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跨海工程开工 海上“风筝”将成新坐标
深中通道跨海工程采用东隧西桥方案,线路全长24公里,总投资460亿元,是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效果图)
原标题:深中通道跨海工程开工 海上“风筝”将成新坐标!
深中通道跨海工程采用东隧西桥方案,线路全长24公里,总投资460亿元,是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表示,深中通道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对未来自贸区的建设也有巨大的助力作用。
深中通道跨海工程开工
线路全长24公里总投资460亿元
昨天上午,在珠江口浩瀚的伶仃洋海域,9艘庞大的船舶聚集在一起,场面非常壮观。随着响亮的船笛鸣起,4艘蓄势待发的抓斗挖泥船和耙吸船开始作业,深中通道跨海工程西人工岛正式开建。
主体工程西人工岛先行开工
深中过江通道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是“隧、岛、桥、水下互通”的四位一体集群工程,是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此次先行开工建设的就是位于桥梁和沉管隧道过渡区的西人工岛。西人工岛位于矾石水道西侧,东侧与隧道衔接,西侧与伶仃洋大桥非通航孔引桥衔接,人工岛轴线长度625米。作为主体工程的重要环节,西人工岛不仅是沉管隧道首节管节对接的前提,还承载着隧、桥快速交通转换的重要功能。
据介绍,西人工岛岛长为625米,呈风筝形,最宽处456米,陆域高程为4.9米,海域使用面积为25.3万平方米,其中人眼可见的岛体面积13.7万平方米,岛体面积相当于19个国际标准足球场。按照设计文件,西人工岛从今年12月开工,建设工期为70个月。
海上“风筝”将成新坐标
为尽可能减小阻水效应,西人工岛岛形采用了分水效果较好的菱形,形似中国传统的风筝。从设计图上看,桥梁段构成了风筝线,枢纽立交轮廓就像线盘。“箭头”造型建筑内空,中央用作监控室,两翼作为设备用房。未来,人们无论在周边,或乘飞机或驱车到达该地区时,都能从不同角度看见通道桥梁和人工岛。
未来将在西人工岛设施隧道建设管理站、救援站、通信站等必要的运营管理设施,以及路政、交警和消防执勤点等。岛上建构筑物主要包括主体建筑、风塔、直升机停机坪等,并配套建设办公楼、宿舍等管理用房以及各类配套用房。岛上设环岛路,主要满足消防救援以及运营期巡视要求。西人工岛东北侧设救援码头一座,长度为65米,宽度为24米,可停靠200吨救援艇船。
在灯光的作用下,人工岛的形象会不断发生变化,成为千姿百态的大型海中雕塑,为珠江口航行船只指引航线。建成后,西人工岛不仅成为伶仃洋上一道优雅的风景线,还将成为珠三角、广东乃至中国的新坐标、新景点和新符号。
项目建设难度超过港珠澳大桥
深中通道作为连接珠江两岸战略性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历经13年之久。2002年开始项目前期论证工作,2004年正式启动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研究工作,2008年开展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2015年12月,深中通道项目工可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深中通道项目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界级“隧、岛、桥”集群工程,其中8车道特长海底沉管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此外,还要面临主跨1666m超大跨度海上悬索桥建设;离岸深水人工岛快速成岛、钢圆筒入岩难度大;地下互通立交、海中钢围堰深基坑开挖、支护、防渗技术难度大;隧道运营里程长,交通量大,货车比例高,运营安全、防灾救援难度大;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海陆空三维视点多,工程景观设计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从施工技术难度来看,比港珠澳大桥更难。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表示,项目8车道特长海底隧道目前世界上尚没有先例,海中特大跨径悬索桥国内设计、施工经验也非常少,项目工程规模宏大,建设条件异常复杂,技术难度大,景观要求高,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的又一巨大挑战。
深圳至中山过江时间将压缩到20分钟
深中通道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起自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约7公里的特长海底隧道穿越机场支航道及矾石水道,经中滩西人工岛桥隧转换后,再以特大跨径桥梁方式跨越伶仃西航道及横门东水道,最后登陆于中山市马鞍岛,与中开高速公路对接。线路全长24公里,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项目概算总投资约为460亿元。
深中通道的建设将大大缩短珠江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缓减虎门大桥等过江通道交通压力。项目建成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深圳、粤东以远地区的过江时间从目前2小时缩短为20分钟左右,直接连通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这不仅对突破城际交通瓶颈发挥巨大作用,还将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表示,深中通道对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对未来自贸区的建设也有巨大的助力作用。(记者徐兴东严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