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笛:既然金门都回应了,那就认真聊聊两岸政治段子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晓笛】
“喂,是金门观光处吗?你们反攻大陆的标语掉色了,这边都看不清了,麻烦刷一下。”
“你谁啊?”
“这里是厦门旅游局。”
最近,这个流传已久的段子又火了,比段子更有趣的是,经台湾媒体报道后,金门观光处处长陈美龄甚至煞有介事地回应“没有此事”,称观光处向台“陆军金门防卫指挥部”了解过,对岸未曾致电。
当然,介于两岸之间曾经的剑拨弩张和特殊历史,这样的政治段子严格来说并不是无中生有,其实早在多年前,网上便流传这样一则趣闻,说是马英九有一次曾打趣“两岸统一”标语,以金厦两市作比喻,内容是厦门市长要求金门县长重新粉刷标语,利于观光,这与假新闻的描述大同小异。
那些年的政治标语
不得不说,台湾历史上的政治标语是个很有意思的讨论话题。在两岸对峙时期,为了维持国民党在台澎金马的法统,政治标语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手段,曾散布于台湾的大街小巷,甚至出现在商品的广告语、火车票的空白处,这其中有些大陆人也会比较熟知,比如“保密防谍”、“反攻大陆”,不一而足。
这些口号贯穿了台湾戒严时代的始终,但又因时间变化有些微的分别。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冷战氛围浓厚,两大阵营对抗,作为西方阵营一员的蒋介石以“中国正统”自居,将中共视作苏联的爪牙和鹰犬,因此这一时期的口号多以“反共抗俄,消灭共匪”为基调,苏联和中共作为一个共同的敌对目标被予以舆论攻击。
但到了六十年代中叶,中苏关系恶化,并引发了大规模边境冲突,大陆民族主义快速抬升,国民党再将中共视作“汉奸”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反共”和“抗俄”两个概念开始脱钩,出现了“反共绝无妥协,奋斗才能自由”、“爱国必须反共,反共必须团结”这样的单一指涉的口号。而到了七十年代,苏联和中共在标语中已经彻底演变成为了两个独立的对象。
印有“增产报国,反共抗俄”政治标语的台湾香烟盒
同一时期,台湾政治标语中还出现了三种变化:首先,由于海外“台独”运动的蓬勃,政治标语应景地出现了反独的概念,当然在两岸对抗的大环境下,也要捎带上大陆,比如“台独是共匪的同路人”;其次,大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蒋介石在台湾开展了“复兴中华文化运动”,政治标语中也相应出现了“复兴中华文化”这样的字样;最后,随着国民党在国际舞台的失势,政治标语中也出现了“庄敬自强,处变不惊”一类的精神鸦片。
当然,在诸多类型的标语中,始终少不了对蒋委员长的个人崇拜,“效忠领袖”、“服从领袖”“蒋总统万岁”等标语充斥于每个人的生活。以至于当时的学生,但凡听到言语中有“蒋总统”或者“领袖”的字样,就必须要肃立,以示恭敬。
种类繁多的政治标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国民党宛如惊弓之鸟的处境,这些标语强制性地构筑了国民党在台湾的合法性,也全面营造了一种迎合和奉承的社会文化。中小学生的范文一定是将“还我河山”和“解救大陆同胞”这样的政治标语灵活运用的典范。当兵的也一定要常将“效忠领袖”挂在自己的嘴边。
现在时过境迁,这些历史的痕迹已经逐渐被时间磨平。如今的岛内,蒋公的铜像早已经拆除殆尽,那些充满斗志的“革命”标语也已经被主事者们的“正义”所转型,销声匿迹。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VS“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尽管岛内已很少能见到当年的政治标语,但在作为离岛的金门和马祖,过往时代的记忆依然随处可见。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缘环境,让金马相对台湾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作为战地前沿的金马依然处在军事管制的状态。最夸张的时候,金马当地人被严格限制进入本岛,甚至发行仅限本地通行的货币。台湾的夜市文化在蓬勃发展,两地却依然在实行宵禁,在发展程度上落后本岛甚多。因此,金马两地虽然在政治上从属台湾,但在生活上已经自成一体。特别是金门依靠金门酒厂的深厚财源,在和台湾的关系上始终处在若即若离的状态,也常以揶揄台湾取乐。
话回正题,正是这种活化石的地位,将台湾动员戡乱时期的标语相对完好地记录在了当地。在金马一些古厝的墙壁上,经常会不合时宜地出现那么一句。比如,马祖北竿的芹壁聚落因风格独特,保存完好而享誉于世,但在一些不起眼的边角,依然可以发现“光复大陆”、“消灭朱毛”等“革命”口号,有一种大煞风景的既视感。在金门,太武山下蒋介石亲手题词的“勿忘在莒”历历可见,以鼓舞三军,效仿齐国吕氏,莫忘反攻大陆之志。而在“先军政治”的环境中,亦可见“军民本是一家人”这样的亲民话语,看着就好像我军已经解放了台湾。
在芹壁聚落至今可以看到“光复大陆”的标语
当然在所有的政治标语中,“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最为家喻户晓的一个,也是戒严时代的最后一次标语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反攻大陆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恰逢台湾的经济奇迹,蒋经国遂将台湾对大陆的政策由武力统一转变为政治统一,在1981年国民党十二大上提出“贯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希望在理念上占据两岸的主导优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便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两岸对峙的最前沿,成为了心战墙上的豪迈标语。而同样出现在八十年代,顺应“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很快被大陆作为应对,斗气般地出现在了厦门的街头。两个标语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如今这两块牌子都成为两岸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现在回看过去,八十年代是两岸关系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台湾政治标语文化由盛转衰的年代。1986年“华航事件”(1986年王锡爵驾机投奔大陆)的解决,打破了国民党“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的“三不原则”,也标志着两岸直接对话的大门开启。之后台湾解除戒严,开放老兵回乡探亲,开放组党,两岸关系缓和的同时,岛内的政治环境也趋向内斗,政治标语的作用降低,逐渐被人遗忘。但在金马,残留的宣传标语作为战地文化的一部分,被修缮和利用,不仅吸引着大陆的游客,也吸引了台湾岛内怀旧的老人和猎奇的年轻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