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十一)_风闻
李非ABC-2017-12-25 09:47
谈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十一)
李非
在上一帖我谈到当时社会上的清贫之风,却没有被人注意。那个时候的人们,物质生活差别不大,就是现在说的“普遍贫困”,什么都要票证。但现在回头看,有些东西是不贫困的,如不需要担心自己会因病至贫,不需要担心子女上学的学费交不起,不需要担心那一天会丢掉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要是稍微表现的私心严重一点,就会被人们公开或私下里嘲笑。尽管工资不高,但你要给钱,回敬的话语就是:谁要你的臭钱。
会闹的孩子有糖吃,人们要求领导解决个人问题一般不是送礼,而是找领导大闹一场。旁人在边上就是看笑话。因此,单位一把手的办公室整天都是闹哄哄的。那个时候政治学习也多,高潮时甚至是天天下午都是学习时间,不是安排学习中央文件,就是安排学习报上某篇重要社论,再有就是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原著的某篇文章。这时基层来办理业务的就没办法,只好等到明天上午来。老人们私下却讲,这还算好,文革前学习也多,但不准占用上班时间,都是安排在晚上,搞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回家。
地区之间的贫穷程度有显著差别,那个时候传说贵州最穷。结果一次出差到贵州,算是领教了怎么个穷法。这次是一次追加计划的定货,分配了贵州铝厂若干吨铝锭,任务就是拿着计划书和我方已盖章的标准合同,到该厂再盖一个章,并安排具体交货时间地点和转账银行,最后双方合同留底。我带着这个合同,坐火车到贵阳,驻到了贵州冶金局招待所。买了饭菜票,在招待所食堂打饭。结果晚饭除了米饭,就是一锅煮在大锅里的青菜,连点油星都看不到,自己拿勺愿舀多少舀多少,交3分钱菜票,这成了当时的“自助餐”。原本以为这是偶然的一顿,不料早中晚餐顿顿如此,就是那一锅青菜,3分钱,没别的。实在吃不下去了,到街上面馆买面吃,5分钱,2两粮票,端出来就是白面放了点盐。这时一群孩子围上来,各自举着小碗,里面分别是葱、酱油、红油辣椒、味精,添一种,收5分钱。把这些放全了,算下来一碗素面要2角5分。最后合同签订完,就去黔岭公园看了看,赶快买火车票逃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普遍存在改变现状的要求,改革开放就顺理成章的破茧而出了。打倒四人帮后,最初的改革,是人们要改革,但不知道怎么改革。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回到原来的老办法,搞好计划经济。于是,开始严格计划,严格按照产品生产定额编制计划,把过去在文革中被打乱的规章制度都恢复起来。为此单位还成立了“定额办”,调集全行业精兵强将重新修订产品原材料定额。这时上面也开始安排领导干部出国考察,不是到西方,而是到日本,到苏联,到东欧国家。
回来的任务就是做出国考察报告,汇报的情况让人兴奋。原来到日本就感觉他们的社会主义搞得很好。到苏联就发现排队买黑面包不是吃不饱,而是爱吃黑面包,其它各种面包有的是,人们不爱买。苏联的计划经济中也有竞争,相同行业往往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同类公司。这在后来在中国也成为一个原则。到东欧的就说人家有车有别墅,根本不把自己的车当回事,前面车绿灯亮了还不走,后面就慢慢开车顶前面的车。前面司机醒悟,立刻加足马力开走,也不下来为车吵架。于是,搞好计划经济的劲头更足了。满街看到的车,也就有了“波罗乃茨”、苏联的“拉达”、“莫斯科人”、罗马尼亚的“达契亚”等等。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则在相声中戏称波罗乃茨叫“半拉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