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中儒释玄的一些点滴的认识_风闻
星辰渊海-2017-12-22 11:01
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是三家: 儒家。玄家(道家)。释家。
我简称之为东方三教。以下是对这三教的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辨论。
.是唯心还是唯物的么? 是心物一元。心也是物,物也是心。无唯心唯物之说。就如硬币的两面,所谓的心与物只是道体的两个侧面,两个现象,
释家:
外洎山河大地,皆为妙明心中之物---《楞严经》
很明显的心物一元
儒家:
“一阴一阳之为道”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系辞上》
这里不说心不说物,心物又是太极,阴阳变化而成,心物一元。
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这里可见心物也是从道演化而来,也是心物一元。
其实唯心唯物并没有想象的重要。
我认为老马的哲学之所以非常重视这点。他其实重视的不是唯心唯物的问题。
他其实重视的是,“对于世界,人是不是可知的,是不是可以用人的理性去理解的”。显然,马哲认为这个“世界原则上人都是可知,人都是可理解的”。
如果这个世界人原则上是可知可理解的,他必然有一个隐含一个推断,这个世界是统一“某某”的。
为什么说:
如果这个世界人原则上是可知可理解的,他必然有一个隐含一个推断,这个世界是统一“某某”的。
因为这个世界如有被划分为几个或两个相互“绝对截然”不同的范畴,那么范畴之间如何可能相互理解。
比如细菌思想,与人类的思想,是距离很远的,他们之间就存在着,显然不可理解。而“绝对截然”的不同,就否定了任何相互间理解的可能。
我们现在之所以能观察理解细菌的一些行为是因为,我们与细菌,在某个层次,比如细胞层次就已经统一,在分子层次就非常统一了。在基础物理层就更统一了。统一性是相互理解的基础。
所以: 如果这个世界人原则上是可知可理解的,他必然有一个隐含一个推断,这个世界是统一“某某”的。
这个“某某”,可以代之以佛家的“心”(到底能不能叫心其实这可能存在一个中国人对佛经翻译,与古代天竺人对“佛意”的语言表达的问题),
儒家道家,的“太极”“道”或者“大”“吾不知其名也,强谓之曰‘大”----《道德经》
这个名字是很难取(其实也很容易),因为就象《道德经》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世界的本源,本质是不可定义的。
因为世界本质本身是“至大无外”的。
而有效的,定义本身,是从用“需要定义的概念范畴”之外的概念范畴去说明“需要定义的概念范畴”之内的东西。
如果是用范畴之内的东西去定义范畴之内,这就变成了循环定义。比如类似“我就是我”这样无意义的定义。
因为世界本质本身是“至大无外”的。他本身囊括一切概念范畴,是一切概念范畴的总集,不存在有所谓“之外”的概念范畴。
所以对世界本质的定义必定是无意义的循环定义。
所以《道德经》对我们说“道可道非常道”。《金刚经》对我们说:“若谓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解佛所说义”。
用太极来理解,更容易,在太极的层次,万物混一,太极本身就不可能被万物定义。
其实在这里,大家已经可以知道,东方三教的世界,原则上都是可认知可理解的。在这点上他与马哲的想法一样。
当然三教中都存在,“夏虫不可语冰”的思想。认为要认识世界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
但是佛的思想,人成佛后是可知了。道是难知难了,但得道真人是可知了,圣的人的境界,难知难了,但人成圣之后则是可知了。
马哲与东方三教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如何知。这算是“方法论”的层次。
马哲类似于科学法。是以主客两分法认识世界,就是让主体去观察,总结客体。这也是最普通最直观最普遍的方法。
而东方三教,是有主客两分法,但最大的不同是用主客一体法去认知世界。
就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样,让主体的人,融入客体境界,最终达到于道合一境界。
于是主体与道的规律合一,于是道规律就是人本身的规律,人自然就知了道的规律。
这其实不是马哲最想强调的。马哲最想强调的是“世界是一元的,是可知的”。为什么呢。
我认为马哲用这种思想去排斥,西方的“一神教”中的“不可知论”“不解释”。
因为西方的一神教必然是二元甚至多元世界,GOD是GOD,人是人,动物是动物,植物是植物,石头是石头。他们是绝对的割裂范畴。
特别是GOD与人,是绝对绝对相割裂的范畴。在“西方一神教”里人不可能变成GOD的。GOD与人绝对不统一的。
