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十五)_风闻
李非ABC-2017-12-29 09:55
谈谈亲身经历的计划经济时代(十五)
李非
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农村已经是一片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城市则像一个一个的计划经济孤岛。在这些孤岛中,汪洋大海的海水也开始向岛中渗透了。计划经济的基本原则,从顶层开始瓦解。大量的重化工项目下马,军工厂都因为计划不足,不得不大量转型生产民用产品。这时开始学习《论十大关系》,要想重工业发展吗,要想发展就优先发展轻工业,改善人民生活。要想胜利吗,想胜利就必须先大踏步撤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成为那段时间各路学者专家,各路宣传媒介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个时期,传统的“三大件”早已充斥于市。记得所有的自行车名牌产品中,夹杂着台湾生产的自行车。比起国内的“永久”、“凤凰”、“飞鸽”,质量差远了。虽然价格要低一些,但无人问津。当时谁又会想到,现在中国自行车市场竟是台湾自行车天下,台湾人也以其自行车产业为豪。代替旧“三大件”的,是电视、洗衣机、轻便摩托车。这些东西都是国产货,而且差不多都是军工厂转产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质量很好,就是到现在,很多家庭一定也还有这些东西在用。最值得一提得是重庆生产的轻便摩托,这个摩托的生产线是从东欧国家引进的,样式独特,价格大概在500元左右。许多人改用这种摩托车为普通代步工具。骑着它也并不显示身份。
企业工人在这段时期,成为人们很羡慕的职业。工厂的子弟们在厂校多半不努力读书,只等毕业顶替退休的父亲或母亲进厂工作。多年之后,我所在单位分来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居然是个本市国营大厂子弟,不免吃惊。原来他那个时间段,工人地位一落千丈,子弟们都开始发奋读书,再不想子承父业了。现在一家过去的子弟中学,还成为全省重点学校。这与后来工厂子弟读书的刻苦有关。
工厂在这个时期也开始了承包制试点,“能人治厂”。在职工大会上,厂长竞选,这个承诺,我当厂长一年后奖金提高到多少,那个承诺我当厂长一人一年抱回电视机,最重的承诺,我当厂长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每个家庭都分房。马胜利以承包石家庄造纸厂出名。《乔厂长上任记》反映承包制,成为当时热门短篇小说。除了承包制外,一些工厂尝试划小独立核算单位,在工厂内部实行“厂票”,车间与车间之间的生产关系,用厂票核算。总之,这段时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的就是把产量、质量搞上去,多发奖金,多得福利。
工厂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在大学实习期间,我在本市一家专门生产电视机的工厂实习。萌生到这家工厂工作,从事所学专业的念头,为此还联系过该厂人事部门。毕业后回原单位,更加不安心了。经人介绍,到了一家最新成立的计算机公司应聘,结果通过招聘考试,进入这家公司,开始了我的另一段市场生涯。这个企业,当时就是在最原始的环境中组装销售最早期的仿苹果个人电脑,所有原件都从香港的工厂进货。没过几年,公司已经通过合资的方式在深圳建立若干家开关电源生产厂,为国内所有国产电脑配套了。当时,现在国际声名最为显赫的那家中国电脑生产集团还没有诞生。
计划经济在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已经不存在。作为传统行业的重化产业,仍然坚持着计划。在市场大环境下,“倒爷”和“倒爷公司”大量产生了,无所不包的指令计划开始瓦解,“双轨制”出现。计划还是市场的争论在最高层进行,媒体也不避讳这个问题。这时开始进入双轨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