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中国航母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现身-施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各位读者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是新年的大年初二,既然如此,笔者就先给各位拜个晚年,顺便也寻思要一点儿压岁钱……说真的,每年的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假期,即使对于经常性加班加点、三班倒、六西格玛管理法的中国军工企业而言,大多时候也要在这时候好好休息。也正是因此,这一周有关中国军工的相关消息会显得格外可贵。不过好在中国军工在2016年里还有着足够的新消息,就让我们在新年的第一周里, 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中国鹰眼初登场
在大年三十的微博上,除了大年三十的各类新年消息外,让不少中国军迷在意的,就是在武汉著名的“航母楼”屋顶上出现的新模型——一架明显是舰载预警机的飞机模型。这让沉寂许久的中国航母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话题又一次热闹起来。
“航母楼”上的预警机模型照片很是引发了一番议论
上一次有关中国航母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话题热炒,还是在多年前名为JZY-01的预警机验证机地面照片在网上曝光之时,不过当时这架使用运-7机体改进的飞机虽然加装了预警机用的机背圆盘型雷达天线,也将涡桨-5系列发动机换装了更大功率的涡桨-6改进型涡桨发动机和效率更高的六叶空气螺旋桨,并将运-7原本的倒T型尾翼换成了与E-2系列预警机相似的四垂尾结构。
但与一架完整的舰载预警机相比,该机不仅缺乏着舰尾钩,起落架也看不出用于上舰所必须的加强,机翼也没有设计折叠,更重要的是以运-7为基础的机体对于任何一款航母来说都太长太大了。因此该机显然看起来并不是正式的中国航母舰载预警机,而只是用于验证航母舰载机一些相关设计的验证机(实际上,该机是否进行过实际试飞也是一个目前无法证实的问题)。
除却四垂尾以外,JZY-01验证机的机体还缺少许多上舰必备的加强,验证也仅仅只是验证
相比之下,这次出现在武汉“航母楼”上的预警机模型就看起来很“舰载”,不仅仍然保留了巨大的涡桨发动机机舱,机身也显著地缩短了长度。尽管这并不是一架能够飞行的原型机而仅仅是一个模型,但是模型的出现,表明中国海军正在进行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在航空母舰上进行运甲板调度运作的测试与摸索,也十分充分地表明了中国海军正在开发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进度以及大概的预警机外形:与之前JZK-01如出一辙的四垂尾、大型涡桨发动机,以及缩短后以便在航母上调度的机身。
当然,一定会有人说,这架预警机长得太“E-2了”。这也难怪,毕竟全世界现役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只有E-2系列一款,之后研制的预警机基本结构参照“鹰眼”在技术上是最为稳妥和快速的手法。
苏联时期设计的雅克-44预警机外形也与E-2C非常相似,甚至被人取了个外号叫“鹰眼斯基”
武汉的“航母楼”从建成伊始,就作为中国航母飞行甲板布局和航母舰岛基本设计的等比例岸上试验平台,中国航母在外形上的变化,都会在这幢楼的布置上提前体现出来,无论是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续建,还是随后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航母楼”都通过自身的外形变化提前准确预言。由于大楼在前一阵拆除了代表滑越飞行甲板的部分,外界猜测航母楼下一步应该要为装备弹射器的国产下一代航母进行外形和整体布局的测试。如果这一猜测没错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架“中国鹰眼”预警机也将应用在国产弹射型航空母舰上。
在经历了那么多个“空警”系列预警机后,大家对于中国的航空电子设备,尤其是机载雷达设备的技术水平已经没有太大的异议,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雷达性能也应该不会太差。大家关心的,更多的是关于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平台本身的问题。
来自@Danis_Rechie,固定翼预警机,反潜直升机,有了航母,想要的越来越多了
说起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之前有不少军迷朋友都疑惑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滑跃甲板起飞固定翼预警机不可行。毕竟美国海军自己都进行过试验,早期的E-2A预警机可以在25节甲板风的条件下以134米的滑跑距离起飞,这还不算滑跃甲板带来的距离缩短。
不过这样的试验下E-2预警机显然没有满载,而满载的预警机起飞所需的甲板长度就更长了,如果考虑到E-2预警机的翼展高达近25米,比歼-15大10米,这样一架飞机从辽宁舰195米级别长起飞点起飞或者降落,势必会“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给航母飞行甲板的调度造成大麻烦。就好像美国超级航母上曾经起飞过U-2,也起飞过C-130,但是最终都不可能将这些大尺寸的飞机长期在舰上运行一个道理。