所以GOD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人不可认知,解释的。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知道这种绝对割裂,必然造成绝对的不可“理性认知”。所以在一神教的范畴中,你一个人想解释,认知唯一神的行为,
在原则上都是不可能。“一神”教范畴,GOD的行为是不可认知,不可解释的。
反观东方三教,人是可以变成佛,释迦牟尼就是从人变佛,老子是人也是真人,孔子是人也是圣人。
佛家就是教人变成佛。道家就教人变成得道真人,儒家就是教人变圣人。
人与佛,人与真人,人与圣人,是统一的,他们相互演变没有问题。甚至,人,神,鬼,动物,植物,之间都可以相互演变。
从这个侧面,东方三教可以说是“无神(GOD)论”者。其实这样反而是“一元教”。
马哲为什么要排斥反对 西方的“一神教”中的“不可认知”“不解释”。
因为他反对固有的一种社会结构。
一般传统的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据是“天成”“神定”“君权神授”。
如果你一旦有打破演变这种社会结构的想法,你必然会用人类的理性,去问这个传统的社会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会遇到“一神教”的思维禁锢区。君权GOD授予的,社会结构也是GOD认定过了的。你想问为什么。
这个为什么是“不可认识的”是“不解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通过“不解释”,的理性认识的禁区,自然就以维护了传统的社会架构的不变性,自然得到其中既得利益者的拥护。
这种理性的禁区,是马哲最想排斥的。因为他是想要发现建立社会演变的规律,说社会现状其实是变的,并意图为社会未来指明方向。
这理性的禁区,也是为什么西方“一神教”反对《进化论》的根本原因。因为人与万物的存在,在一神教里是GOD的行为显示。
《进化论》先不去争论,他内容有多少对错。首先《进化论》试着用理性去解释《一神教》中GOD的行为,这是《一神教》原则上就包容不了的,原则上就是是错误的方向。如果动植物界是可以理性认知,那么同样以GOD名义认定的,社会的结构也一样是可以认知,可认知就意味着可质疑可演变的。 这个社会结构中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合理性也就成为一个问题。
马哲人为了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必然要破除这种“一神教”不可认知,不解释,的理性禁锢迷思。
其实中国的东方三教也存在"不解释"的现象,不过这不是三教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统治者偏向性强调,主要还是人为人本身认识能力不足的问题。
东方三教本身原则上没有"不可认知"的理性禁区。当然“夏虫不可语冰”,解释了你懂不懂,能不能接受,是另一个问题。
再加上东方三教的“一元教”本质,他与现代的科学发现世界基本是统一的,是非常相合的思想。
.是有神论?
三教是人神一元论。人可以演变成佛,佛教化众生也可以幻化成人甚至动物, 人可以变真人,圣人都可以是演化。
他不象西方的“一神教”人神绝对“二元割裂”。人不可能变成GOD。
从这个侧面上讲,东方三教都是“一元教”“无神(GOD)论者”
.有超自然现象么?
“超自然现象”是一神教的概念。“超自然现象”潜在意义就是“不可认知”“不可解释”。
三教范畴,对世间万象,其实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现象”这种概念。三教中,世间一切现象,不存在不可认知,不可解释,的现象。
佛家:人可以变成佛,佛是“正遍知”可以理解认识世间一切现象,
道家,世界的现象不会超越出“道”的规律,庄子说“道在屎溺中”,道无处不在。人得道成真人,而真人是得“道”者。合“道”者,一切道的规律,也可以说是他的规律,他自然会体证到。
儒家,类似道家,易经说“一阴一阳之为道” ,一切都是道的现象, 中庸说“道不远人”,道就是可认知的。
总之东方三教是“一元教”是“可知论者”。 “超自然现象”原则上是不存在的,一些目前不能解释的神奇现象,只是你的认知水平还没到而矣。这也基本是科学家的信条吧。
.性善性恶 三教都认可“性本善”。
只是“性本善”我认为应该理解为,“性本显善”,而不应理解为“性本是善”。
善与恶本身是人与人关系行为的描述。其意义中暗含着主观与客观。比如象“高的”“矮的”。这是相对性概念。没有孤立的“矮”或者“高”。
而说起人的“本性”,则是一个孤立的主体。如果用“善”“恶”来描述人本性,则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比如对一棵树,在不没有其他参考物时,你不能说这棵树是“高的”“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本性无善”或“人性不包含善恶”。所以阳明先生 的四句教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果本性中无善,那么“良知”判断从何而来?
