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三)_风闻
李非ABC-2017-12-19 14:18
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三)
李非
计划经济的活力,一直是现在人们垢病的问题。当时,《参考消息》是许多人可以订到的。记得《参考消息 》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由于美苏争霸,有许多美国人最关心苏联计划经济的活力和动力问题。于是美国人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列宁设计和制造了苏联这辆火车,斯大林驾驶了这辆火车,赫鲁晓夫发现这辆车有问题,勃列日涅夫发现这辆火车不用驾驶,自己就会走。这个笑话就是谈计划经济的动力问题的。美国人很奇怪,没有金钱的强烈刺激,计划经济那里来的活力。特别是与美国直接对抗的苏联军事工业,只要美国人有一种,苏联人必造同样一种,甚至比美国的更好,更价廉,因此数量更多。
当时有这样一个事件:一个苏联飞行员驾驶最先进的,西方称为“狐蝠”的米格25战机叛逃到日本。美国军事专家把这架飞机拆开一看,大吃一惊。飞机蒙皮居然很大部分是铁制的,如果美国用这样重的材料,这架飞机根本飞不上天。而苏联却用如此低劣的材料组装如此先进的飞机,造价成本至少省了三分之二。最后美国专家的结论是:苏联的系统工程技术远远领先美国。计划经济的活力其实就在于此。小到一个产品,大到国家经济管理,其实都是系统工程。局部的先进不代表整体的先进。先进的系统工程管理技术,能够把不同质的东西进行最佳组合,从而在整体上取得最优效果。
为了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活力问题,还有一些美国人分析:计划经济的驱动力是多元的,即有政治思想教育,也有局部经济刺激,如人的荣誉感、社会地位等等。总而言之,苏联能与我们争霸世界,必然还是有内部驱动力的。照我看,美国人只理解单一的金钱刺激,不理解其它种类社会的多元刺激。例如,文革中出来的陈景润,他搞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与金钱刺激完全无缘的东西。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给了他一个吃穿不愁的基本条件,尽管这个条件非常简陋,但他可以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基本生活了,就可以废寝忘食地搞他自己纯粹出于个人兴趣所痴迷的事,干到疯狂也没人管。现在的环境下,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苏联当时的体制,其实也就是有无数这样痴迷于个人爱好的人才,在生、老、病、残有依靠的条件下,就只干自己喜欢的事。
其实,任何一家工厂,一个公司,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只要管理者尽心尽责,没有搞不好的。当时某市有一家铸钢厂,长期完不成计划任务,问题成堆,俗称“老大难”单位。结果从部队转业一个团长,到那里当党委书记兼厂长。他对这个工厂的业务和技术是一窍不通,在部队就是个纯粹军事干部。但到工厂后,他打着背包到车间,和工人同吃同住一年多,完全打成一片,一起干最脏最累最苦的活。最后摸到了工厂搞不好的症结,没用多久就扭转了局面,后来年年先进,工厂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全上去了,生产的产品全国抢着要。这家小工厂成为全国先进。
这让当时的我们知道一件事,一家工厂产品越单一,越容易把该产品的种类、质量、批量搞上去,在当时计划中的市场有好的销路。这个道理在现在也基本是对的。如中国现在的工程机械生产能力超强,但就是有心脏病。工程机械的心脏是液压元件。这个就是过不了关,这和中国航空发动机过不了关是一样的。结果中国工程机械订单数严重依赖日本和德国液压元件的生产能力。某大型中国企业向德国生产企业提出,我们给你投资扩产,让你的产能大幅扩大。但德国企业家苦笑,说设备可买,几十年在厂里工作的优秀技术工人是买不到的。这些工人就是有一个几十年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就干自己专注的工作。好产品就出来了。对于这个,急功近利,重赏之下也只能出蛮夫。成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