大型飞机尺寸和翼展在甲板上起降都是个大麻烦。更不用说机库的问题,即使是放大航母吨位和甲板尺寸,也只能在一定限度内放松起降条件
至于进一步提升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起降性能,理论上也并不是不可行。俗话说“只要推力够,板砖也能飞”,对于滑跃起飞舰载机的起降而言,除了各种增升措施提升飞机的升力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改善飞机的推重比。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提到到处挖坑的美帝了。虽然美国自越战时期以来就开始使用和改进E-2系列预警机,而且使用弹射器起飞也一直玩得顺顺当当没什么不妥,但是在一万多吨的“制海舰”概念甚嚣尘上的年代里,美国海军也研究过许多将现有舰载机(主要是反潜机和预警机这样的非战斗机)进行短距起飞改进的设想,这些设想对我们而言,无疑是十分有价值的他山之石。
按照美国海军的设想,E-2C如果要实现短距起飞,就要使用吹气襟翼实现增升,同时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当时美军的设想里,E-2C可用的新动力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2台CFM-56涡扇发动机(就是波音-737的发动机),另一种则是4台TF-34涡扇发动机(就是A-10攻击机或者中国ARJ-21客机上装备的涡扇发动机,当然,这两种飞机都只装备两台引擎)。也许换个说法,更能体会这种发动机配置的“疯狂”,那就是把C-919级别的大飞机动力安装到一架比运-7尺寸还小的飞机上。
显然,这种配置的经济性不会很好,相对的油耗较高,而因为机体小带来的载油量较低的问题,则更加减小了这种飞机的续航时间和航程这两项至关重要的飞行指标,而超大推力的发动机在预警机起降之外的时间几乎毫无用处(毕竟预警机搞超音速巡航也没有什么用),因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浪费。所以美国后来也就放弃折腾这些没有用处的方案,老老实实回到大甲板航母的路上。
建设中的国产航母也几乎可以确认其甲板尺寸要比辽宁舰大一号的
中国海军航母舰载预警机所遇到的问题其实相似。由于滑跃甲板的根本性问题无法解决,如果在辽宁舰上运用固定翼预警机,就必然会在预警机自身性能、航母甲板调度运作效率之间做出抉择,而舰载预警机这样一种高价值高成本的机型,产量又非常小的产品,如果再为弹射起飞和滑跃起飞做各自的单独优化,显然会进一步抬高舰载预警机本身的价格和后勤系统的复杂程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毕其功于一机”,一步到位研制舰载弹射型预警机,对于中国海军这样必然要发展弹射型航母的国家来说,才是效率更高的选择。
大年三十的001A,忙着下饺子的船厂工人们也该歇歇去过节吃饺子了,这成批成批下水的“铁饺子”才让大家伙过年吃上放心的饺子
东风41的影子和现实
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有关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又传来了新消息。一方面是一些东风-41洲际导弹所特有的8轴大型TEL车在中国北方进行寒带地区试车的新照片的公开,另一方面则是有消息称,中国在今年一月刚刚进行了一次东风-41的分导多弹头系统的测试。加上外媒对于中国即将部署东风-41导弹的猜测,这种人们关注了许久的武器似乎马上到了呼之欲出的时候。
传言中在黑龙江部署的东风-41
如果不深究具体的技术细节而纯粹只是按照编号来看的话,东风-41其实是中国研制的第一款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当然此东风-41非彼东风-41。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在几乎没有苏联方面的援助指导的情况下,开始自行研制固体火箭燃料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相关技术,并在不久后初步研制成了小直径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随后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专门研制固体火箭燃料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部门开始研制一系列可用于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用的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并计划以此为基础研制一款射程几十公里的战术火箭装备炮兵部队。这一型战术火箭最初的名称,便计划定为“东风-41”。
当然当时的所谓“41”并不像后来研制的弹道导弹一样有着诸如标识导弹级数等其他内涵,而仅仅是和同时期的比如“红旗-41”一样代表一系列新型号的开始。
不过这型“东风-41”并没有被实际制造出来,该型导弹后来被更名为“东风-61”,然而没等导弹的原型被制造出来,相关的技术力量就被转移到研制潜射弹道导弹,也就是后来的“巨浪1型”上来,而最初的“东风-41”则悄然下马,成为中国早期弹道导弹研制中一段短暂的记忆。
