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班多:不拆散中俄,美国要吃大亏
【观察者网译】
在新保守主义和自由干涉主义阵营中,超级鹰派都十分狂妄自大。他们不但乐于在世界各地树敌,甚至态度坚决地同时应付所有对手。因此他们不断强调世界处于危险之中,军费必须一升再升。
美国要对付中国、朝鲜、俄罗斯、伊朗、古巴、委内瑞拉、“伊斯兰国”、各种恐怖组织以及任何反抗美国“领导”的势力,但它只能孤独地作战,无法依赖那些不断哭闹着寻求安全保证的盟国们。通过中立的观察你会发现,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亚洲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中东最有权势的国家,以及余下的大多数国家都是亲西方的,美国要“对付”的国家不但不是铁板一块,而且彼此存在矛盾,它们都称不上是美国的劲敌。然而美国鹰派却一直向民众鼓吹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局之中,而且危难程度甚至超过了内战、冷战、一战和二战。
但是,如果持“永久威胁论”的鹰派游说团体真的相信这一套说辞,那只能怪他们自己了。毕竟,美国越来越把中国和俄罗斯当作对手相待,迫使冷战时期反目成仇的中俄两国化敌为友,甚至有可能再度结盟——而这原本是不可能的。
在斯大林时期,中共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包括1945年接手了苏军缴获的日军武器,接管了日占国土。虽然中苏两国间存在某种天然的紧张关系,但总体而言,毛泽东仍然接受了斯大林的领导地位。例如,斯大林决定避免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中国介入朝鲜战争,拯救了附庸于苏联的朝鲜政权。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仅过了4年,斯大林就逝世了。
尼基塔·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导致中苏两国政府围绕谁继承了马列主义正统展开激烈的意识形态争论。毛泽东批评苏联接受与西方“和平共处”,苏联领导层则担心中国对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残部发起鲁莽的军事行动。1961年,中共宣布苏联领导人是“修正主义叛徒”。两国在共产主义阵营内部争夺影响力,形成了各自的阵营。苏联支持印度对抗中国,中国则指责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妥协,并与美国签署限制核武器的条约。
1966年,中国重提沙俄时期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三年后中苏边界冲突爆发。中苏于半年后停火,双方伤亡并不惨重,但直到1991年中苏两国才正式划定国界。
中苏紧张关系的影响还扩散到全球,两国在非洲的一些冲突中支持敌对的革命派系,在越南问题、阿富汗问题上都有严重分歧。尽管7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较毛泽东和赫鲁晓夫时代有所缓解,但共产主义阵营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统一的了。
中苏边界冲突显然让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需要与某个潜在敌国缓和关系,这也就为尼克松政府打开了大门。1969年,理查德·尼克松放宽了对华贸易和旅行管制,中美关系的缓和从这时开始。同年,中美两国重启大使级对话。尼克松也利用巴基斯坦作为中美外交的中间人,巴基斯坦向美国传递了中国改善中美双边关系的意愿。
珍宝岛
1971年,尼克松彻底取消了对华旅行管制,中美开展“乒乓外交”,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了中国。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亨利·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的途中秘密访华,为同年10月的第二次访华以及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及安理会席位铺平了道路。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他对毛泽东说:“你是一个能够发现机会,并且只争朝夕、把握机会的人。”事实上,两国领袖都是这样的人。
尽管中美两国直到1979年才在卡特政府治下正式建交(需要华盛顿方面断绝与台北的外交关系),但是中美两国的接触和商贸往来日益增长。中美两国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军事盟友,但是美国有效地消除了潜在的安全威胁,避免中苏两国建立反美同盟。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美国在与苏联的对抗中获得了更大的筹码和灵活性,以较低的成本建立优势地位甚至获得全球主导权。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弱化,中俄关系逐渐改善,但是张力仍然存在。中国不尊重俄罗斯武器的知识产权,中亚地区的国家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是现在它们在经济上与中国联系更为密切。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因此仍然担忧中国吸收蚕食其领土。
但是在奥巴马任期内,美国与中俄两个大国同时陷入冲突。为了遏制中国,奥巴马政府推行了“重返亚太”或称“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加强了与盟友的关系,强化了海外军事部署,军事调遣一再升级。美国投入的资源足以惹恼中国,但不足以使中国害怕。不管美国是否愿意承认,中国都认为美国希望遏制中国。
对俄罗斯,美国则公然采取了敌对的政策:它无视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分裂俄罗斯的斯拉夫盟友塞尔维亚(一战时沙皇俄国曾支持塞尔维亚);将原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甚至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纳入北约,美国可能还会邀请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乌克兰是沙俄和苏联的重要组成部分);煽动街头“颜色革命”对抗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亲俄政府;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对抗俄罗斯的叙利亚盟友;向俄罗斯施加经济制裁;并向欧洲增派美军。美国也许认为这些政策和举动是必要的,但俄罗斯的爱国者们都认为这是不友善的。
结果就是中俄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中俄两国不是正式的军事盟友,但是它们对美国共同的厌恶和不信任感大于彼此之间的分歧。短期来看,这意味着中俄两国将合作限制美国的影响。最终,中俄战略目的可能发展为阻吓美国的敌对军事行动。总体上看,美国的影响力终将减弱。如果中俄两国建立更加密切的军事联系,国际环境可能对美国大大不利,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回应选项将受到限制,如果爆发冲突,风险和代价也会上升。
美国虽然是个大国,但也不应该无谓地到处树敌,促成它们彼此结盟。如果特朗普成功改善美俄关系,将牵制中俄两国形成统一战线对抗美国。尼克松的对华政策为特朗普政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先例:即与至少一个美国的潜在对手大国重修旧好。美国不应该独力对抗世界。
(青年观察者张成译自美国《国家利益》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