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被雾霾“欺负”够了的中国人将旅游目标瞄准了南极洲
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ID:Businessweek)。观察者网获得授权转载。
2016年末到2017年初,笼罩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引发了中国居民的集体应激性“出城”,前往冰岛和南极洲等偏远地区的避霾旅游产品人气急剧攀升。
据中国在线旅游网站携程2016年12月发布的《避霾旅游排行榜》,雾霾来袭期间“避霾”、“洗肺”和“森林”等关键词的网络搜索量增至平时的三倍。携程还表示,避霾旅游成为了冬季出游的重要主题,塞舌尔、马尔代夫和冰岛等旅游目的地以其最清新的空气被赞为避霾胜地。
雾霾锁城
**自2017年1月1日以来,严重雾霾导致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62个城市发布健康预警,数百次航班因此被取消或延误。**政府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一次雾霾袭击中,有一半以上的中国城市出现中度到重度空气污染,对健康造成最大危险的微小颗粒PM2.5是大多数城市最主要的污染物。
卫星图像显示,12月6日,中国东北部被厚重的雾霾覆盖
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等地区,严重的空气污染持续到了1月8日,后在偏北风作用下向南方地区转移,但风停后雾霾可能再次抬头。据新华社报道,北京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在教室里安装空气净化系统。
《北京日报》2017年1月8日报道,北京市计划全面清理整治2560家散乱污企业,再关停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并从2017年2月开始禁止高排放车辆进入市区。
中国北方的空气污染在冬季尤为严重,因为多雾及其他天气条件相结合,导致工业排放、汽车废气和取暖燃烧数百万吨煤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难以扩散。
集体“出城”
携程指出,最受欢迎的海外旅游目的地包括泰国普吉岛、印尼巴厘岛和韩国济州岛等海岛,而国内的热门旅游地有海南岛的三亚、厦门和桂林等。报道还指出,虽然从中国西南到东北的广大地区都笼罩在雾霾当中,北京居民的出城心理最为迫切。
中国国内旅游出现了回落。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最近发布的一则新闻稿指出,2016年12月31日至1月2日元旦假日期间,北京市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接待人数为183.7万,同比下降23.55%。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场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尚不清楚是何种因素导致游客人数减少,委员会也没有把雾霾列为特定原因之一。这位工作人员要求不披露姓名,委员会的一名发言人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一旦空气污染飙升,北京大街上的行人会纷纷戴上了口罩,其他人则把自己关在有空气过滤器的办公室或公寓里足不出户。还有很多人不为所动,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一如既往地生活。
中国某领先研究机构的一名教授表示,媒体对公众逃离雾霾的着力报道会引发社会的恐慌情绪,他认为新闻媒体应努力传播“正能量”。
北京的环保官员称2016年北京的整体空气质量水平有所改善:2016年全年的“蓝天”数量比2015年多了12天,全年PM2.5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9.9%。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环保部部长陈吉宁1月6日表示,看到重污染天气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他感到 “内疚和自责”。
他表示,**机动车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细颗粒物的首要来源,**分别占北京的31.3%,占上海的29.2%,占杭州的28%。他还称,环保部正在对20个城市的严重空气污染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新华社援引陈吉宁的话称,“京津冀的问题从长线看,还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问题,必须进行较大调整。”他同时指出,京津冀地区和相邻省份是燃煤较多的地区,也是大量钢铁厂、焦炭厂、水泥厂以及汽车厂的聚集地。
2014年,中国最高领导层为回应公众对严重污染的不满情绪,把污染控制纳入了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这让地方官员面临在治理污染和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做好平衡的难题,特别是在国内经济放缓的情况下。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威胁令社交媒体上怨声载道。
“许多人说治雾霾不能牺牲经济,没有人去研究雾霾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吗?”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
“饭店,商场空空荡荡,北京旅游业年底年年成废柴…还有电影业什么的,电影院就在我家楼后我都不想去。****”
(编译: 刘馨蔚、陶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