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英雄叙事的重构_风闻
遥远的桥-组织编号是个除不尽的质数。2017-12-20 21:55
老实讲,在电影院坐下来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控诉体制压抑人性的“伤痕文学”作品。但看过以后发现其实不是。
我选了一个中午场次,巨幕版的,本意是想好好欣赏一下那个6分钟长镜头。坐下来才发现前后左右居然有很多头发花白的老人,心中暗笑,谁说大爷大妈只会跳广场舞?
两个小时的电影看完,感觉这片儿不像冯小刚拍的啊。冯氏煽情踪影全无,从头到尾,描述很冷静,表演很克制。唯一算是煽情的,可能就是文工团散伙儿那段,但这一段看的时候,觉得冯导似乎也没想打动谁,就是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告诉观众,仅此而已。
这部电影招得各路影评意见纷呈,每个人都从这片子里看出一堆可说的,可能也跟电影这种叙事风格有关。但你说冯小刚真正想表达什么?我觉得他根本就放弃了对观众的引导,就是记录,用一种很美的电影语言,把难忘的部队青春记录下来,把他那一代人的经历最大限度地还原给观众。所以,这片子看着确实太碎,但一点不拧巴,所有人,所有事情和冲突的发生,都很自然,就是一种正常的互动结果。刘峰因为抱了丁丁接受政治部调查,太正常了,丁丁举报的就是你耍流氓啊,人家可不就得查你耍流氓的细节么。何小萍装病不想跳舞,政委用“捧杀”的方式逼她就范,然后轰走去医院,也很正常啊,文工团就是用歌舞节目服务连队的,你不想干受到组织处理没啥说的。就连对城管的描写,也谈不上丑化,说城管代表了“人性的至恶”,我觉得这样的评语其实很无语。这部从头到尾没有高潮的电影可能是冯小刚最不在乎观众感受的片子了,要是最后大卖,那可真是“站着把钱挣了”。
下面跳出《芳华》说点别的。冯小刚这一代人,差不多算是60后,他们没有赶上文革,文革的时候他们都还是吃粑孩子屁也不懂充其量吹个避孕套当气球玩儿,但他们经历了新中国正统价值观瓦解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极其令人不舒服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所有前三十年宣扬的革命英雄主义、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等这一切,统统在金钱的面前不堪一击乃至溃不成军,他们不像文革那一拨年轻人,那一拨人是理想破灭,他们则是在理想根本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就虚无了,拜金了。冯小刚的电影里有很深的王朔印记,而王朔就是用一种真小人的文字,狠狠地,反复地打击传统高大全的英雄叙事,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个真小人的自由世界,让所有原来根本见不得人或者不容于主流表达的小私思想流行泛滥并价值观化。这个东西在刚出来的时候是带有一种强烈的报复快感的,迎合了普罗大众对于长期政治宣传的厌倦以及对极少数先进典型的促狭和嘲弄。表面上是承认自己当不了雷锋,骨子里则是沾沾自喜于自己占了多少便宜挣了多少人民币,你雷锋,你先进,你端着去吧,我吃香喝辣泡妞去。
这种反英雄的文艺范式从90年代初开始持续至今仍未消散,甚至形成了某种潜意识里的政治正确,似乎谁一提革命英雄主义就会被人当二傻子看待。这种影响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我们所有耳熟能详的本土英雄形象几乎全部是前三十年塑造的。改开之后的国产电影则基本分化为伟人和小人(物)两大系列。我们把毛主席和周总理乃至开国元勋们拍了一个遍(这些是谁也挑战不了的真英雄),同时用陈佩斯、梁天、葛优这类可以用任何形容词来形容但绝对和“男子汉”、“英俊”挂不上钩的“丑星”诠释中国老百姓的普通人生。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人对英雄叙事的需求和追求是不可能从根本消除掉的,这是再丰厚的物质也满足不了的精神层面的需要。《战狼2》的热卖,其实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老百姓对于这类题材的本土文艺作品已经饥渴到了何种程度。
冯小刚应该是知道这些的,因为他自己就从身体力行的真小人发展成为一个“谈钱多俗啊”的精英,他已经完成了物质积累,同时也厌倦了帮助他完成物质积累的“善良小人物”的塑造。但他很小心,他不愿意拍不接地气儿的英雄,从《集结号》到《芳华》,他塑造的英雄形象,首先是向人的形象上靠,为了拉近他的英雄与观众的距离,他不惜用各种磨难去折腾这些人物。我倒不觉得他有多险恶的居心,干着“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勾当,他其实是很精心而且很精明地为自己的英雄披上一层平民的衣裳,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去接受他们(进而掏钱买票)。不过,看看张涵予那张杨子荣的脸,再看看演刘峰的这位演员唐国强般的俊朗形象,你就会感觉到,冯小刚其实还是在塑造英雄,而且他的英雄,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还要纯粹,他们没有名利双收,自然也就没有世俗权利和金钱的困扰,无欲则刚,冯氏英雄的精神世界,更加强大。
《芳华》这片儿应该是成功了。我看的这场,当剧终韩红演绎的《小花》主题曲响起时,一屋子人没几个提前走的。看得出来,大家都很享受这首慢歌的味道,而且比邓丽君更对自己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