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家长千里迢迢陪读,怪谁
家长的行为是社会现实在一个个家庭里的投射,事关农村人口减少、教育政策调整、寒门子弟上升渠道狭窄等诸多方面。
----------------------------------------------------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最近几年,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家长陪读”。有的学校就有近三分之一学生的家长在“陪读”,而在著名的“高考工厂”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陪读家长更超过学生的一半。
家长为何要千里迢迢去“陪读”?细究下来发现,这固然与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回落、各地撤点并校有关,但最关键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与中国人重视教育的渊源一脉相承。
现在的农村,家长大多在外地打工,但很多城市,有着严格的户籍政策,孩子在父母打工的地方无法顺利读书,只能留守家乡。这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可并不那么好管,打架、旷课、早恋、玩游戏……为了让他们安心读书,父母除了租房“陪读”,似乎也别无他法。
承载巨大压力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实会更高。很多父母有这种想法——我们为了你连工作都不要了、连家庭都不顾了,你可一定要争气啊。他们甚至不要求孩子干一丁点儿的活,“包圆”了孩子的生活,哪怕连内衣、袜子都不用孩子自己洗,只求孩子认真读书,有一个锦绣前程。
可家长越是如此近距离关怀,越会磨蚀掉孩子们本该在青春期培养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多从“陪读”家庭走出来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啥都不会干。还有些“陪读”家长更为过分,甚至会直接插手或干涉学校的正常教育,动辄就到学校找老师“理论”,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家长们互相攀比、追赶的心理,也是造成家长“陪读”的重要原因,这姑且可以称之为“陪读文化”。在文化闭塞的乡村,张三家若能在镇上陪读,李四家不去,这就是“没本事”的表现。这就跟去镇上买房子一样,也是乡间必须追随的风气。
我从来不认为乡村学校的衰败、家长带着孩子辛苦“陪读”,只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说到底,家长的行为是社会现实在一个个家庭里的投射,事关农村人口减少、教育政策调整、寒门子弟上升渠道狭窄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在重塑家庭生活模式、教育模式,甚至伦理。
家长固然要改变盲目攀比、过于望子成龙的思想,但说实话,家长的转变很难靠自觉,这需要依靠社会的发展与一定的政策支持,尤其需要地方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要顾及现实与人情,要有温度与温情,不能过于武断与顽固。例如,在执行撤点并校政策时,可否在交通不便之处,仍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可否增加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倾斜力度,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读好点儿的中学?可否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将更多学生分流到职业教育?
总之,多给这些寒门子弟一点关爱,多给他们打开一条未来的路,多一个上升的阶梯,他们与家长可能都不会如此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