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穿梭巴士”2016年运输量突破135万标准箱
央广网广州12月29日消息(记者周羽 通讯员李鸿斌 梁雅丽 唐旭妍)记者从广州港集团了解到,为支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广州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重点用于扶持集装箱运输和航运业务创新等项目,2016年广州市已安排了4500万元对上年度新增外贸班轮航线、外贸班轮箱量增长、内贸班轮箱量增长、进出口企业完成箱量和铁水联运完成箱量等业务突出企业进行奖励。明年,广州将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在今年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集装箱运输扶持奖励的力度。
南沙港区崛起 穿梭巴士应运而生
2004年9月,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成为珠江西岸唯一的大型深水集装箱港区,一举改写广州港没有海港的局面。广州港南沙港区位于珠江西岸的出海口,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具有优越的岸线资源,是珠江西岸唯一的大型深水港,也是珠三角集装箱货源生成地的中心。以港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聚集着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等10多个大中城市,区域内公路和水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珠三角大量的进出口货物为港区集装箱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货源支撑。
随着港口腹地经济持续增长,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改善,南沙港区国际、国内班轮航线的不断增多,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得到较快提升。为解决南沙港区与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中小码头之间市场驳船班期不准、随机性大以及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南沙港区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助推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干线港的建设,2006年7月,广州港集团组建了往返于南沙港区和华南地区各主要中小码头间的公共驳船运输平台——广州港“穿梭巴士”,着力打造以南沙港区为中心的水路集疏运网络,为进出南沙港区的班轮公司和货主企业提供公共、定期、经济的驳船支线运输服务。十年来,作为穿梭于南沙港区和华南地区各主要中小码头间的公共驳船运输平台,广州港“穿梭巴士”立足于方便客户,降低市场物流成本,为珠三角区域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提升珠三角区域企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南沙港区的综合竞争能力,成为粤、桂、琼等省区联通世界的纽带。
口岸单位强力支持 十年发展成绩斐然
海关、国检等口岸单位强力支持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通过通关改革新措施的先行先试,为“广州港穿梭巴士”增加了特色:一是借助于“舱单互认”的通关模式,所载运的货物进出黄埔和南沙关区时,货物舱单只要获得一关认同,另一关也即认可,大大为客户节约了转关时间;二是对珠三角各支线码头,在采用“WGO水闸”运输的模式下,穿梭巴士船舶被视同为南沙港区的延伸堆场,客户货物登船后即认同进入南沙港闸口,大幅为客户减少了陆运堆场进闸手续;三是穿梭巴士采取“舱单分流”的模式,将无水港视为南沙港区的延伸,对进口货物舱单进行分票“分流”,货物可在目的港申报、清关、放行,如同南沙大船到了货主家门口,大大减少了货物在港区滞留的时间。
自2006年7月首次开通南沙-黄埔线后,穿梭巴士以每年增加3-5条支线的速度,迅速布局珠三角各码头,至今网络已全面覆盖黄埔、东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佛山、惠州、清远、梧州、洋浦、钦州等地区各主要码头,通达珠三角以及广西、海南等省区,总开通支线达54条,其中外贸支线38条,内贸支线16条。年运输箱量也从2007年的7万标准箱,猛增到2016年的135万标准箱,十年间运输规模翻了近20倍。以南沙港区为中心的水路集疏运网络正逐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广州港集装箱业务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目前穿梭巴士已成为马士基、地中海、太平船务、中远海运、中谷海运、安通物流等国内外知名班轮公司压缩成本、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的最佳合作伙伴。2016年,穿梭巴士为东莞建晖纸业配送纸柜超过17万标箱,为玖龙纸业配送纸柜超过24万标箱,免除了工厂用拖车提货的不便,既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物流成本,又减少了碳排放,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据测算,穿梭巴士严格遵守环保公约,相对公路运输,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两万吨。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海关通过创新监管模式、顺势监管,为客户提供便利的监管措施,促进广州港外贸业务实现了新的突破:新沙码头作为国内四大整车进口口岸之一,在沿海各港口外贸进出口汽车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完成25.9万台,其中进口净增长933台,实现了逆势增长。对“穿梭巴士”开展“一关通”舱单互认业务,共完成22446标准箱,同比增长19.71%。海铁联运业务完成约4万标准箱,实现双位数增长;散改集业务完成20万吨,并开通了长沙、昆明、韶关三条铁路班列。黄埔海关在黄埔老港设立新的堆场监管区,并提供H986机检设备,满足了黄埔区外贸出口的需求。据统计,2016年广州港共新增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12条,预计2016年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68万标准箱,其中南沙港区可完成集装箱量1260万标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