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凭什么就比《致青春》高级了?_风闻
观察者网用户_208311-2017-12-18 17:35
最近的朋友圈,已经被冯小刚的《芳华》霸屏,只有余光中之逝恍然截取一隅。
我的中小学同学们,纷纷感慨“青春之死之绚烂”,叔叔阿姨们,主要还是阿姨,则把严歌苓认作了“别人家的人生”。
只是身边左翼文学小圈子的朋友,纷纷保持沉默。
真是很玩味。
我是点映的时候,就迫不期待跑去看了。是日新华路上海影城的N号厅座无虚席,观众年龄从20+到60+。
在这个年龄段里,冯小刚用《芳华》做到了老少咸宜。
作为中国最成功(不是虚指)的商业片导演,冯小刚对电影语言的驾驭能力堪称工整,整部片子对观众来说,几乎不会出现镜头语言上的误读。
所以会发现,对电影的褒和贬,分歧仅仅在于,“冯小刚和严歌苓的青春到底是不是我的青春?”
举个例子:
某网友带22年军龄的父亲去看了,“以为他会喜欢这部“军旅题材”的电影,以为他会回望自己的青春,看到感动。谁知他并不喜欢,评价说‘胡编乱造’。”(《<芳华>是冯小刚严歌苓们的芳华》)
有60后的长辈评价说,《芳华》整个的逻辑起点就有问题,那个年代劳改犯的后代怎么可能进部队文工团?
然而写实主义从来不是普通观众看电影的追求,更何况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大部分观众出生之前。
那位网友在另一篇公号文章中就说,自己三个月之后二刷哭“湿了五张面巾纸”。
她属于被感动的大多数:
虽然样本有限,仍呈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事实:真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颇有微词,80一代至今的观众一片叫好。
这也是为什么流传度最广的标签是跟着赵薇电影走的——“冯小刚版‘致青春’”。
但在中国影迷圈儿看《芳华》显然看《致青春》有逼格,更“高级”,因为冯小刚工整地呈现了,如何利用“政治化符号贴片”,为一个着实庸常的故事添加光环,用文艺的滤镜,保护了问题不小的价值观。
依靠电影里无处不在的,以“祭奠”口吻呈现的符号:文工团、毛画像、样板戏……冯小刚呈现了一个清晰的二元对立结构:时代-个人/崇高-欲望/压抑-解放。
冯小刚说电影里那个鲜红的西红柿,是他对童年的美好记忆。与这抹浓艳的红色形成对比的,是绿色的军装。
但这些符号,没能让经历过那一时代的老观众入戏,反而让一批年轻观众仿佛在“历史中找到了自己”。
与其说这是历史背景,借用戴锦华的概念,不如说这是历史的景片。
电影中的历史是抽离了历史的历史,是为了成就“时代殉道者”的形象,而不得不出现的,骇人的景观。
除此之外,对于那段历史本身,我们没有获得更多刻板印象之外的理解。
对善良的观众冲击最大的,是表层故事呈现的好人统统没好报。
雷锋式的刘峰残了,内向善良的何小萍疯了,戕害他们的锅甩给了战争和英雄主义,以及和平年代的城管,而在他们的芳华年代实际执行侮辱(扇耳光、撕衣服)的人,则受困于中产阶级的忧伤——老公太忙,没空陪我。
从这个角度来说,《芳华》精致地呈现了,能让最多人心安理得的结局:
两个被时代损害的人要靠自我修炼出的内心平和,变成女作家笔下自我积淀和宣扬人性光辉的创作材料,而作家始终美丽,全身而退。
虽然冯小刚曾批评观众素质低,但显然,以知识分子自居的创作者,也没能力更好的动用历史,讲述一个“被损害的个人”之外的,没那么单薄的故事。
何小萍偷穿军装拍照被抓,却闭口不解释。这本来在剧情内部逻辑就足以澄清,因为照片是要寄给劳改犯的爸爸。
国内某知名影评人二刷之后认为:“种种意外发生于正常的世故环境中,看来是命运的捉弄,实际上是每一幅青春躯体的个性使然。”
个性??
看到这位的断语真是惊呆了。
很多批评把冯小刚和严歌苓定位在伤痕文学的局限性,但千禧一代影迷并没有历史包袱,依然获得了极大共情。
上述前辈甚至在身体层面产生了共鸣。
影评人隐微地批评观众,不要用小时代的青春观看狭隘《芳华》,但实际上,小时代,就是列位潜台词里推崇的“被损害的个人”的合集。
所以这种批评基本属于自己挖坑,看着别人掉进去被埋。
在短暂的中国电影商业化历史,已经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收割期。
《芳华》带来的巨大共情,并不在于自卫反击战,或所谓不能说的历史,还是来自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青春记忆。
只不过,战争带来的伤害,比堕胎带来的伤害,看起来高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