所以“性本善”,应该理觧为人之本性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显示出善的特质。比如显示出宽容,友爱,诚恳等。这就是“性本显善”。
那“恶”是什么?
本性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淸明,自在,宽广的状态,“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圆镜智,妙明真心状态”“赤子”“婴儿”状态这时本性会显善。
另一种状态是本性被欲望执着扭曲狭隘的状态,这种状态人就看不清人本性真正的愿望,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业障”遮蔽“颠倒”本性,或儒家说后天的坏习气遮蔽污染,扭曲本性。
本性如果在这种扭曲颠倒的业障状态,会作许多违育本性愿望的事。这些事,从狭隘的视角看是得利,是快乐, 其实这个利,快乐反而在深广的层次伤害本性本心,这些快乐是以悲痛为背景。这就是所谓恶行。
所以三教认为,当人能认识到本性的本真状态,就是佛教所说的“明心见性”或者儒家能认定“良知”,道家或者叫“赤子”,他自然就会行善,当然也会得到整个宇宙的力量。
所谓修行,就是儒家的格物,道家的修道,佛家的清业障,就是认清本心,与本心合一,体证的过程。
在这里可以看见三教中,善恶都来自本心,本性的招唤。
佛教禅宗六祖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儒家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可见孟子认为人本性的善,就如人长着四肢,他是本性自身存在。
道家也与儒家一样认为人后天的错误的污染,让人失去本性,所以道德经说“复归于婴儿”。道教一样是人为人性本善。
而相对的,西方的一神教善,是来自GOD,来自“唯一神”的招唤。来自人心的外在,这是最大的不同。
.偶象崇拜。 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各种教,喜欢偶象崇拜。低层一般人的民间信仰不说,就说东方三教。
东方三教是真的不“偶像”祟拜.甚至连“祟拜”都是不存在。
儒家拜父母祖先。不是祟拜,本质很大部份是“感谢”。比如说儒家祟拜父母祖先,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儒家的圣人舜的父母经常想杀他,舜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了么?”明显,他没去死。是经常违背父母的意志。舜是这样怎么算是祟拜他的父母?
佛家禅宗“空性”“呵佛骂祖”,“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换成现代科学语言“用信息求我不能见如来”,那有什么崇拜?而且崇拜本身就反对理性的思考,没有理性的思维,如何有浩繁的经论?
道家拜三清。也不是祟拜,本质很大部份还是“感谢”。要说道家祟拜偶像。“惚兮,恍兮”有什么偶像?道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偏执于崇拜偶像能叫“无为”么?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无知”的状态,能有偶像崇拜?
“三清”者,是传说中的三位老师。为什么说是“传说”因“三清”存在与否,无关道家宏旨。所以“三清”更不可能是崇拜的偶像。西方一神教的“God”能可有可无么?
而反观西方的一神教,比如,我们把偶象,抽象成人脑可接受的信息。GOD什么的都是人脑能接受的某种信息,他是信息崇拜么?
**.人是永存的?**道家有个金丹大道追求的是人的永生。
儒家不太说这个,佛家也不太追求人的永生,其实儒道佛都有类似人哲学意义上的永生。
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人在道中,自然是永存的。三不朽。
在《楞严经》中,而佛经的对人的永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儒家,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可治天下。
也是孔子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也类似就是道家圣人之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
这也类似佛家 同体大悲心,妙明真心。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普贤行愿品
“外洎山河大地,皆为妙明心中之物”---楞严经
“善男子。汝等当知。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现在说法以立持安度众生者。彼即是我法起如来。我于娑婆世界。作种种形饶益众生。随其所宜如应度脱。”-----大方广师子吼经
