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常识:美联储没有能力主导国际货币市场_风闻
吕建凤-批判批判者的批判者2017-12-27 11:30
“美联储退出货币宽松了!”“美联储加息了!”“美联储又加息了!”“美联储开始缩表了!”——一些盲目崇拜美国的人们接连的这些欢呼,并没有能够引导出他们想要的另一个欢呼:“美元升值了!”相反的,预计美元将要走强的言论,不断地被美元在他们看来是出乎预料的下跌的事实,一次次的被证明错了!错了!又错了!
去年从年头到年尾,面对美元走强的形势,我一直在强调,美元走强不可持续。尤其到了去年年底,我直接针对易宪容与叶檀等人的文章,发表了一系列帖子,批驳他们继续看低人民币、看好美元指数的错误观点。
到了今年年中,6月7日,我以《说说常识:美联储加息不会导致美元指数走强》为题,指出
【在美国历史上,利率高峰时期的1981年,美联储利率高达19%,同时期美元指数不过95。此后美联储利率逐步降低,1985年降低到了8%上下,却对应了美元指数的最高值。这说明货币升值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利率提高;美元指数上升与美联储利率的变化不是必然的正相关联系。】
从下面的图一可以看到,伴随今年以来美联储的几次加息与缩表行为,美元指数总体上是在下跌的。
图一
7月15日,我又以《说说常识:今天的黄金与人民币具备较明显的投资空间》为题撰写帖子,通过对美元与黄金、人民币以及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结论:黄金与人民币有着明显的投资空间。
现在看看图一、图二和图四,证明我的预测完全正确:从7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3%;欧元对美元也升值了约3%;黄金兑美元升值了4%。
图二
10月29日,我又以《说说常识:美元与油价齐飞的趋势不可持续 》为题撰写帖子,指出【接下来,在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以后,必定会出现油价下跌、美元贬值;或者美元贬值、油价上涨的局面。而这才是符合一般经济逻辑要求的现象。】
现在我们看看图一和图三,是不是我说的【美元贬值、油价上涨的局面】?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不要误会我在说当前的油价上涨是美元贬值的结果。我说的只是美元不会与油价一起上涨了。
图三
图四
为什么我的预测全都得到了验证,而大多数著名经济理论专家的预测都会错了?因为他们不懂生产力与经济、经济与货币之间的决定于被决定的逻辑联系。他们有意无意地以为,西方理论的教条就是真理。只要是西方人做的事情,就都是无可置疑的。最要没命的,是他们不会从历史事实中寻找新的逻辑,所以会被错误的逻辑所迷惑。
比如说,西方人认为中国M2与GDP的比值过大,是“货币超发”现象,他们就跟着起哄,说中国“货币超发”了,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现象,即使确实没有通货膨胀,有的人想办法把房价上升也要列为通货膨胀现象,就像十年前有人把中国股价上涨列为通货膨胀现象一样。
如果按照他们的这个逻辑,美国股市这几年上涨幅度巨大,岂不是证明美国通胀现象严重?可是他们以为美国并没有“货币超发”现象。
其实按照市场规律,如果有“货币超发”这回事,那么被“超发”的货币应该超出了经济需要,会呈现出贬值形态。那么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来不顾美联储加息与缩表,持续跌跌不休,就应该被当做“货币超发”的铁证了。可是他们不认为美国有“货币超发”现象。
按照逻辑,“货币超发”当然应该是货币管理当局印钱的行为。
而中国央行并没有印钱,相反却用世界最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巨量的商业银行存款。只是在一定环境下,对这部分本来就是商业银行的货币,适当解冻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如果市场上货币过多了,那不是货币当局印钞的结果,而是经济活动导致的现象。
相反地,西方国家的货币当局这几年的货币量化宽松,由央行直接购买市场资产,向市场投放货币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在印钞。也就是说,如果世界上有“货币超发”现象,首先应该用于形容这些央行直接印超的国家。中国央行没有印钞,也就是没有发行货币,如何能叫“货币超发”?难不成要指责企业、商业银行与居民在发行货币?
要正确的理解这样的现象,必须明白一个逻辑,那就是:货币现象是经济活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是市场交易各方的行为的融合,不是任何一方所能够决定的。尤其当市场各方都偏弱的情况下,任何一方的作用都难以有效改善市场状况。西方国家这几年央行政策屡屡失效就是这样的情况。
他们曾经不断印钞投放市场。可是市场利润空间太小,人们没有投资欲望,于是印出来的钞票经过商业银行,又回流到央行去睡大觉去了。所以印钞的效果不理想;而中国因为市场利润空间还相对可以,央行只不过将被冻结的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存款准备金解冻,就立即在市场上进入流通环节,创造出新的信用。于是中国的M2增长快速。
现在用这个逻辑分析美联储连续加息并且同时缩表,却没能提振美元走势,相反以美元的贬值不断,可以证明美元的市场稀缺度在降低,说明市场上出现了两个对美元不利的因素:
1、世界经济在以中国提供了最大动力的条件下明显走强,市场信用扩张趋于活跃,抵消了美联储加息与缩表对于货币收缩的作用。
2017年,世界经济进入相对强势的复苏轨道,周期性因素和内生增长动力增强,金融环境改善,市场需求复苏,支撑主要经济体经济加快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2017年全球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均走强,该年可能是3年来世界经济表现最好的一年。10月,IMF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较上次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达到3.6%,高于2016年0.4个百分点。
IMF还预计,2017年全球75%的经济体增速都将加快,为世界经济近10年来最大范围的增长提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首次出现主要经济体无一萎缩的局面。
经济活动增加,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呈现出在流通环节的货币增长现象,也就是经济活动导致市场信用创造规模扩大,美联储加息没又导致市场上信用创造的萎缩,市场的信用创造,抵消了美联储缩表对于减少市场美元的作用。于是市场上的美元不减反增,这当然会让美元价值趋于下降。
2、随着中国日益以世界最大经济体的身份开展经济活动,人民币对美元的挤出效应日益明显,必然导致美元不再能像过去一样支配国际货币市场。
今天的中国,经济规模按照平价购买力计算,已经是世界第一,再过几年,按照美元计价的经济规模也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技水平也将会达到相当高的程度,那时候,继续通过追赶发达国家科技,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相对于过去已经很小,自主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将日渐迫切。
于是,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经济规模与世界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都会转移到中国,而不是继续留在美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那时候的中国,当然也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这个现象将在时间不会太长内可以实现。近年来中国各项科技进步成果层出不穷,综合科技能力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快速缩小,就是明显的预兆。
美国的经济今后将不再是世界领头羊——以美国放弃自己创立的TPP为标志,美国实际上已经不再以世界经济领头羊自居了,而中国的国际经济领导者形象却在迅速呈现——以经济为根本背景的美元,在这样环境下,当然也就会逐渐失去世界货币霸主的地位,于是美元指数的逐步走弱就成了大概率事件了。
一方面是经济活动创造的信用增加,导致美元的稀缺性降低;另一方面是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迅速上升,导致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减少。除非美联储可以——他当然不敢——不顾美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急剧加大加息与缩表的力度,否则美联储加息与缩表的行为不但不会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危害程度也会比预料中的小很多。
美联储的加息与缩表行为,既不能对本国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又不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起到预期的危害作用,也就是不能威胁到其他国家,美元的霸权地位将越来越降低,美联储对于国际货币市场的主导能力,当然也就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