计投入58.28亿元,在主城区25.8平方公里的试点范围内,完成7大类共346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
【出现场】
路面暗藏“秘密武器”
“雨水井盖要低于路面,开口要朝同一个方向。”在遂宁市嘉禾东路39号大院的施工现场,来自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罗国富不时提醒工人。39号大院是遂宁正全力打造的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工程,多种新工艺在小区得以应用:5米宽的彩色透水路面、高分子复合材料雨水篦、道路雨水口“微创”改造……
这个老旧小区改造难度不小:地势低洼逢雨必涝,雨污混流面源污染严重,路面破损基础设施差。整个片区的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两套独立系统需要重新设计,真正实现雨污分流。
“现在这路面可不一般,暗藏多种‘秘密武器’。”罗国富介绍,透水路面共有路面保护层、透水混凝土、碎石层、过滤土工布四层组成,其中还埋设了与雨水管网连通的导流盲管,“地面和地下的雨水综合处理系统,不仅彻底解决片区内涝,小雨出行连鞋都不会湿。”
海绵城市建设属于前沿课题,在全国范围并无成熟模式可循。在遂宁的两年试点中,对多种施工工艺的“微创”改造从未停止。比如改透水砖为彩色透水路面,“观察去年铺装的透水砖,发现透水率不高,地面颜色也不好看。”罗国富说,彩色透水路面可以自由搭配颜色,与透水砖相比每平方米还可节省30%的成本。
“我们多做些试验,后续跟进的城市就多一些参考,少走些弯路。”罗国富说。
【品气质】
城市因“海绵”而美丽
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 唐静
将一个几无参照的概念化表述,因地制宜地具化为城市街巷中的真实存在,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这是遂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两年来的最大贡献。
“遂宁因海绵而美丽。”这是我在多种场合常听到的一句话。试点两年时间,已有北京、珠海、昆明、重庆等多个国内城市以及省内多个市州到遂宁现场取经。这意味着遂宁的城市形象被重新定义,被赋予了城市新气质。
打造 “国家海绵城市典范”,是遂宁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总目标。目前,遂宁已累计开工214个项目,竣工63个项目,到今年底,将完成三年总任务的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