可见佛与佛是一体,而众生是未来佛,本性本心就是道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生不灭”---六祖慧能,可见凡人与佛,本性上也是一**体。**普通人类似说:要公道,打颠倒。
说了这么多圣贤的话,好象这个恻隐之心,很高深,一般人似乎很难见到了。
孟子又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说非人也,有点象骂人的话。 其实在这里,我觉得,这不能理解成骂人,应该理解为,恻隐之心是普遍存在的,是普世的。
是人,那怕是大恶人也有恻隐之心。当然大恶人只是恻隐之心被扭曲遮蔽的更深。“恶是饥渴的善”----纪伯伦
我也觉得他很普遍存在,而且人类社会还因此形成了一个大的古老的产业。那就是娱乐业。
诗歌,戏曲,小说,电影,电视,都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或叫同情心才能存在。
我们看这些作品时,我们自然会与里面的主角情感同步,或喜或悲,就象自己是角色一样。
这就不就类似孟子说的:看见小孩危险,心生怵惕么。
谁不能娱乐?每个人都可以。可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而有了这种恻隐之心,这里面自然就会有善行产生。
善行的一个很大的标志,就是对别人要象对自己一样好。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当自已对别人产生恻隐之心时,就产生了情感合一,于是别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别人的悲伤就是自己的悲伤。
当我们着手"行善"解决别人的痛苦悲伤,其实另一个角度,也是在解决自己的痛苦与悲伤。因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合二为一了。
于是,善很自然就产生了。没有GOD什么事。善就这样生成了。
所以三教中,人们善的来源于人的本性。“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而西方一神教的善是来源于GOD训诫。
**.因果报应是消极的?**三教基本都有类似,因果报应的思想。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非一朝一夕故” ----易经 坤卦.初六.文言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因果报应被一般人的理解为对命运的消积忍耐.比如你是一个奴隶,受到一个国王的压迫.一般人由因果得到的理解就是也许我上一辈子欠他的.今世受苦就是在还债.就仿佛我上辈也是国王也压迫了这个人.似乎我只要忍受了这一切下辈子也会当国王享福.于是一种循环一种轮回产生了.
其实因果报应,在三教中就象数学的逻辑链一样,只是对世界规律的一种描述。是消极或积极极,就看你怎么用。
规则就象欠债还钱一样,貌似还是很公平的。如何理解呢?就是不贪.当你只要不贪图下辈子高人一等地位这辈子你面对他人的不公正对待完全不用逆来顺受,完全可以争取公平对待.这样你还给别人的债,你自己积的福少了.于是你下辈子就作不了啥九五之尊的国王.你只能作一个普通人.而你的对手也因为欠债少,下辈子也不用作奴隶下辈他也做一普通人.只要大家都不贪这不是一个极好的公平世界吗?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不就是公平社会吗?由因果律来看公正社会必须要每个人极积争取.而封建等级不平等社会的因缘不仅来自飞扬拔扈的人也同样来自逆来顺受的人. 当然如果是无理取闹,那就是欠得更多了。
所以因果报应,积极与否就看个人的心态。
**.轻视女人?**这个…古代的时候,我觉得吧,因为女人生产力相对较少的缘因,或多少都有对女人的轻视。
在我看来三教,对女人是相当看重的。
看儒家吧,易经,一阴一阳之为道, 女人就是人中之阴,可以说也占了世界观格局的一极,毛太祖也直接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女不随夫姓。
怎么也不算是轻视。相比照,J督教,女人是男人的一条肋骨变来了,中国儒家中女人的地位高到天上去了吧。
所以儒家可以说从哲学基础上就是男女平等主义者。
至于男主外女主内,这其实就类似指导一种分工,外面体力活,男人要主动扛起来,家里的杂物女人要多作一些。
这也不能说是对女人的轻视。这其实算是对男女存在的生理心理差别的一种正视。
还要儒家极重视的经典《诗经》首篇“关雎”,他其中讲男人对女的心生爱意时,他只是辗转反侧,大献殷勤,没有说拿把刀,找几个兄弟,就去抢的吧。对女人可以说极为尊重。
而且《诗经》也很直接地描写女性的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诗·卫风·硕人》
西方一些女权主义是走向一个极端,男女什么都要一样,这不是自找不痛快么?就类似于极端平等主义,追求表面的平等,而产生实际不平等。
道家则更重视女人了,因为道家直接说柔弱胜刚强。
.是出世消极的?
