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驻台机构明年改名 大陆强硬回应:勿给台湾发错误信号
作者:林曦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林曦】日本驻台机构28日宣布,从明年元旦起开始更名,在名称中加入“日本台湾”四字。一些岛内政客把它看成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与台湾“断交”后,日本的“雪中送炭”,绿营更宣称这是台湾一次“外交大突破”,是摆脱一中原则的首部曲。对此,中国大陆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8日表示,大陆对日方的“消极举措”表示强烈不满,敦促日本坚持一中原则,并已为此向日方提出交涉。
日本驻台机构“公益财团法人交流协会”28日宣布,自2017年1月1日起将改名称为“公益财团法人日本台湾交流协会”,今后将扮演日台间的桥梁,尽心竭力使日台关系更上一层楼。台湾“外交部”随即发布新闻稿称,新名称明确反映该协会在台工作的实质内涵,印证台日关系继续朝正面方向发展,“外交部”表示欢迎。按照台“外交部”的数据,近年台日关系发展密切,日本是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台湾则是日本第四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方贸易总额达579亿美元。此外,双方人员往来日益频繁,2015年互访人数为530万人次,今年应该能够突破600万人次。
亲绿的自由电子报称,日方表示,“交流协会”改名理由是“时代变了”。首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和台湾的实务关系并不频繁,但最近各领域来往密切;其次是最近日方曾在台湾进行民调,发现知道“交流协会”是什么的受访者只有10%,不知道的高达80%。自由电子报称,此举为1972年台日“断交”后“交流协会”创设以来的最大突破,也显示日本重视对台关系的决心。
“中央社”28日回顾称,台湾与日本1972年9月“断交”,同年12月日本成立“财团法人交流协会”(简称“交协”),台方成立“亚东关系协会”(简称“亚协”)”,作为双方事务沟通与互动的平台,继续维持经贸、文化交流及技术合作等非政府间实务关系。当时日本政府希望的名称是“日本交流协会”,但蒋介石要求用“日华交流协会”,日本不同意,最后只以“交流协会”为名。之后“亚协”陆续在东京、大阪、福冈、横滨、那霸和札幌六地,“交协”在台北、高雄两地设立了办事处。“中央社”说,“亚协”虽然属于台湾“内政部”登记的人民团体,实质上则由台湾“外交部”及“经济部”派人组成,执行“外交部”对日相关业务。
熟悉台日关系的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学者蔡增家分析称,“交流协会”改名,是台湾对外“正名”的重要里程碑,但实质上能否转化为具体的“外交关系”上的提升,尤其未来台日高层能否互访,是重要观察指标。民进党“立委”姚文智称,国际间如果能逐渐“正名”,凸显台湾的识别,“百分之百欢迎”。“立委”李鸿钧提醒说,不希望因此触动对岸敏感神经。前驻日代表许世楷建议台湾“亚东关系协会”和在日本的联络点“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趁机一并“正名”,“外交不能只想维持现状”。日方则称,这是台湾的事情,但是否会发生政治上的冲击尚待评估。
“中央社”注意到大陆态度强硬。华春莹在28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一中一台”或者“两个中国”的企图;敦促日方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确定的原则和迄今向中方所做的承诺,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要向台湾当局和国际社会发出错误的信号,不要给中日关系制造新的干扰。
联合新闻网28日评论说,“外交”一向讲求互惠互利,日本虽将其驻台单位加上“台湾”二字,但台驻日机构的名称却仍然未动,依旧是“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由此可见,此举只是日本应台湾社会的“内需”做给台湾人看的政治举动;对日本内部而言,日本政府并未改变,对台关系仍然不脱一中架构。文章说,从现实看,台日关系仍须通过“日本交流协会”及“亚东关系协会”的民间白手套进行,前者纵使改名仍然无法摆脱其民间性质。此外,台日关系长期处于“不对等”状态,日本驻台人员享有“外交人员待遇”,但台北驻日官员却无法享有“准外交人员的礼遇”,连最基本的“外交”车牌,日本政府都吝于给予。台湾当局虽然屡次争取,但日本都以双方无邦交来推辞,“不能把日本的一点‘菜尾’当成外交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