“东风-41”第二次上马则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当时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代的东风3、4、5型液体战略弹道导弹和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开始开始下一代弹道导弹的研制,这一时期虽然不像”文化大革命“初期那样还有诸如东风6号环球导弹这样不切实际的冒进项目,但实际研制的项目依然不少,除了技术难度相对不大,由巨浪1型导弹上陆改进而来的”东风-21“导弹外,还包括液体远程弹道导弹”东风-22“、固体中远程弹道导弹”东风-23“、潜射固体远程弹道导弹”巨浪2“以及洲际固体弹道导弹”东风-41“。
这些项目中,有些项目比如东风-22和巨浪2型在性能指标上相似,但一个是液体弹一个是固体弹;有些项目比如东风-23和东风-41则还处在预研阶段。为了缩短战线,集中精力取得技术突破,在80年代中期的调整中,东风-22这样反应速度不佳的液体导弹和东风-23这样进展较少的导弹宣告下马,巨浪-2这样符合弹道导弹发展方向的导弹则拓展为东风-31和巨浪-2两种,分别满足陆基发射和潜射两种不同的使用环境。
而当时的东风-41也处于预研阶段,并未投入全面研制。从我国后来研制东风-31时遇到的困难看,似乎这样做还比较明智,不过随着时间到了新世纪,东风-41的必要性确是越来越凸显了。
在2016年,五个常任理事国全都进行了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试射,中美还进行了反导实验,连印度都不甘寂寞试射了烈火5,核武器的升级改进计划几乎家家都有
长期以来,我国的战略核威慑主要依靠的是不断改进的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借助各种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该型导弹在本世纪初先后完成了增程型东风-5A和多弹头分导型的东风-5B,在射程和威力上满足了对北美大陆实施战略核打击的基本需求。
之所以说是”基本需求“,是因为这种打击能力虽然存在,但是一来东风-5不具备机动发射能力,主要依靠地下发射井进行战备值班,但这类发射井因为数量有限且防护水平无法无限度加强,因此在战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堪忧;二来东风-5作为一款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导弹,其性能潜力早已发掘殆尽,面对新一代的导弹防御系统,其突防水平也面临挑战,而东风-31及其改进型东风-31A,甚至传闻中具备多弹头分导的东风-31B,受限于射程,投掷量和发射车机动能力,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水平(俄罗斯的白杨-M战略导弹也有类似的不足,不过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以及其较为先进的发射车相对掩盖了这一不足)。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新一代的洲际弹道导弹要强调这几个特点,尤其是TEL车的装备,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存能力的关键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除了东风-41的TEL车,我军还同时推进多款7轴TEL车的研制,用于东风-41以下级别的战略导弹的搭配。
对于现代精确制导武器而言,单纯的“硬”的防御思路已经不够用了,“跑起来”的战略导弹才有更好的威慑效果
至于所谓发射车测试与部署地点的关系,笔者倒以为并非是八竿子打不着。毕竟这种洲际导弹发射车的主要任务模式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在荒原上驰骋,而是在接到指令后,从防御良好的掩蔽阵地里驶出,全速“冲刺”到预设的发射阵地后尽快发射弹道导弹,因此发射车测试地区的交通条件和地貌特征往往与实际部署地区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其中的联系,不是仅仅从射程上计算就能说明的。
当然,从充分利用既有弹道导弹发射与后勤设施的角度考虑,在研制和部署东风-41固体弹道导弹的同时,利用这些年我国在液体运载火箭技术上的成功,从现有运载火箭型号基础上发展一型运载能力比东风-41更大的洲际弹道导弹,部署于现有的发射井内,也不失为增强战略核威慑力量,实现我国战略弹道导弹部队更新换代的合适策略。
冷战时期,在美苏冷战核武器军备竞赛的“恐怖平衡”之下,中国得以凭借“最低限度核威慑”以较少的核武器维持本国的战略地位。而随着苏东剧变之后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的不断凋零,特别是SS-18“撒旦”战略导弹面临老化退役而接替的导弹还未开始装备,即将带来俄罗斯战略核武库不可避免的萎缩,冷战结束初年俄罗斯凭着核武库这一最后防线与西方对抗的景象也将难以继续;面对我国战略机遇期最后的时间窗口,尽快加强和扩充我国的战略核武器力量,才能让包括东风-41在内的新一代战略核武器只在发射架上展现其威慑力。
特朗普上台已经承诺了核武改进这一重中之重绝对不会有所延误,美国空军的新一代洲际导弹GBSD,海军的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计划都在紧锣密鼓进行着。对于中国而言,只有拥有对等的战略威慑力量,才能把战争的风险降到最低。东风-41的“保卫世界和平”的意义正在于此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