这种对三教极端性断言,只要回忆一下什么叫“中庸之道”,也就否定大半。
东方三教,守中道,既入世也出世,以出世心为人间事。
先说最象出世的佛家:他是纯出世的?错。
禅宗<六祖坛经>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普贤行愿品>
道家,消极的?错。
大家一般只记得,道家说“无为”,就以为道家就是消极不为了。
但别忘了,把后面一句连起来看,“无为而无不为”这其实是道家的“中庸”之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到于无为”,这是道家修道处世消极的证据么?道德经“无为”的意思不可理解为无所作为的意思。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道德经
无为之事,可见“无为”不是“不为”不是不作事。“不言”不是“不教”。
那“无为之事”是什么是?怎么作?下面一句就解释了:
“不辞”“不有”“弗恃”“不居”,
不辞,不是不作,不有,不是不生,弗恃,不是不为,不居,不是无功。
道德以中的无为是要人抛弃,自以为是,自我彰显的心态,
其实也就是佛家说的“无我相”。
儒家就不用说了,大家都觉得,他是积极入世。以至于有人误以为他太世故。其实儒家,也不是那种唯利世图的入世。
儒家理论不是官迷,也不是贪求富贵。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尔
儒家理想的终极目的,是伸张自己的“道”。人为官作事,只是用来宏扬道的“工具”,道不是人的工具。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论语.卫灵公
儒家是对上级愚忠?错。想想中庸之道。愚忠怎么会符合中庸之道。
圣人舜的父亲几次想杀舜,舜也没有等死。而是逃走。
孔子,孟子,发觉君王听不进自己的道理,自己也会立马走人。
儒家只会“明哲保身”。错。想想中庸之道。
“志士仁人,无以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舍身取义”----孟子
儒家理论是用来专门欺压百姓的么?想想中庸之道,专门欺压百姓怎么会符合中庸?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尚书·泰誓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儒家的核心价值,民心与天齐,民比君王更重,怎么会是用来专门欺压百姓?
一阴一阳之为道,君臣父子,这阳阴两边的要求,儒家必然都会说到。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大学
至于统治者片面强调一面,比如臣敬,子孝,再加上千年的演进,儒家就扭曲成禁锢人的工具。
.对人不平等? 三教对人都平等。
不过这个平等不是狭隘的相同的意思,他是要包容差别的,平等是一种核心层面上的。记住辩证法,中庸之道。
佛家的平等
“奇哉,奇哉,一切有情众生皆有如来知慧德相,”所以佛家众生是平等的。
但这个平等不是看不见差别,所以还有下句
“皆因妄想执箸而不得证”
当然佛家的有情众生是延伸生到了猫狗等了,这些不作讨论。
道家的平等: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直接说无亲则平等。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百姓之间是平等的。
但这有个问题,圣人与百姓是平等的么?
这从三方面看,
1.“圣人”心体百姓,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圣人”不可作威作福。要处于百姓之下。服务百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 人人都有成圣的资格。
道德经不是写给某一类人,也不是写给某个种族,他可以说是写给所有人,所有智能生物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道家人人是平等的。
那道家,是那种无差别的死平等么?不是。道家本身就是“无为之法,行不言之教,为而不争”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阳阴本身就是万化的。 他本身就包容了世界万物的差别性与平等性。
儒家。
儒家,一般人都认为他是用来固化社会阶级的,在儒家用礼来固化人与人的不平等。
当然因为人的认识缺陷加上统治者上千年有意无意偏向性强调,儒家客观上有上面的作用。
不过,儒家真就志在禁锢?在我看来儒家只要哲学基础是中庸之道,是“一阴一阳之为道”就不可能是这种偏执的存在。
儒家在我看来他与上面的二家一样,人与人一样是平等的,而且说得很具体生动。
仔细体会,看儒家说人与人的平等。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尚书.泰誓
人人都是通天的,可见民众的哲学地位不低。
“泛爱众 而亲仁”----论语.学而
人都是平等吧。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平等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孟子.公孙丑
可见仁之端人人都有,而仁是圣人的表现。可见人人可以成圣。
而且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同情心就是主体与客体合一,主体与客体合一,则主体与客体自然是平等的。
这个人类社会,除了主体的我,就是客体的他了,自然人人平等。
这是人的平等性了。
但人的差别性呢?这点儒家表现得相对清楚就是礼。这表显了所谓等级压迫么?
别忘了“礼乐之道“的“乐”。
虽然“乐经”失传。当年但音乐的很多性质一定对非常敏感的儒家先贤有很多启示。
所以有“礼之用贵和”----论语.学而
这里的和,我认为就类似音乐中的“和声”,与音乐中的节奏“和拍”,
“发之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和谐”最早也是对音乐的描述。
想想编钟的规模,不要怀疑祖先在音乐方面的成就。
音乐的和谐乐章一定对儒家先贤产生了这样的启示。
社会百工,人人就象一个乐章中的一个个 宫、商、角、徵、羽,的音符,都像编钟架上的大小编钟。而社会就象一篇和谐的乐章,各色人等的和谐行为,就像编钟上次第和谐鸣响的编钟,共同奏响一首悠远美妙的曲子。人与人虽然类似音符,有高低轻重之分,但是他们是没有“贵贱”之分的。他们都是一个社会和谐乐章重要的一部分。人与人都和谐地活动,整个社会就奏出和谐宏丽的乐章。
这其实就类以当年说的,社会人与人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只是说得更形象。
所以在儒家社会哲学的范畴里是,不该有贱民这样的等级概念的。
就象这种和谐社会,儒家用一个词作了概括。“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不同”就类以音符间的起伏。“和”就类似乐章的和音。人与人良性竞争,这就是丰富和谐的社会,这就算“治”世。
而“同”就类以音调没了起伏,“不和”,就类以声音间没有了配合。这类以于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这算是“窒”世。
不过明显这还少讨论了两种社会现象。
就是“和而同”“不和而不同”
“和而同”就类以于原始社会,大家相安无事但也无进取心。这算是“滞”世。
“不和也不同”,这是压迫形社会。“不同”意味,人与人之间差别相当大,“不和”意味,人与人之间相互侵夺相互不满,恶性竞争。这算是“乱”世。
。中国古人并没有跳出这“不和也不同”的社会陷阱。当然这其实相当难。
“和而不同”是什么意思呢?
人与人相和,我认为就是,人之间动态的良性竞争。
人与人不同,就是指,人能通过良性竞争,清楚自己合适的社会坐标点,于是知道安守自己的本分活动。
知道自己合适务农,就努力务农,合适作工,就努力作工,合适作领导者,就尽心组织,合适作科学,就努力研究。
这就是,安居乐业。安居就是安于自己合适的社会坐标,乐于作自己的工作。
如何能让人良性竞争而知本分呢?其实人不知本分的竞争就是恶性竞争,而普通人之所以不能知本分地竞争,
是因为普通人的恐惧。人与人的不同让人恐惧。人们恐惧这种不同很容易就演变成人生存权,发展权的不同。
生存权发展权低的人是没有尊严的。所以这种不同就会造成事实的贱民阶层。就是这种对尊严失去的恐惧,让普通人不知本分地恶性竞争,于是社会就处于“不同也不和”的乱世。
要防止,人与人的不同,演变成生存权,发展权的不同,其实就是充分的社会福利。
让普通人能无生存恐惧,无发展教育恐惧,自然普通人就会有尊严,自然普通人间就会形成知本分的良性竞争。
对于社会福利,儒家也是有指导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大道之行也
这就是福利社会,只是古代的生产力比较低,加上人认识不足,其本上作到了“老吾老”“幼吾幼”。及人之老之幼
作得不够,所以让其他人以为中国人只会照顾自己的族人的错觉。
要适行这种和谐的社会还有一个前题儒家也点到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就要有强大国有(公有)企业把握国家经济命脉,为公共社会福利提供经济基础。
选贤举能,我支持选举代议制,我是不支持直选首脑的,禅让也是某种选贤举能。这说起来又很多了,就不多说了。
“讲信修睦” 就是说法制。
反观中国现状,社会福利制在慢慢建全,也有强大的国有企业,选贤举能的模式也慢慢成型,法制也在强调。
这么看来中国离真正和谐社会近了。
当然这还不够,中国的未来是星晨大海。
另外说一下,福利也不能过分,不然社会又退化为 同而不和 这种干好干差一个样的平均主义。
.三教如何认识世界 前面讲了,不要纠结“唯物”“唯物”这种概念。这种概念有点偏狭隘。或者唯心唯物,就只是名词之争。
其实真正的关键点有两个。
一. 世界是统一的。
二. 世界是可知(证)的。
其实从前面的讨论可知,这两点只是一个问题的两说法。如果世界是统一的,自然世界就是可知的。如果世界是可知的,自然世界是统一的。
这可以算是世界观层面的结论。
东方三教与马哲在这个层面没有太多区别。
真正的各有特色或区别,是在下面一个层次,方法论。就是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这方面佛家,就有相当的独特性,首先佛家的心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有很大的不一样,佛家的心大概就分两种,
一种叫妄心,一种叫妙明真心。凡人是颠倒的,认妄心为真心,而佛家修佛就是认识到妄心是妄心,真心是真心。并认识到妙明真心才是人或智能体的主体。妄心只能叫“客尘”,
如果把妙明真心叫作“道”,或者叫作“天”,或者叫“太极”,
这过程其实也就类似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与儒家的“格物致
知”以达“天人合一”。
任何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体证,都可以算是主体与客体的某种形式的合一。
达到这个境界其实就是东方三教认识世界的方法。
这个方法在“主”“客”两分的凡人世界,也是阴阳已判的两仪之下的世界中(圣人境界根本不存在修道的问题),
有主要两个方向,
一个是向内(主观),内省“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
一个是向外(客观),“致知在格物”----大学
佛家的“闻思修”中的“闻思”可以认为是向外,闻法,思法理,“修”可认为是由外向内,以外的行动达到内在心的转变。
佛家的“观止”“禅定”也是佛家的内省。
东方三教认识世界有他的特点,就是认识世界的目的非常强,他的目的是“止于至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如果一些事务,无法很明确的彰显善恶的,传统三教一般就会有相当的漠视,轻视。或视为小术。比如造房,打铁,制陶器。这些工匠的技术都被相当地轻视。这也许就是中国这个地方的系统性物理科学不是非常发达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这种轻视在近现代中国人为此是吃了相当大的亏。
这是因为东方三教死死的扣住“心”,而内心被一般凡人局限于人的内在精神活动,于是认识世界的办法被局限于,或侧重于了“向内”。
但圣人说的“心即理”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中的心是无处不在的道,“自性”是含括山河大地的“妙明真心”。
这个层次,其实无所谓内外,内也是外,外也是内。
造房,打铁,制衣,制陶,处处有道。
不过明显向外求道是一个漫长的道路,人类走到现在,物理法则,也不能很明显的彰显道德善恶,
所以偏重“自省式”修道,是相对便捷的道路。
佛家有一个寓言,是说人们被毒箭所伤,就应赶快拔去毒箭,立刻疗伤,而不要先去问,这个毒箭是从什么地方射来,这个毒箭是什么材质,毒箭是怎么制作等等。等你搞清楚这些人都死了。
这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按当机传法,随缘修证的原则,当世物理科学影响如此之深,漠视他就不合适了。
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向内向外,两条腿都走路更好一些,当前的世人,也不太可能时刻都在道德内省修炼中。
实实在在的向外作一些事,同样很重要,人也会在作事的这个过程中得到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诚”,儒家非常强调这个品质。
如《大学》所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纠正一些人文学科中知识流于虚浮,清谈的流弊,恐怕用“格物致知,而意诚”的功夫就比较合适吧。
而诚恳的品德也是儒家《大学》《中庸》很强调的品质。而诚恳不自欺,也是自省力的基础。
所以向外,作事求理,就算得到一些无明显彰显善恶的结果,也不可轻视。至少人们可以得到“诚”。
而最高的道是无内外之别的。向外也是心内。
其实就算当前的物理规则发展到现在,善也隐约可见了,比如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就体现了,主客合一的苗头。
而“主客合一”性,自然就衍生出恻隐心,仁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可以说是一切善的源头。
当然如果你真的是作物理学的科学家,自不可有求“善”的偏见,因为偏见不是善,因为“无为而治”。
就算当下没有从物理上证得至善,我们其实只要真诚地接受当下的局限性,就好了,至少可以得到“诚”的品质。
反观,马哲大家都知道,他认识世界的方法或途径基础是实践。
人的心或者主体,通过对客体的不断或永远的相互作用“碰撞”。主体不断修正错识的认知,得到正确的认知。
这可以算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以某种形式相融合的过程。这其实类似于儒家说的“格物”。
不过他与东方三教的一般修道强调证善证道不同的是 马哲或者科学家也一样,不强调证得善,
他只强调抽象得到规律,强调的是改变世界,而这个规律与改变,有无明确的善恶的指向,他们不关心的。
这有利也有弊。有利点就是心态比较开放,容易接受重视各种可能有局限性但有用的结果,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累进,趋近真像。
弊端就是外在世界过于复杂,如果过于偏向于向外求证真相,容易让人心迷失,人心还是喜欢以善为宅。
他正好与东方三教偏向内,偏向善的目的性的修证,作相互的补充。还是两条腿走路比较让人放心。
.动静无常,修正马哲中静止与运动的概念。 马哲认为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也是静止的。但说到底是运动的,不存在静止的事物。因为静止的事物如果细仔考察,
他也是运动的。所以静止是相对,运动是绝对的。
概括起来,对事物有三个描述。
1.事物是运动的。
2.事物也是静止的。
3.事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按照,一阴一阳之为道的原则,这种静动观明显是有偏向性的,偏向运动了。不对称不美。而且冗余。
其实只需要两个描述。
1.事物是运动的。
2.事物也是静止的。
当然有人说了,事物最终是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这有什么可疑问的,为什么去掉?
其实我认为事物不存在静止相对性,运动是绝对性概念。
比如要说明事运动是绝对的,举个例子是桌子,看着是不动的,但其实他是运动的,先不说他是随着地球运动,他还会有磨损,
里面的分子原子也会不停地震动。以此说明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的。
其实这样的说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同样可以反过来说明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比如桌子,虽然他不停随着地球运动,还会有磨损,內部的分子原子也要不停振动,但桌子还是桌子,桌子这个属性是静止的,
它并没有突然变成鸽子,椅子,石子。
或者还有人说,桌子现在静止于桌子这个属性,但过1000年后桌子就变灰尘。
变成灰尘也没问题。变成灰尘就会静止于灰尘这个属性。所以还是有静止的属性。
其实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必然都有静止这个属性,因为“存在”本身就意味着静止性。所以绝对运动而无静止属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讨论不存在的事物是无意义的。
难道我想说明静止是绝对,运动是相对的?
不是。我只想说,运动与静止只是事物的两个矛盾侧面的描述。不存在谁是绝对的谁是相对的。按照最简原则(奥姆剃刀原则),二条能说明的事,就不要用三条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就足够了。
马哲中有不少类以辩证的矛盾两方面被偏向性理解的,大家可以试着作类似的修正。
**.如何读经典。**这些是个人的看法,如果您有其他不同看法这很正常,下面不再赘述。
有一些人看到论语中“克已复礼”而再联系到孔子是比较欣赏周礼,而周礼是一种奴隶制,于是就认为“克已复礼”这这句话就过时了。
这样来读经典不能说完全错也至少是过于狭隘僵化了。
不能把经典当成还原古代的证据看,虽然经典与历史有相当紧密的关系,但他本质不是要用来还原古代生活的。不能只看词语表面文字的意义。
那应该怎么读呢?
我们都知道儒家经典乃至大部分经典都是追求微言大义,追求的是触类旁通,引申,类比,象征。这是一种寓言式的语言,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抽象。其实就是要用读“易经”的模式去读“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等。
比如读到易经 鼎卦,九四爻辞: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鼎的足断了,王公鼎里的粥饭倒了出来,鼎身被弄脏,这是凶险的预兆)我们会怎么解读呢?如果用还原古代的解释法,会说我们根本没有鼎,怎么哪来的断腿的鼎?这过时了。会说我根本没用鼎搞过祭祀宴请,不会出现鼎足断掉这种现象,这过时了。
能这么解读么。肯定不是这样的。“鼎折足”这只是一个象征,根本不能用具相去解释。我们可以看,孔子怎么解读的,“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简而言之,就是作自己能力上不能胜任的事,很少有不生祸害的。可见“鼎折足”这个器物的现象被抽象化了。通过引申,类比,触类旁通到了人作事。这有点类似数学的“建模”,建立抽象的一个数学模形,可以用到很多不完全不同的方面。说简单点,比如1+1=2这种抽象的数学模形,可以用到1只鸡+1只鸡=2只鸡,1件事+1件事=2件事,1小时+1小时=2小时。这就是触类旁通。所以易经与其他经典的读法,就可以触类旁通,完全抽象,架空到当下,来看,并会发现经典的文字同样是有极大的启发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经典他的观注点不是一些具相的东西,他的观注点是具相后面体现出来的“一阴一阳”辩证的抽象的“道”,是对人性最深刻的体悟, 这就是经典放到现代同样具有极大启发性的原因。
当然这种触类旁通方式大部分没有现代数学那么精细准确,他多是一种诗性文学性的思维跳跃,我不想比较谁优谁劣,他们可以相互补充。就象这个世界可以有数学书也可以有诗。他们不冲突。
这时我们再看“克已复礼”这句,我们完全不用过于纠结那个礼是“周礼”,周礼又体现了奴隶制。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他说明了人性中
有必须被克制管理的一部分欲望。这个2000年前,到现在,人性没有什么突变。
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把他直接架空解释为“克制约束自己的不合理的私心欲望,让行为符合社会的良好的法律与习俗”。“克已复礼”后面还有两字“为仁”可见符合礼、法律、制度、习俗,不是孔子的目的,“为仁”才是目的,外在的表现不是目的,内心转变才是目的。这是孔子的深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